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监控器 1 聚合报告 聚合报告在分析测试结果时通常是很有用的,且由于该报告仅统计测试结果,执行测试时将占用更少的内存与CPU资源。在测试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可保留这个监听器执行测试,但根据JMeter的官方建议,还是推荐使用CLI模式保存测试结果后再使用聚合报告进行查看分析以降低对性能的影响。 通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添加->监控器->聚合报告”,如图29所示。

图29 聚合报告
比如2组样本,每组各10个样本响应时间分别如表1所示。 表1:2个采样样本

可见样本1的效果要比样本2的效果优秀。
2 汇总报告 汇总报告与聚合报告类似,但是相比聚合报告,汇总报告使用更少的内存。 通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添加->监控器->汇总报告”,如图30所示。

图30 汇总报告
3 汇总图 汇总图,通过图形化显示测试结果。通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添加->监控器->汇汇总图”,如图31,图32所示。

图31汇总图设置标签

图32汇总图图形标签
Ø 列显示:选择要在图形中显示的列。包括平均值、平均值、中位数、90%百分位、95%百分位、99%百分位、最大值和最小值。 Ø 矩形颜色:在响应雷伤点击菜单,显示颜色对话框,为列选择自定义颜色。 Ø 前景颜色:点击可以修改前景的颜色值。 Ø 值字体:允许定义文本的字体设置,包括字体有无衬线,字号和普通/加粗/斜体。 Ø 画轮廓线?:在条形图上绘制或不绘制边框线。 Ø 显示号码分组?:是否在Y轴标签中显示号码分组。 Ø 列标签值?:是否显示列标签。 Ø 列标签:按结果标签过滤。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例如:登录。 在显示图形之前,单击【应用过滤器】按钮刷新内部数据。
4 响应时间图 响应时间图绘制了一个折线图,显示测试期间每个标记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变化。如果同一时间内存在多个样本,则显示平均值。通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添加->监控器->汇汇总图”,如图33和图34所示。

图33响应时间图设置标签

图34响应时间图图形标签
Ø 时间间隔(ms):X轴时间间隔(毫秒)。将根据此值对样本进行分组。在显示图形之前,单击【应用区间】按钮刷新内部的数据。 Ø 取样器标签选择:按结果标签筛选。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例如:Transaction.。在显示图形之前,单击【应用过滤器】按钮刷新内部数据。
Ø 图标题。空值是默认值:“响应时间图”。 Ø 按钮【同步名称】定义标题与监听器的标签。 Ø 字体、尺寸、样式:定义图表标题编号的字体设置。 线条设置。 Ø 描边宽度:定义线条的宽度。 Ø 形状:定义每个值点的类型。选择“空”将有一行没有标记。
Ø 动态图形大小:大小根据当前JMeter窗口大小的宽度和高度计算图形大小。 Ø 使用“宽度”和“高度”字段定义自定义尺寸。单位为像素。
Ø X轴:设置自定义X轴标签的日期格式。语法是Java SimpleDataFormat API。 Ø Y轴:设置以毫秒为单位定义Y轴的自定义最大值。 Ø 增量比例:定义缩放的增量(以毫秒为单位)。 Ø 显示号码分组:是否显示Y轴标签中的数字分组。
5 图形结果 图形结果生成一个简单的图形,用于绘制所有采样时间。沿着图表底部,以毫秒为单位显示当前样本(黑色)、所有样本的当前平均值(蓝色)、当前标准偏差(红色)和当前吞吐量(绿色)。通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添加->监控器->图形结果”,如图35所示。

图35 图形结果
关于统计术语确切含义的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例如维基百科,或者通过查阅一本关于统计的书。
5 总结 本章我们对单功能性能测试和多功能性能测试测试品平台进行了搭建。然后对。
接下来学习了。
共11个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