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是什么扼杀了大学后的成长?

是什么扼杀了大学后的成长?

作者头像
明明如月学长
发布2021-08-31 14:57:03
3620
发布2021-08-31 14:57:0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明明如月的技术专栏

一、背景

《谈舒适区和成长》一文中谈到过舒适区的问题。

美国著名学者Noel Tichy对于人的学习行为提出了著名的的行为改变理论。

他将人的学习行为从里向外分成了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学习行为如果做成一个圆圈,最中心的是“舒适区”,指对于自己来说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 中间一圈是“学习区”,指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的区域。 最外面一圈是“恐慌区”,指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二、是什么扼杀了读大学后学生的成长?

读大学以后我们的年龄在成长,开始谈恋爱,甚至开始结婚生子,渐渐地很多人会认为自己一直在成长,其实这种成长更多地是身体的成长。

我认为扼杀读大学后很多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有3点:一点是高考,一点是“期末考试效应”,一点是舒适区问题,逻辑学,规律的问题。

2.1 高考

高考本质上还是应试教育,再怎么提倡素质教育,最终还是以分数录取学生。

因此很多老师会“欺骗”学生,“努力就能成功”,虽然很多人怎么努力都考不上211,但是老师也是良苦用心,给更多学生以希望。

这些都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很多老师灌输“读大学就解放了”,“不要读闲书(高考无关的书)”。

学生会养成一种默契,和考试无关的书不重要,理所当然的不需要看。

辛苦了那么久,终于考上大学了,周围人都放松,理所当然地要挥霍青春。

这就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这不全都是高考的问题,是包括家长,老师和学生自己在内的每个人的问题。

家长如果思想水平高,会引导学生看清现实,培养学生的一些其他能力。

如果老师能力强,不会轻易欺骗学生,会更多得教方法,而不是万年不变的照本宣科。

如果学生自己善于思考,最起码大学以后有很多次改变自己的机会。

2.2 “期末考试效应”

从高考到大学开始一切变了。

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期末考试效应”的深坑。

到了大学很多老师并不会告诉你此时该看“闲书”了,读了大学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未来还要面临找工作。

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尤其是非名校的普通大学生没有完成思想的转变。

仍然是不考试的书不看,工作尚早无须太努力。

另外很多大学期中期末考试相对简单,甚至有范围,大多数学生最后一两个月突击就可以考个不错的成绩,因此大多数学生,潜意识里认为”平时随便学学就行,最后突击一下成绩也不错“的思维。

最典型的表现是很多大学生考大学英语四级、六级最后不到一个月才突击,过不过全看基础和运气。

很多大学生参加专业比赛,备考阶段不认真,最后才突击交作品。最常说的就是”我知道我本该...,但是....,所以能不能....“,然后急功近利,耍小聪明。

经常看到马上四六级考试的时候再着急找模板去背诵,马上考研的时候,很多学生才着急复习。

这直接导致很多大学生大学里并不会去学习除了专业之外的,对未来工作和成长有巨大帮助的逻辑学、心理学、古代史等知识。

导致很多大学生平时不怎么复习,不去想工作找什么岗位该做哪些准备,面临找工作的时候再去突击。

但是从快毕业找工作开始,一切又变了。

大学里交钱读书,上的好不好随便混混都可以毕业,学的不好老师也不会特别批评你。

工作是你付出劳动,老板给你发钱,如果平时不努力如果没有背景关系,没啥特长,专业不突出,很难找到好工作。

2.3 舒适区、人性(心理学)

前面讲到了舒适区的问题,人本能地不愿意离开舒适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成熟“,但是很多人从大学开始不是从”应该怎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从”我喜欢怎样“来思考问题。

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以自己不成熟的以往经历就敢下定论。

很多看法和做法经不起推敲。

而且从人性角度讲,任何人尤其是成人,哪怕很多事情做错了,本能上会抵触,会不愿意改变。

此时很多人都关上改变的们,永远无法觉醒,将一直带着”固执“走下去。

如果很多人都是理性的,又有多少嫁到恶婆婆家的女性未来成为了好婆婆?

如果人都是知错能改的,又哪来那么多出轨的人?哪来那么多犯罪分子?

