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如何把笔记变成知识?

如何把笔记变成知识?

作者头像
tnt阿信
发布2022-04-11 20:16:12
8070
发布2022-04-11 20:16:12
举报

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记录或者做笔记的习惯?

我自从大二开始在同专业师兄的督促下写博客以来,一直都爱记点东西,无论是比较日常的购物清单,还是自我管理的todo list,亦或是各种总结以及学习笔记,无论形式,就单单记录这件事本身就超酷的好吧,主要是以后翻阅到自己的笔记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也可以看到自己在各个阶段的思想状态,曾经的记录就像是曾经的QQ空间一样,有时候让人不忍直视,有时候让人无比怀念

记录的好处不必多言,但是我今天不想聊那么多有的没的,主要是想聊聊怎么通过笔记武装自己的大脑🧠

在脱离了高中的填鸭式教育过后,我的笔记风格就开始放肆起来,再也没有什么分门别类的笔记本、错题本,我喜欢把所有笔记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后来才明白,原来我这种方法就叫做“一体式笔记”

现在我也发现,给笔记进行分类真的是一件累人且愚蠢的事情

不要再给笔记分类

中学时期我们喜欢将笔记分门别类,这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我们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将要学习什么,我们按照科目进行分类:历史、地理、数学、语文

我们按照这几个大类别进行笔记的书写,基本来说,在考试复习时,这种分类提高了我们的效率,但是现在的我们不考试了,我们阅读、学习可能是因为兴趣,也可能是为了增长洞见,那么我们重新来审视一下上面的分类,有没有可能历史和地理它分不了家呢?

有人做过统计,《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其中七十多回提到了荆州,为什么荆州如此重要呢?是什么让它成为了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透过地理看历史》,书中给出了答案:

整个荆州地区就像一个大口袋,襄阳就是这个口袋的出入口。中间是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东西两边延长江只有一个小出口,西边是三峡,东边是沿九江一带的河谷。其他地方全被大山包裹的严严实实,进去极其艰难。平原地区产粮,有粮就可以屯兵。何况荆州这个地方雨水多,水稻一年两熟,所谓“湖广熟,天下足”。荆州既能养兵,又能防守,可谓得天独厚。从整个中国的形势上看,一旦控制了荆州,就可以越过长江天险,顺江而下控制江东,进而控制整个中国的南方地区。

如果不了解荆州的地理位置就很难理解荆州的战略地位。

我们再把语文拿进来,说说语文、地理、历史三个分类下可能产生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李白有一首诗《早发白帝城》,其中有一句很出名——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先来说说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大概就是安史之乱后,李白投错了阵营,被判长期流放夜郎,次年行至巫山时被赦,于是他立马从白帝城乘舟返回江陵,李白这小子当时肯定是乐坏了,于是在途中写了这首诗。

然后我们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这首诗,白帝城在现在的三峡,江陵在荆州的江汉平原,白帝城和江陵之间是通过长江相连的,而且白帝城是上游,所以这里的“千里江陵一日还”就是形容这段水路很快

你看,有了历史和地理的背景知识,这首诗一下子就活起来了,你仿佛都可以看到李白的那股兴奋劲儿。

但是如果我们把上面的笔记分别记录在了三个笔记本上,自然就会带着“他们是毫无关系的”这种观念去审视,不利于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

而写在一个笔记本上,不仅方便我们管理笔记,也方便我们在翻阅笔记的时候,发现笔记之前的联系

除此之外,分类有一个坏处就是,它是自顶向下的,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当我们明确地知道我们要学什么的时候,分类是一个很好的归纳知识的办法,但是当我们脱离了校园,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想法,很难预知到它属于什么分类,有可能它属于好几个分类

分类太大导致我们很难定位到想要的笔记,分类太小又会带来笔记的混乱,甚至有时候需要不停地调整分类,这都是给笔记分类引入的问题

如果一件事情做起来让我们感觉很吃力,我们就很难坚持下去,所以我们需要让记笔记这件事情变得更轻松,且同时要保证笔记的功效

让记笔记变得轻松我们可以通过写一体式笔记实现,那怎么让笔记变得更有用呢?

这得看你对“有用”的定位是怎样的?

于我而言,我希望自己的笔记有两个功效——辅助我思考、备忘

最好的效果就是,我写下这条笔记的同时,我就已经掌握这个知识了,但是这个有点太理想了

因为人是会遗忘的,今天我可能确实理解了,但是明天我可能就忘了,所以回顾就显得很重要了,但是我又不太喜欢定期去翻笔记本这种干巴巴的回顾方式,定期翻阅就像是背课文一样枯燥

如果我笔记本里有100条笔记,我每天回顾一次,还是只收获了100个知识,如果回顾的时候没有思考,可能这100条笔记都不再是知识,而只是100条信息,要知道记住不等于学会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这100条笔记像存在银行里的钱一样,产生复利效应?

