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感谢您!

感谢您!

作者头像
IOT物联网小镇
发布2021-05-13 11:39:53
2960
发布2021-05-13 11:39:5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IOT物联网小镇IOT物联网小镇

一、感谢

今天我们不讨论技术,只是个人的一些感想,和大家随便聊聊公众号写作的事情。

另外,在文末给大家送一个福利,当然了肯定不是那种:“只要回复1024,立刻得到1个T的学习大礼包!”我从来没有下载过这种学习大礼包,那么多的资料一下子摆在面前,我的头就变大

我觉得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只有清楚的知道我需要学习什么,然后再按图索骥查找相关的资料来学习,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随便聊聊

1. 为什么写文章

我的公众号是从2020年11月份开始写总结文章的,虽然这个号在几年前就申请了,但是一直躺在角落里吃灰。正好那段时间比较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于是就想把自己在这些年的项目开发中,感觉比较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总结,正好可以放在公众号里分享。

自从进入嵌入式开发领域,刚开始的那几年非常喜欢总结文章。大概是09、10年的时候,当时联发科的MTK方案的功能机大行其道,还有高通的BREW平台,那时候智能手机刚开始露头,我在CSDN上分享了很多与开发工作相关的文章。

随后几年换了工作,主要在物联网领域做一些产品和项目,工作强度和时间都降低了很多,但是写总结文章的好习惯却丢掉了,现在想想很可惜,没有坚持下来。

昨天看了一个号主的自我总结:为什么要写文章,总结的很到位,很认同其中的一些观点。结合我自身的情况,促使我继续输出文章的主要动力有三点:

  1. 以输出来带动自己对知识的梳理;
  2. 读者的认可;
  3. 对公众号带来附加价值的期望。

写文章是痛苦的,尤其是写篇比较长的总结性文章。需要把散落在脑袋中各个角落的知识点进行回忆、梳理,为了防止遗漏重要内容,在动笔之前还需要在搜索引擎里查阅一下,把一些比较好的内容记录下来,然后融入到文章中。

经历过写作过程的人都会体验其中的痛苦,有时候写到一半的时候还会胡思乱想:我写这个有意义吗?这一段落是否写的太啰嗦了?

但是坚持写了十几篇文章后,我发现自己对这些知识点认识的更清晰了,这就是以输出代替输入的神奇效果。因为我要总结成文章,所以我在整理时就不会随心所欲,而是要仔细思考、衡量,把多个知识点贯穿在一起,所以写总结文章对于我来说,也是带来了很大的提升。

每次文章发出之后,都满怀期待读者能给出反馈。前天一个读者这样留言: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个评论的时候,就好像见到知己一样,因为我的“用心”被读者看到了,我认为这是最高的评价,没有之一!

当然,我也很看重数据,希望关注我的人更多,阅读文章的人更多,这也是持续输出文章的另一个动力。到目前为止,总的订阅者不到300人,跟其他号主比起来,这个数据就太可怜了。

可能是因为我的脸皮还不太厚,没有厚着脸皮去骚扰那些大佬,请他们转发我的文章,虽然我心里很想这样做~~

对于我目前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文章总结好,输出有价值的内容,这才是根本。如果整天把网络上已有的东西改头换面,把别人的东西换个马甲就发表,迟早会被读者抛弃,这不是我的风格。

我输出文章的速度比较慢,平均下来每周大概一篇,因为还有本职工作需要做。但是可以保证,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仔细梳理、思考的。在这里我也厚一下脸皮,恳请大家,如果您觉得哪篇文章不错,请分享给身边的技术朋友,在此向您表示感谢!

2. 写什么

相信每位读者的订阅号列表里,都有一连串的号主,大家写的文章内容各不相同。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下面几个方面:

  1. 操作系统相关;
  2. 编程语言相关;
  3. 项目开发经验;
3. 怎么写

每个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一样、认识也不一样。一篇文章不可能覆盖到不同层次的人,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用直白的语言把基础知识点讲解明白,融会贯通!

最近看了王爽的书《汇编语言》,我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但是看这本书的时候毫无压力,甚至迫不及待花了两天逐字看完,当然绝不是囫囵吞枣,我主要想理解计算机在实模式下的执行过程,我觉得得到了自己想学习的东西。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作者太了解读者的心了,处处为读者考虑,循序渐进,丝丝入扣。这样的风格不由自主的影响了我在总结文章时的思路,我希望自己在后面的文章中,也能够按照这样的风格来为读者服务。其实作者用不用心,读者是能够从字里行间看出来的。

4. 微信群

现在,写公众号的没有一个微信群好像有点另类了,我之前一直认为以文章为载体就可以了,读者如果需要联系我,直接留言给我。但是上次有个兄弟给我留言,那几天家里有事没有及时回复,后来过了48小时,微信就不允许我回复了。

微信这么做是对的,因为不可以主动打扰读者。后来我想根据那个兄弟的微信名称去搜索一下,也没有找到,在这里向这位兄弟道歉。

所以,我还是组一个微信群,目前我能想到的作用就是:如果您有什么问题,直接在群里@我就可以,微信群是强提醒的,这样可以及时看到、回复。至于公众号的留言,我坚持每天晚上睡前检查一下。

需要的朋友,可以扫下面这个群。

这个微信群二维码,7天内有效

5. 福利

作为一名软件开发人员,技术无疑是和重要的。但是比技术更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人生规划,在工作之余,多接触一些其他领域的东西,多向身边的牛人去学习,我们总不能一辈子都在累代码吧?!所以我们要在工作之余提升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竞争力,为自己多准备几个B计划。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很好的资源,只要留心一下就可以获取到。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免费的音频、课程很多,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一般都会去找一些主流APP提供的资源来学习,特别是音频课程,在上下班的路上听很有收获,最近在听的就是老喻的《人生算法》,还有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这些类似的资源在得到、喜马拉雅、荔枝微课等APP里有很多,

其实这些课程在正规平台上价格是比较贵的,我也没有那么多的钱去各个平台买,基本上都是零碎的购买、积累、整理。如果哪位朋友对一些课程感兴趣,可以在群里跟我说,我免费提供。

That's All! 谢谢!


【原创声明】

作者:道哥(公众号: IOT物联网小镇) 知乎:道哥 B站:道哥分享 掘金:道哥分享 CSDN:道哥分享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您的朋友。 我会把十多年嵌入式开发中的项目实战经验进行总结、分享,相信不会让你失望的!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每篇文章都有干货。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1-1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IOT物联网小镇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感谢
  • 二、随便聊聊
    • 1. 为什么写文章
      • 2. 写什么
        • 3. 怎么写
          • 4. 微信群
            • 5. 福利
            相关产品与服务
            物联网
            腾讯连连是腾讯云物联网全新商业品牌,它涵盖一站式物联网平台 IoT Explorer,连连官方微信小程序和配套的小程序 SDK、插件和开源 App,并整合腾讯云内优势产品能力,如大数据、音视频、AI等。同时,它打通腾讯系 C 端内容资源,如QQ音乐、微信支付、微保、微众银行、医疗健康等生态应用入口。提供覆盖“云-管-边-端”的物联网基础设施,面向“消费物联”和 “产业物联”两大赛道提供全方位的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实现数字化转型。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