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python提升篇(十四)--- 数据之最值 平均值

python提升篇(十四)--- 数据之最值 平均值

作者头像
用户5410712
发布2022-06-01 18:47:21
发布2022-06-01 18:47:21
68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居士说AI居士说AI

科普知识

矢量(vector)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又称为向量。一般来说,在物理学中称作矢量,例如速度、加速度、力等等就是这样的量。舍弃实际含义,就抽象为数学中的概念──向量。 [1] 在计算机中,矢量图可以无限放大永不变形。

矢量是数学、物理学和工程科学等多个自然科学中的基本概念,指一个同时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几何对象,因常以箭头符号标示以区别于其它量而得名。直观上,矢量通常被标示为一个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矢量的大小,而矢量的方向也就是箭头所指的方向。物理学中的位移、速度、力、动量、磁矩、电流密度等,都是矢量。与矢量概念相对的是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标量。

在数学中,矢量也常称为向量,即有方向的量。并采用更为抽象的矢量空间(也称为线性空间)来定义,而定义具有物理意义上的大小和方向的向量概念则需要引进了范数和内积的欧几里得空间。

矢量对标量求导后结果为矢量,而标量对标量求导结果仍为标量。

前言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们学了了Python之---列表集合,查看主机信息,这连个都算是比较常规的知识,不知各位老铁可曾记得多少呢?今天,Python提升篇将继续带领我们走向新的技能---求取数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一、求取最大值

顾名思义,就是求出数据中的最大值,实验中,我们采用列表来生成数据,在不调用外部包的情况实现最大值的返回

1.1 实验步骤

1.求出数据长度,用于迭代判断

2.设置一个暂时值,用来存储最大值,

3.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暂时值只能取数据中的某一个值
用数据中的值与暂时值进行比较,
如果大则将暂时值替换为当前的数据值,循环比较
最终的暂时值即为最大值

1.2 代码实践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 coding:utf-8
# 求取数据最大值
# 步骤
#1.求出数据长度,用于迭代判断
#2. 设置一个暂时值,用来存储最大值,
#暂时值只能取数据中的某一个值
#3.用列数据中的值与暂时值进行比较,
#如果大则将暂时值替换为当前的数据值,循环比较
# 最终的暂时值即为最大值

# 声明一个列表来存储数据
max_list = [3,5,9,7,2]
# 获取列表的数据长度,方便后面用于循环迭代判断
# 实现方式一
def data_max1(data_list):
    list_len = len(max_list)
    print("该数据的长度为:{}".format(list_len))
    tmp = max_list[0]
    for i in range(list_len):
        if max_list[i] > tmp:
            tmp = max_list[i]
    print("数数据的最大值为:{}".format(tmp))


def data_max2(data_list):
    list_len = len(max_list)
    print("该数据的长度为:{}".format(list_len))
    tmp = max_list[0]
    for i in range(list_len-1):
        if max_list[i+1] > tmp:
            tmp = max_list[i+1]
    print("数数据的最大值为:{}".format(tmp))


data_max1(max_list)
print("----------------")
data_max2(max_list)

备注:以上代码我们用了两种方式,区别在于是否进行第一个数据的比较,理论上说第一种方式过于初级,第二种才显得稍微正式一点哦。

1.3 实验结果

二、求取最小值

最小值与最大值的求取方式类似,却别在于判断的方式替换了,接着往下看哦 。

2.1 实验步骤

1.求出数据长度,用于迭代判断

2.设置一个暂时值,用来存储最小值

3.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暂时值只能取数据中的某一个值
用数据中的值与暂时值进行比较,
如果小则将暂时值替换为当前的数据值,循环比较
最终的暂时值即为最小值

2.2 代码实践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 coding:utf-8
# 求取数据最小值
# 步骤
#1.求出数据长度,用于迭代判断
#2. 设置一个暂时值,用来存储最小值,
#暂时值只能取数据中的某一个值
#3.用列数据中的值与暂时值进行比较,
#如果小则将暂时值替换为当前的数据值,循环比较
# 最终的暂时值即为最小值

# 声明一个列表来存储数据
data = [3,5,9,7,2]
# 获取列表的数据长度,方便后面用于循环迭代判断
# 实现方式一
def data_min1(data_list):
    list_len = len(data_list)
    print("该数据的长度为:{}".format(list_len))
    tmp = data_list[0]
    for i in range(list_len):
        if data_list[i] < tmp:
            tmp = data_list[i]
    print("数数据的最小值为:{}".format(tmp))


def data_min2(data_list):
    list_len = len(data_list)
    print("该数据的长度为:{}".format(list_len))
    tmp = data_list[0]
    for i in range(list_len-1):
        if data_list[i+1] < tmp:
            tmp = data_list[i+1]
    print("数数据的最小值为:{}".format(tmp))


data_min1(data)
print("----------------")
data_min2(data)

备注:以上代码和求取最大值的代码类似,区别仅仅在于判断的是小于条件。

2.3 实验结果

三、求取平均值

求取数据中的平均值通常来说包含两个步骤,求和与求取长度,然后相除就可以了。

3.1 步骤

1.获取数据长度

2.对数据求和,通常采用循环的的方式

3.数据和除以数据长度。

3.2 代码实践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 coding:utf-8
# 求取数据最小值
# 步骤
#1.求出数据长度,用于迭代判断
#2. 数据求和
#3. 数据和、长度

# 声明一个列表来存储数据
data = [3,5,9,7,2]
# 获取列表的数据长度,方便后面用于循环迭代判断
# 实现方式一
def data_avg(data_list):
    data_len = len(data_list)
    print("该数据的长度为:{}".format(data_len))
    data_sum = 0
    for i in range(data_len):
       data_sum = data_list[i] + data_sum
    data_avg = data_sum / data_len
    print("数数据的平均值为:{}".format(data_avg))

# 调用函数
data_avg(data)

3.3 实验效果

结语

今天的分享结束了,我们主要学习了对数据的最值和均值进行了代码实践,代码很简单,易于理解,重点在于根据思路,自己一步步写完,并调试通过的过程。下次有机会的话,我们来实现数据的排序哦

编辑:玥怡居士|审核:小圈圈居士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9-2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IT进阶之旅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