有,也许卢曼的卡片笔记法可以帮到我们。

让笔记建立关系

大家也许听说过一些笔记方法,例如:子弹笔记,康奈尔笔记

上面的笔记方法在我看来都有点流于形式,于我而言太复杂了。

我今天想给大家介绍的是卢曼卡片笔记法

卢曼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曾在30年内出版了58本著作,其中不少成为了领域内的经典之作。而他在成为社会学家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那么是什么让他迅速跻身学术界呢?

就是他使用的卡片笔记法,卢曼通过卡片笔记法共记录了9万张卡片,正是这些卡片笔记生产了前面提到的那58本著作。

那么这个卡片笔记法到底要怎么操作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要素:

  • 笔记写在一张卡片上
  • 将这张卡片与其他卡片关联

其实这两个要素归根到底还是同一个,那就是要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之所以强调要把笔记写在卡片上是因为卡片的一面可以写笔记内容,另一面则可以记录下这张卡片与其他笔记的关系

卢曼那个年代要想方便的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只能通过“卡片”这种改变笔记载体的方法来实现,而现在的我们,则可以用各种软件实现笔记的关联,比较出名的双向链接笔记软件有room research、zettelkasten以及obsidian,前面两款我都没有调研过,没啥发言权,而obsidian,我已经使用一年了,可以给大家简单分享下

Obsidian完全就是按照卢曼的卡片盒思想设计的一款笔记软件,当然他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简单的卡片盒了,这个后面有机会我再介绍

不过在介绍Obsidian的使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卢曼的卡片笔记法具体是怎么实操的

  1. 记闪念笔记 闪念笔记就是那些平时在你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想法,对于闪念笔记,你无需太在意它的形式,用你最舒适的方式记录它,只要确保你下一次能够找到它就行。你可以用朋友圈、手机备忘录记录下自己的闪念笔记,我之前就特别喜欢用手机自带的备忘录。后来,我将其更换为flomo,在我看来flomo确实是一个为闪念笔记而生的软件,虽然他们自己可能不太愿意承认😂。现在我在阅读的时候就会打开flomo,当文中的内容触发了我的洞见我就会随手将其记录到flomo中,而不再是在段落旁做标记(有可能是两者都会做)。

网页版flomo

  1. 记文献笔记 对于文献笔记,其实我自己也并没有摸索出一个好的模式来,现阶段我对文献笔记的理解就是“段落摘抄”,摘抄的时候记录下它来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同样的,我还是用flomo来做文献笔记,因为flomo手机端和电脑端同步很方便,一体式,方便后期整理归纳。在阅读纸质书的时候,看到有启发的段落就直接拍下来记录到flomo,并附带自己的一些想法,如果是阅读电子书,则直接复制粘贴文章内容。 那有朋友可能就会问了:你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都用flomo记录了,你怎么区分它们呢? 我这里是用了flomo的标签功能,给所有文献笔记都打上了「文献笔记」的标签,通过标签可以很容易的筛选出所有的文献笔记

flomo标签功能

对于我来说,无论是闪念笔记还是文献笔记,flomo都只是作为一个暂存仓库,闪念笔记我会经过思考将其变为永久笔记,记录到我的obsidian中,而文献笔记也一样,会在几天之内迁移到obsidian中,flomo只是一个中间人,因为我用的是免费版本,免费版本的flomo很适合用来随手记,而不适合用来做知识管理

闪念笔记以及文献笔记主要是满足了我对笔记的要求之一——备忘(收集素材),而我还希望通过写笔记的方式来帮助我思考或者记录我的思考,要实现这一点,好好写永久笔记则至关重要了

  1. 记永久笔记 永久笔记是我们最关心的内容,它是由前面两个笔记衍生出来的,我们在阅读文献笔记以及闪念笔记的时候需要进行思考,用自己的话将上面两个笔记写下来 当你不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表明你并没有真正掌握它 除此之外,在将它存入到永久笔记库中时,我们还要去寻找当前笔记是否和我已经拥有的某些永久笔记有关联,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需要你去翻阅你所有的永久笔记的,因为永久笔记中都是你自己关心的笔记,所以这个过程应该不会花太多时间,即使花了时间,也没关系,因为这是符合「必要难度」理论的 必要的困难: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理论,意思是说当我们在记忆某个知识或者学习某项技能时,这个过程越是痛苦越是能够让我们记得更长久,掌握的更扎实 这里的「翻阅所有笔记」的目的就和前面我们提到的「定期回顾笔记」的目的不太一样了,这里我们是为了思考各个笔记之间的关系,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是有思考的。

