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田,今天给大家分享分库分表:入门篇
当一张表的数据达到几千万时,查询一次所花的时间会变长。业界公认MySQL单表容量在 1千万 以下是最佳状态,因为这时它的BTREE
索引树高在3~5之间。
这只是业界这么说,最终具体还得看表结构设计以及硬件情况。
不管是IO瓶颈,还是CPU瓶颈,最终都会导致数据库的活跃连接数增加,进而逼近甚至达到数据库可承载活跃连接数的阈值。在业务Service来看就是,可用数据库连接少甚至无连接可用。接下来就可以想象了吧(并发量、吞吐量、崩溃)。
第一种:磁盘读IO瓶颈,热点数据太多,数据库缓存放不下,每次查询时会产生大量的IO,降低查询速度 -> 分库和垂直分表。
第二种:网络IO瓶颈,请求的数据太多,网络带宽不够 -> 分库。
第一种:SQL问题,如SQL中包含join,group by,order by,非索引字段条件查询等,增加CPU运算的操作 -> SQL优化,建立合适的索引,在业务Service层进行业务计算。
第二种:单表数据量太大,查询时扫描的行太多,SQL效率低,CPU率先出现瓶颈 -> 水平分表。
数据切分可以分为:垂直切分
和水平切分
。
垂直切分又可以分为: 垂直分库
和垂直分表
。
概念
就是根据业务耦合性,将关联度低的不同表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做法与大系统拆分为多个小系统类似,按业务分类进行独立划分。与"微服务治理"的做法相似,
每个微服务使用单独的一个数据库。
如图:
说明
一开始我们是单体服务,所以只有一个数据库,所有的表都在这个库里。
后来因为业务需求,单体服务变成微服务治理。所以将之前的一个商品库,拆分成多个数据库。每个微服务对于一个数据库。
概念
把一个表的多个字段分别拆成多个表,一般按字段的冷热拆分,热字段一个表,冷字段一个表。从而提升了数据库性能。
如图:
说明
一开始商品表中包含商品的所有字段,但是我们发现:
1.商品详情和商品属性字段较长
。2.商品列表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显示商品详情和商品属性信息,只有在点进商品商品的时候才会展示商品详情信息
。
所以可以考虑把商品详情和商品属性单独切分一张表,提高查询效率。
优点
- 解决业务系统层面的耦合,业务清晰
- 与微服务的治理类似,也能对不同业务的数据进行分级管理、维护、监控、扩展等
- 高并发场景下,垂直切分一定程度的提升IO、数据库连接数、单机硬件资源的瓶颈
缺点
- 分库后无法Join,只能通过接口聚合方式解决,提升了开发的复杂度
- 分库后分布式事务处理复杂
- 依然存在单表数据量过大的问题(需要水平切分)
当一个应用难以再细粒度的垂直切分或切分后数据量行数巨大,存在单库读写、存储性能瓶颈,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水平切分了。
水平切分也可以分为:水平分库
和水平分表
。
水平分库的原因
上面虽然已经把商品库分成3个库,但是随着业务的增加一个订单库也出现QPS过高,数据库响应速度来不及,一般mysql单机也就1000左右的QPS,如果超过1000就要考虑分库。
如图
概念
一般我们一张表的数据不要超过1千万,如果表数据超过1千万,并且还在不断增加数据,那就可以考虑分表。
如图
优点
- 不存在单库数据量过大、高并发的性能瓶颈,提升系统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 应用端改造较小,不需要拆分业务模块
缺点
- 跨分片的事务一致性难以保证
- 跨库的Join关联查询性能较差
- 数据多次扩展难度和维护量极大
我们考虑去使用水平切分表,将一张表水平切分成多张表,这就涉及到数据分片的规则,比较常见的有:Hash取模分表
、数值Range分表
、一致性Hash算法分表
。
概念
一般采用Hash取模的切分方式,例如:假设按goods_id分4张表。(goods_id%4 取整确定表)
优点
- 数据分片相对比较均匀,不容易出现热点和并发访问的瓶颈。
缺点
- 后期分片集群扩容时,需要迁移旧的数据很难。
- 容易面临跨分片查询的复杂问题。比如上例中,如果频繁用到的查询条件中不带goods_id时,将会导致无法定位数据库,从而需要同时向4个库发起查询,
再在内存中合并数据,取最小集返回给应用,分库反而成为拖累。
概念
按照时间区间或ID区间来切分。例如:将goods_id为11000的记录分到第一个表,10012000的分到第二个表,以此类推。
如图
优点
- 单表大小可控
- 天然便于水平扩展,后期如果想对整个分片集群扩容时,只需要添加节点即可,无需对其他分片的数据进行迁移
- 使用分片字段进行范围查找时,连续分片可快速定位分片进行快速查询,有效避免跨分片查询的问题。
缺点
- 热点数据成为性能瓶颈。
例如按时间字段分片,有些分片存储最近时间段内的数据,可能会被频繁的读写,而有些分片存储的历史数据,则很少被查询
一致性Hash算法能很好的解决因为Hash取模而产生的分片集群扩容时,需要迁移旧的数据的难题
。至于具体原理这里就不详细说,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分库分表也不例外,如果采用分库分表,会引入新的的问题
使用分布式事务中间件解决,具体是通过最终一致性还是强一致性分布式事务,看业务需求,这里就不多说。
切分之前,我们可以通过Join来完成。而切分之后,数据可能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此时Join带来的问题就比较麻烦了,考虑到性能,尽量避免使用Join查询。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方法:
全局表
全局表,也可看做是 "数据字典表",就是系统中所有模块都可能依赖的一些表,为了避免跨库Join查询,可以将 这类表在每个数据库中都保存一份。这些数据通常
很少会进行修改,所以也不担心一致性的问题。
字段冗余
利用空间换时间,为了性能而避免join查询。例:订单表保存userId时候,也将userName冗余保存一份,这样查询订单详情时就不需要再去查询"买家user表"了。
数据组装
在系统层面,分两次查询。第一次查询的结果集中找出关联数据id,然后根据id发起第二次请求得到关联数据。最后将获得到的数据进行字段拼装。
跨节点多库进行查询时,会出现Limit
分页、Order by
排序等问题。分页需要按照指定字段进行排序,当排序字段就是分片字段时,通过分片规则就比较容易定位到指定的分片;
当排序字段非分片字段时,就变得比较复杂了。需要先在不同的分片节点中将数据进行排序并返回,然后将不同分片返回的结果集进行汇总和再次排序,最终返回给用户。
如果都用主键自增
肯定不合理,如果用UUID
那么无法做到根据主键排序,所以我们可以考虑通过雪花ID
来作为数据库的主键。
采用双写的方式
,修改代码,所有涉及到分库分表的表的增、删、改的代码,都要对新库进行增删改。同时,再有一个数据抽取服务,不断地从老库抽数据,往新库写,
边写边按时间比较数据是不是最新的
祝君周末愉快!另外,记得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