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经济学”,我们也多半能“说点什么”,但是“这点什么”总是浅尝辄止,总是无章无法,总是难明其然。
相比对经济学的常规定义,我更倾向于:经济学是一门经纶济世的学问;是一种治国理事的方法;是以少费而多利的谋略。
简单而言:经纶济世是主体,治国理事是方法,少费多利是目的;经济学其实就是谁用什么方法来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多的收益。
关于我们是谁,需要我们认识的是人,即我与他。怎么认识人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分析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人继而产生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理论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自立本性,分析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继而产生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我们以中庸为本,不偏不倚走一天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方法论相结合的“中间道路”,即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道路。所以人是社会人与经济人的矛盾的结合体。
经纶济世要求有两点,文能安邦兴业(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搞好),武能御侮却敌(学国际经济学,师夷长技,强国卫民)。
需要统一认知一条线:了解国情,制度建设,体制改革,中期目标,长期目标;
坚持改革开发两条腿走路,以渐进的方式去改革,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开放。伟大的事业需要中央,地方,企业个人一起努力奋斗。
国际经济学虽然不是侧重点,但是我们学习的窗口,学习先进技术与管理知识,可以刚好的发展完善自我。
财政学其本质是一门收与支的学问,做好收支就要求我们做好预算,达到财政平衡,在收支中做好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稳定经济发展。
同样货币银行学的目的一样是为了更好的明天,一个充满信用与活力的世界。基本都是理论知识,需要记忆的成分居多,这里也不赘述了。
主要以数学模型与图形量化经济指标,通过边际(几何斜率)推演经济各类经济活动的最优解,目的是为了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空间、时间等生产要素获取最多的经济价值。
其中以微观看价格,宏观看收入的二元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计算的基础方法,也就是简单的四则运算加一些求导的斜率变换,理解逻辑关系求解还是很容易的,但是一定要细心推理。
实现经济社会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
导 论 | 第6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
第1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 第7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第2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8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
第3章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 | 第9章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
第4章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 第10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调节 |
第5章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
2,西方经济学部分
第1章 需求与供给 | 第9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第2章 效用论 | 第10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第3章 生产和成本论 | 第11章 宏观经济政策 |
第4章 市场理论 | 第12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
第5章 生产要素市场 | 第13章 经济增长 |
第6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 第14章 通货膨胀理论 |
第7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 第15章 宏观经济学的意见分歧 |
第8章 宏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学 |
3,国际经济学部分
第1章 绪 论 | 第6章 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
第2章 国际贸易纯理论 | 第7章 要素的国际流动 |
第3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 第8章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
第4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 第9章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分析 |
第5章 国际收支分析 | 第10章 结束语:经济全球化趋势 |
4,财政学部分
第1章 财政职能 | 第5章 税收制度 |
第2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 第6章 国债理论与管理 |
第3章 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 第7章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
第4章 税收原理 | 第8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
5,货币银行学部分
第1章 货币供求理论 | 第6章 金融监管体系 |
第2章 利率理论 | 第7章 货币政策 |
第3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第8章 汇率理论 |
第4章 金融中介体系 | 第9章 国际货币体系 |
第5章 金融市场 | 第10章 内外均衡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