有关联的笔记需要你通过某种方式将其链接起来,卢曼是通过给卡片进行编号,然后在某个卡片背面写上与之相关卡片编号的方式进行知识关联的,而如果你使用了某种双链笔记软件的话,则可以更轻松地实现这一点,我这里以obsidian为例进行演示

使用Obsidian管理笔记

就拿我现在的某两条永久笔记来说吧,这两个笔记的标题分别是「微习惯」以及「在必要的时候改变计划」

我在记录「微习惯」这条永久笔记的时候,我发现微习惯其实准确的来说应该叫做「微计划」,而一提到计划,我就立马想起了我之前写过的一条和计划相关的笔记,于是我在「微习惯」这篇笔记里链接了「在必要的时候改变计划」笔记,链接的方式也很简单,只需要使用如下格式插入到文本中就行

[[笔记路径]]

Obsidian-双向链接

当两篇笔记之间链接起来过后,我们可以查看他们的关系图,如上图右侧所示,不要觉得这个图只是一个摆设,它是有实际用途的,你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对应节点跳转到相应笔记,这个功能可以方便你后期梳理笔记

对了,忘了说Obsidian是支持Markdown的了(不会markdown语法的请自行查阅,很简单),双括号是Ob自定义的标记,用来进行文章的双向链接

Ob经过长时间的迭代,在我看来已经可以媲美最强大的Markdown编辑器typora了,什么实时预览、分屏展示、自定义主题,Ob都支持,typora前段时间不是收费了吗,也许你可以试试Ob

Obsidian的定位并不是做一个文本编辑器,倒是我扯得有点远了,我们回到正题,当你的笔记越来越多,你就可以得到这样一张图

Obsidian-知识图谱

一篇笔记被引用次数越多,在图中所展示的节点则越大,如果你使用得当,可以通过这个图看出来你对某个知识的思考程度

上述内容就是Ob双向链接最简单的一个应用,当我们的一篇新笔记要插入到笔记库中时,我们需要将它和旧笔记关联,正是这个思考笔记相关性的过程让我们的洞见呈指数级增长,也实现了前面所提到的知识复利

那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当我们的笔记越来越多,我们怎么快速定位到自己需要的那一条笔记?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建立索引了,其实本质上还是分类,那有人可能就要骂娘了,“你前面不是还说不要给笔记分类吗?”

诶诶诶,先别骂🤨,不一样,前面的分类是先有分类,再有笔记,是自顶向下的,而这次是先有笔记再有分类,是自底向上的,因为随着我们笔记的增多,有些笔记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网,他们可能都是在聊某一个主题,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主题提炼出来,作为他们的一个分类

因为Ob有双向链接功能,要把这些文章整理到一个类别下很简单。举个例子吧,比如我现在提炼出了这样一个主题「如何把笔记变成知识」,它下面有这些笔记:

  • 为什么要做笔记
  • 为什么做成比做好更重要?
  • 蔡格尼克效应
  • 卡片笔记概述
  • 撰写文章的步骤
  • 必要的困难
  • 论学习
  • 量变引起质变
  • 关于创新
  • 思维导图不是为了画图

我只需要新建一个笔记,笔记名叫「如何把笔记变成知识」,然后在这个笔记中引用上面的笔记文件,我们就成功地对这些笔记进行归类了:

Obsidian-建立索引

这样归类有个好处,那就是我们再也不担心一个笔记属于好几个分类的问题了

回到文章标题,如何把笔记变成知识?

我选择了卡片笔记法:

  • 随时随地记录下想法
  • 阅读时做好知识储备
  • 用自己的话描述某个知识(费曼学习法)
  • 思考每一条新笔记与现有笔记的关联
  • 定期整理笔记,输出成文

到目前为止,本文已经5887个字符,4563个词了,鉴于篇幅,我不再继续介绍Obsidian以及其所提供的双向链接功能。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找到Obsidian对写技术博客的助益,因为计算机是一个实操性很强的科目,好似不需要创造性写作,我在Obsidian所记录的所有技术笔记基本都是独立的,如果大家有什么使用心得倒是可以评论区讨论讨论。

当然,这并不影响我对Obsidian的钟爱,因为它还有其他强大的功能让我爱不释手,下一篇文章,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是怎么用Obsidian搭建自己的Workflow的。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4-0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一个安全研究员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不要再给笔记分类
  • 让笔记建立关系
  • 使用Obsidian管理笔记
相关产品与服务
灰盒安全测试
腾讯知识图谱(Tencent Knowledge Graph,TKG)是一个集成图数据库、图计算引擎和图可视化分析的一站式平台。支持抽取和融合异构数据,支持千亿级节点关系的存储和计算,支持规则匹配、机器学习、图嵌入等图数据挖掘算法,拥有丰富的图数据渲染和展现的可视化方案。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