接受了不同的意见,代表着自己以前的认知有误。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承认这种事情,及时嘴上承认,心底也很难接受新的看法,哪怕从客观来说新的看法真的是对的。

如果能够思想开放一些,就像乔布斯所说”Stay hungry,Stay foolish“,能够求知若饥,虚心若愚,那么就多一分接近

正确的机会。

人说到底是感情动物,人的大多数选择(不是大多数重要选择)都是感性超过理性。

哪怕是劝别人改变,也要先产生共情,吐槽相同的遭遇,然后在给对方更多选择,让对方感受到自由等等,才能够让对方更愿意改变一点。

有时候明明知道对方是错的,可是对方就死活不听你的。

很多老年人思想古板却偏执难以改变,及时错了,也会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为理由来为自己掩饰。

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没有好处的事情,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你好"而帮助你,最终还未必得到好报呢?

进入社会后发现,牛人大多数都是善于思考的,牛人的思想都是接近于本质的。

2.4 逻辑学、概率问题(数学)

正如之前看过的一套经典的逻辑学视频教程所说的一样”中国人普遍缺乏逻辑教育“,”中国人是不太讲逻辑的“。

我们思考问题经常不讲逻辑。

比如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长拿了很多奖,最终找到很不错的工作,工作前学弟请教该怎么复习,学长推荐几本认为是”必备“图书。

那么这种情况下”理所当然得“学弟会买来认真学,最终找到好工作。

但是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学弟可能听完就没有任何行动,哪怕的确走了弯路,但是因为有些书没听过,因为早的时候”还早“,晚的时候”怕没时间“ 最终就没买,最后实实在在走了弯路,甚至都没有意思后悔,或者后悔也没啥用。

甚至有些学生都没真正经历过一次面试,就”我并没有否认推荐的书不好,但是....,所以....“,各种理由不愿意去看。

还有的逻辑是,”我本应该...,但是因为我没复习好,所以我不看你推荐的这个最核心图书“。逻辑非常混乱。

还有些女生,谈恋爱的对象是”渣男“,别人如果提醒她,她甚至会怀疑别人别有用心,她不愿意相信自己的选择是错的。

甚至有些人,明明报有幻想没有任何意义,却因为已经付出了很多,所以宁宁愿自欺欺人地一再投入更多。

这些都不符合逻辑! 但是却非常常见。

表面上是逻辑问题,本质上是2.3节所讲的舒适区和人性的问题。

回到正常的逻辑,一个人没有经验,而且自认为复习的不好,自认为不知道方法,另外一个人有经验,而且经历过很多次面试,而且公司还很不错,而且给出了非常好的图书推荐和建议,难道参考价值不大吗?(虽然未必适合所有人)。

大前提是找到工作好的,有相关经历的人的观点参考价值更大,小前提是该学长找到工作不错,经历过很多次面试,结论是参考价值应该很大。

另外机器学习中,想要得到可靠的模型,都是要通过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结果为前提的。那么如果一个模型都没有任何数据的情况下,怎么我能够敢下结论模型是可靠的呢?

哪种正确的概率更大呢?

可是我们却可以因为自己不喜欢,不适应而轻易否认别人。

2.5 规律

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就是:马太效应。

高中老师企图灌输智商是差不多的,区别就在努力。

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高中学校,一个班级能考多少名校,多少个一本,二本的学生几乎都在某个范围。

最终会发现很多优秀的人很早就很优秀了,优秀的人各种奖项都给他,他聪明懂方法,更努力,更优秀。

很多大学招学生都是按分数来,很多企业招员工都是按学校来,本质上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

因此大学后,有觉悟懂方法的人也会越来越优秀,其他的人则很普普通通,很难改变,沿着一定的轨迹被动前行。

三、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如何突破高考,大学以及工作之后的这种思想围栏呢?

有时候要敢于走出舒适区,哪怕走不出,不要轻易对新鲜的事物进行否认。

之前读过一本书,人都是在不断成长的,不断修正自己观点。

多读一些书,个人推荐心理学、逻辑学和历史的图书。

另外就是保持对求知的饥渴,虚心若愚的求真态度。

--------------------------------------------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9/09/01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背景
  • 二、是什么扼杀了读大学后学生的成长?
    • 2.1 高考
      • 2.2 “期末考试效应”
        • 2.3 舒适区、人性(心理学)
        • 2.4 逻辑学、概率问题(数学)
        • 2.5 规律
        • 三、Stay hungry,Stay foolish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