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单链表的头节点 head ,请你判断该链表是否为回文链表。如果是,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示例 1: 输入:head = [1,2,2,1] 输出:true
示例 2: 输入:head = [1,2] 输出:false
提示:
链表中节点数目在范围[1, 10^5] 内 0 <= Node.val <= 9
如果你还不太熟悉链表,下面有关于列表的概要讲述。
有两种常用的列表实现,分别为数组列表和链表。如果我们想在列表中存储值,它们是如何实现的呢?
数组列表底层是使用数组存储值,我们可以通过索引在 O(1) 的时间访问列表任何位置的值,这是由基于内存寻址的方式。 链表存储的是称为节点的对象,每个节点保存一个值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访问某个特定索引的节点需要 O(n)的时间,因为要通过指针获取到下一个位置的节点。 确定数组列表是否回文很简单,我们可以使用双指针法来比较两端的元素,并向中间移动。一个指针从起点向中间移动,另一个指针从终点向中间移动。这需要 O(n)的时间,因为访问每个元素的时间是 O(1),而有 n 个元素要访问。
然而同样的方法在链表上操作并不简单,因为不论是正向访问还是反向访问都不是 O(1)。而将链表的值复制到数组列表中是 O(n),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链表的值复制到数组列表中,再使用双指针法判断。
算法
一共为两个步骤:
复制链表值到数组列表中。 使用双指针法判断是否为回文。 第一步,我们需要遍历链表将值复制到数组列表中。我们用 currentNode 指向当前节点。每次迭代向数组添加 currentNode.val,并更新 currentNode = currentNode.next,当 currentNode = null 时停止循环。
执行第二步的最佳方法取决于你使用的语言。在 Python 中,很容易构造一个列表的反向副本,也很容易比较两个列表。而在其他语言中,就没有那么简单。因此最好使用双指针法来检查是否为回文。我们在起点放置一个指针,在结尾放置一个指针,每一次迭代判断两个指针指向的元素是否相同,若不同,返回 false;相同则将两个指针向内移动,并继续判断,直到两个指针相遇。
在编码的过程中,注意我们比较的是节点值的大小,而不是节点本身。正确的比较方式是:node_1.val == node_2.val,而 node_1 == node_2 是错误的。
1、使用列表的反向副本
class Solution:
def isPalindrome(self, head: ListNode) -> bool:
vals = []
current_node = head
while current_node is not None:
vals.append(current_node.val)
current_node = current_node.next
return vals == vals[::-1]
2、双指针
class Solution:
def isPalindrome(self, head: ListNode) -> bool:
if head is None:
return False
head2=head
a=[]
while head2 is not None:
a.append(head2.val)
head2=head2.next
a_len=len(a)
i=a_len-1
while (head is not None and i>=math.floor(a_len/2)):
if head.val!=a[i]:
return False
i=i-1
head=head.next
return True
时间复杂度:O(n),其中 n 指的是链表的元素个数。 第一步: 遍历链表并将值复制到数组中,O(n)。 第二步:双指针判断是否为回文,执行了 O(n/2)次的判断,即 O(n)。 总的时间复杂度:O(2n) = O(n)。 空间复杂度:O(n),其中 n 指的是链表的元素个数,我们使用了一个数组列表存放链表的元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