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高峰时段,导航软件总能找到路程最短、堵车最少的路线;运动过程中,穿戴式设备可以记录人的心率、速度等数据,进而判断最适合用户的锻炼方式…… 这些都离不开数据分析。
「数据就是力量。」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数据的价值得到了空前重视:不只是数据量,更有数据下掩盖着的洞见。这也催生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商业智能(BI)。
1996 年,Gartner 提出了商业智能(BI)概念,即利用现代数据仓库技术、线上分析处理(OLAP)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展现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实现商业价值。目前,商业智能已在采购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配销管理、销售管理等多个环节得到应用。
然而传统 BI 和承载业务流程的应用软件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应用软件界面,用户不得不在多个系统间来回切换才能完成一项业务活动的数据需要,而这不管是从工作效率,还是数据传输效率等多个方面来看,都并非明智之举。怎样更便捷地把 BI 和业务应用结合起来呢?嵌入式 BI 应运而生。
嵌入式 BI 即可以嵌入在商业应用软件中的、为应用软件提供或增强分析功能的专业 BI 软件。其目标是通过整合和分析相关数据来帮助用户更智能地工作——用户在日常使用的业务系统中直接利用这些数据分析功能,解决高价值业务问题并提高工作效率。
简而言之,嵌入式 BI 的独特价值是:让数据分析无处不在。通过将数据分析平台嵌入到应用软件,用户不用切换不同平台,无需适应新的应用界面,也不用购买安装额外的工具,还能节省在不同系统中生成和分析数据的时间。
嵌入式 BI 具备 OEM 白标能力、丰富强大的 API 接口和嵌入集成能力,支持通过多种方式嵌入应用软件;「拖拉拽」这种便捷的操作方式,使得普通业务人员也能轻松上手做数据分析,产品易用性高;用户在查看仪表板时,可以进行跨数据源整合、数据联动和钻取等操作,获得真正强大的 OLAP 在线分析能力;嵌入式 BI 提供丰富的可视化组件,方便用户分析业务数据的关系、规律等。
除此之外,将 BI 嵌入核心应用软件和业务流程还有助于加快开发速度、降低初始成本、增强竞争优势、优化业务流程等。
在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数据的力量及从中衍生的附加价值。商业智能 BI 软件能够帮助企业用户快速搭建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实现自助式数据分析,并快速完成分析结果的修改或者调整,轻松地将数据转化为价值。
然而,并非每一家企业都具备自主开发 BI 的能力。一种解决方案是购买嵌入式 BI 解决方案并集成到自己的业务系统中,这就为软件供应商提供了新的机会。
对于软件开发商而言,嵌入式 BI 能够增强其自有软件产品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能力,集成数据分析结果甚至设计器,为软件开发商在竞争激烈的软件业务功能之外开辟新方向;对于系统集成商而言,嵌入式 BI 可以帮助实现可视化项目系统集成、项目快速交付,这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强的交付能力和更高的项目利润。
具体而言,从应用软件提供嵌入式分析能力的商业角度考虑, 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可获得巨大的战略和运营优势。
统计数据显示,将分析应用嵌入到主程序的应用软件和 SaaS 提供商中,有 83% 的软件服务商表示可向客户收取更高的价格。权威研究机构 Gartner 在《2020 年 10 大 BI 分析趋势报告》中预测,2025 年将有 75% 的应用软件会内嵌 BI 分析功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那么,如何从众多 BI 软件中,选择最适合的嵌入式 BI 软件呢?SegmentFault 采访了全球领先的软件开发技术和低代码平台提供商葡萄城的技术专家,并结合 Gartner 对嵌入式 BI 功能评估的建议,总结出以下嵌入式 BI 软件选型的重要评估标准:
目前,Wyn Enterprise、Sisense 等嵌入式 BI 软件已经在业内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Wyn Enterprise 作为国产化 BI 软件的领头羊,相比于外来精英 Sisense,不仅实现了对国产化操作系统和国产数据库的全面支持,而且与国内知名管理软件厂商如泛微 OA、用友 ERP、钉钉、企业微信等携手开发了成熟可用的集成方案,已成为众多软件企业的嵌入式 BI 方案,不断引领数据赋能。
在数据为王的时代,获取数据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中挖掘价值。嵌入式 BI 提供了一种更普惠的解决方案:数据分析将不再是专业技术人员或数据分析师的专利,嵌入式 BI 可以帮助应用软件增强数据可视化分析能力,让业务用户真正能在业务系统中实现自助式数据分析。
嵌入式 BI,让数据分析无处不在。
来源: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4018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