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影响因子也上演“通货膨胀”?20本国产期刊影响因子破10,4本破20

影响因子也上演“通货膨胀”?20本国产期刊影响因子破10,4本破20

作者头像
用户6317549
发布2022-04-09 11:24:55
发布2022-04-09 11:24:55
1.2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科研猫科研猫

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自己投稿期刊的影响因子大涨,笑醒了。

今日一看,果然大涨,只可惜梦做了一半,真实情况是今年期刊影响因子普涨,然而皆大欢喜可能等于没有欢喜。以后,毕业、升职的“分数”可能又要提高了。

科睿维安(Clarivate)在美国时间2021年6月30日发布了新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2021期刊引证报告)。总体来看,本次JCR一共列出了来自113个国家254个研究领域的20942本期刊,其中自然科学领域SCI期刊为9509份,有207份期刊第一次获得影响因子,有10份期刊被“抑制”,(2020年列为“警告期”期刊33本(平台将其IF标注为0),关切了15种期刊)。4672份期刊为金色开放获取Gold Open access。

影响因子也上演“通货膨胀”?新算法展威力

有些人可能还奇怪,一觉醒来影响因子怎么普遍上涨了?那是因为影响因子的算法发生了一些变化。以2020年为例:

今年普涨的原因就出在计算公式的分子上。随着网络出版的增加,出现一种新情况,比如2020年发表的文章已经接收了,在网页上online了,但是2021年才能见刊。这样的文章引用了2018、2019年的文献材料,这些引用数往年是不引入计算2020年影响因子的(计入下一年)。但是今年引入了这一部分。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一种普涨的现象。

所以,涨不一定是真涨。但是今年如果你发现自己投稿期刊的影响因子跌了,那确定无疑是真跌!而且可能跌的比看起来还要严重的多!

所以怎么来衡量期刊今年的影响因子是不是真涨了?建议把领域内的期刊排名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如果投稿期刊的排名上涨,那应该能确定无疑的判断该期刊在走上坡路。

10分以上仍然为头部期刊

假设自然科学领域期刊数目逐年增加,总体刊文量在逐年攀升,而具体到某一期刊发表量固定的情况下,一本健康的期刊被引数量会逐年攀升,影响因子稳准有升。

按照影响因子20分以上,10分以上,5分以上,3分以上以及3分以下1分以上的期刊做了一个梳理,当然这个影响因子段位的划分,并不科学,我们只是根据大家习惯上关注的影响因子分数来做这样一个主观的分类,每个学科不同,因此这个分类并不能实际反应期刊的水平高下,仅供参考。

下面是对9500份自然科学领域SCI期刊的影响因子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 IF ≥ 20的期刊有124份(2020年83份),占全部期刊1.31%(2020年0.88%);
  • 10 ≤ IF < 20的期刊有294份(2020年202份),占全部期刊的3.09%(2020年2.16%);
  • 5 ≤ IF < 10的期刊有1227份(2020年732份),占全部期刊的12.9%(2020年7.81%);
  • 3 ≤ IF < 5的期刊有2203份(2020年1737份),占全部期刊的23.2%(2020年18.54%);
  • 1≤ IF < 3的期刊有4229份(2020年4707份),占全部期刊44.5%(2020年50.23%);
  • 0<IF< 1的期刊有1351份(2020年1886份),占全部期刊的14.2%(2020年20.13%);
  • IF =0的期刊26份(2020年23份),占全部期刊的0.27%(2020年0.25%)。

国产期刊表现亮眼,4本期刊影响因子破20,20本期刊影响因子破10

对于国产的SCI,今年整体都有较大涨幅,10分以上的期刊数量快速增多。4本期刊达到了20分以上,20本期刊影响因子破10,其中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今年获得第一个IF高达28.905,占据排行榜第一,Cell research继续攀登高峰,今年IF为上升到25.617位居第二(去年20.507)。

国产SCI期刊最新影响因子

Rank

Journal name

ISSN/eISSN

2020 Journal Impact Factor

% of OA Gold

1

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

2520-8489

28.905

25.00%

2

Cell Research

1001-0602

25.617

56.56%

3

InfoMat

2567-3165

25.405

100.00%

4

Fungal Diversity

1560-2745

20.372

35.38%

5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2095-9907

18.187

100.00%

6

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2047-7538

17.782

100.00%

7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95-5138

17.275

97.10%

8

Nano-Micro Letters

2311-6706

16.419

100.00%

9

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2575-0356

15.122

0.00%

10

Protein & Cell

1674-800X

14.87

100.00%

11

Bioactive Materials

2452-199X

14.593

100.00%

12

Bone Research

2095-4700

13.567

100.00%

13

Molecular Plant

1674-2052

13.164

21.73%

14

npj Flexible Electronics

2397-4621

12.74

100.00%

15

Science Bulletin

2095-9273

11.78

4.91%

16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1672-7681

11.53

25.15%

17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211-3835

11.413

0.00%

18

Cell Discovery

2056-5968

10.849

100.00%

19

Cancer Communications

2523-3548

10.392

100.00%

20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2213-9567

10.088

100.00%

Cell、Nature、Science三大刊排名有所下滑,四大医学期刊影响因子大幅增加

四大医学期刊的影响因子均大幅增加,达到历史新高。

(1)NEJM 今年影响因子大幅度上升,从去年74.699上升到91.245;

(2)LANCET 近年来总体呈持续上升态势,排名虽保持不变,不过今年影响因子相比去年涨幅大大增加,上升到79.322,也为历史新高;

(3)JAMA 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今年的影响因子大幅增加到56.272;

(4)BMJ 相比四大医学期刊的前三者,虽然多年来一直呈现追赶之势,但仍然没能和它们并驾齐驱,分值与排名均有较大差距。今年从2019年的30.233明显上升到39.89,排名从39上升3位来到36。

CNS三大刊的影响因子也都稳步上涨,不过排名均有下滑。今年Cell, Nature与Science三大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别是:Nature,49.962;Science,47.728,Cell,41.582;分别排在第22位,第24位和第32位。

(1)Nature从2019年的42.778增加到49.962,但排名从15下滑到22;

(2)Science的影响因子从2019的41.845上升到47.728,但排名从16降到24;

(3)Cell与Nature和Science相比,虽然影响因子增加幅度略低,不过仍然从2019的38.637突破40,今年达到41.582,不过排名在前年基础上持续下降到第32名。

红色预警,10本杂志被“镇压”无影响因子,11本被“关注”

小伙伴们投稿要尽量避开这些杂志: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3-1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科研猫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