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对于“工业设计之美”评审与决策的一点认知

对于“工业设计之美”评审与决策的一点认知

作者头像
硬件大熊
发布2022-06-23 15:53:13
2700
发布2022-06-23 15:53:1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硬件大熊硬件大熊

一个公司的工业设计师与结构工程师在细节的设计点上很容易出现意见分歧,这种分歧大到一个产品的形状塑造,小到生产制造效率最高化。结构工程人员以工程生产的可靠性、一致性、效率作为第一准则,而工业设计师更多的则是考虑产品的美观程度。在小公司里面,出现类似分歧争执不下时,通常是CEO拍板说了算!然而对于工业设计之美,每个人的审美视觉不同,得出来的结论可能相差甚远。CEO最后拍板定下来的外观是否凭感觉去猜测市场消费者的接受度?而当美观度与工程可靠性产生冲突时是否值得一试?

我见过一种工业设计的评审和决策机制,如下:

从评测中可以看到,对于一个工业设计是否能落地,评审中让不同专业工程人员从市场销售、结构工艺、产品规划、工业设计、生产品控、电子技术六个专业角度进行评估,同时加入用户代表、专家团从整体感觉、创新性等多个角度进行评测打分。这样的一套决策机制将产品研发中不同角色的产品人员的意见量化进来,并加以不同的权重等级。比起“凭感觉”的评审,这套机制明显要更加科学。

我了解到的这个机制,来源于2016年观看的一场“工业设计之美”的演讲,演讲者叫邱丰顺

如今工业设计已然成为商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信息技术门槛越来越低行业里,对手之间的产品可能拥有同样的技术、相近的价格、类似的功能,那么设计便成为了产品在激烈的市场上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战略手段,这一手段甚至可以塑造一个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工业设计在产品塑造过程中,靠“凭感觉”来定义工业设之美不免显得冒险、主观,一套好的评审、决策机制,可以定义出“真正的美”,这种美不仅仅是外观漂亮,还有靠产品本身传达出的商业理念、工程制造、电子创新等等!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11-0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硬件大熊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