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端viewport视口(pc端没有这个概念)就是浏览器显示页面内容的屏幕区域。
在viewport中有两种视口,分别表示为:
也就是说,在不设置网页viewport的情况下,pc端的网页默认会以布局视口为基准,在移动端进行展示。
现代网页需要将layout viewport设置成跟visual viewport等同大小,方便进行网页制作。
可以针对不同的媒体类型定义不同的样式,从而实现响应式布局。(很多网站都是移动端一套样式/PC端一套样式)
.container{ padding-left:15px; padding-right:15px; margin-left:auto; margin-right:auto;}
@media all and ( min-width : 768px ){
.container{ max-width : 720px; }
}
@media all and ( min-width : 992px ){
.container{ max-width : 960px; }
}
@media all and ( min-width : 1200px ){
.container{ max-width : 1140px; }
}
复制代码
媒体查询的缺点也很明显,如果在浏览器大小改变时,需要改变的样式太多,那么多套代码会很繁琐
em : 是一个相对单位,1em等于当前元素或父元素的font-size值。
rem : 是一个相对单位,1rem等于根元素的font-size值。
介绍一个小插件:vscode的 px to rem 快捷键:ALT+Z
如果在iphone 6 下想 =100px , 我应该设置多少个vw呢?
375px/100 = 3.75px 也就是1vw = 3.75px
所以100px 为 100/3.75 = 26.666667 vw
html{ font-size:26.666667vw;}
body{ font-size:16px }
复制代码
在PC时代初期,网页设计者都会设计固定宽度的页面,最开始的电脑显示器分辨率种类不多,因为当时电脑本来就少。后来显示器大屏小屏种类越来越多,还有笔记本、平板电脑,这种固定宽度的页面出现了问题。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布局方式,宽度自适应布局。我们平时谈论的自适应布局,大多指的就是宽度自适应布局。后来网页从PC延伸到了手机,以及 HTML5 标准的发布。自适应布局也从PC延伸到手机,成为网页设计时候的需求.
就是宽度自适用布局,在不同大小的设备上,随着屏幕宽度缩放,网页以等比例的形式缩放宽度(包括内容)),不管屏幕宽度为多少,网页主体排版布局总是一样的。它需要开发多套界面来适应不同的终端。
自适应虽然成为网页设计的必要需求,但还是暴露出一个问题,如果屏幕太小,即使网页内容能够根据屏幕大小进行适配,但是在小屏幕上查看,会感觉内容过于拥挤,降低了用户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衍生出来的概念就是响应式布局。它可以自动识别屏幕宽度、并做出相应调整。网页的排版布局和展示的内容会有所变动。
根据屏幕大小变化,页面的内容排版布局会自动调整变动,已呈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绝对单位,页面按精确像素展示。
相对单位,基准点为父节点字体的大小,如果自身定义了font-size按自身来计算(浏览器默认字体是16px),整个页面内1em不是一个固定的值。
相对单位,可理解为”root em”, 相对根节点html的字体大小来计算,CSS3新加属性,chrome/firefox/IE9+支持。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