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排版都是请老师,但是觉得日后还是需要自己排版,所以这里重新学习一下
首先需要安装一个后端,这里我选择大而全的TeXLive版本。

清华源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CTAN/systems/texlive/Images/
然后使用管理员打开bat文件

这个TeXworks我就安装了,这么大都装了,也不差它一个了

点击这里

选中文,这里还是把TeXworks去掉了


漫长的安装过程,装3800个

建议将实时扫描关掉
tex -v
latex -v
xelatex -v
pdflatex -v安装后使用这几个命令来验证环境。
DVI 格式文件是目前科研和出版领域广泛应用于书籍、文献、资料、论文、信件等的电子文件格式。

因为频繁的出现DVI,这里也研究一下什么叫DVI

安装完成的时候不要点叉号关掉

该添加变量了

找到这里
C:\texlive\2022\bin\win32记录这里路径,然后系统和用户都添加

重新开CMD试一下

OK,安装完毕
我们在测试一下:
\documentclass{article}
\begin{document}
Hello world!
\end{document}
正常打印
\documentclass{article}
%从此处直到begin{document}处均为导言区,一般书写文章的配置信息,如引用的包等
\title{LaTex Title} %文章标题
\author{XXX} %作者
\date{\today} %日期,today默认为今天
\begin{document} %声明文档开头,此后所有文章内容均在其中书写
\maketitle %打印文章标题等信息,必须有
Hello World!
\end{document} %文档结尾,必须和开头一一对应,否则编译会报错
确实是很漂亮
\documentclass{article}
\title{LaTex Title}
\author{XXX}
\date{\today}
\begin{document}
\maketitle
Hello World!
The detail is shown in Table \ref{test_table} %引用表格
\begin{table}[h] %声明表格开始;h表示表格位置就在此处,t表示顶部
\renewcommand{\arraystretch}{1.3}
\caption{The search results} %表格描述
\label{test_table} %表格标签,用于引用
\centering %居中,也可选left或right
\begin{tabular}{cccc} %开始表格内容
\hline %横线
\bfseries Source Type & \bfseries paper & \bfseries patent & \bfseries White paper\\ %\bfseries表示加粗
\hline
Number & 39 & 9 & 14\\
Source & 1 & 1 & 1\\
\hline
\end{tabular} %结束表格内容
\end{table} %结束表格
\end{document}
插入图片
以谷歌学术为例: 点击左上角按钮,选择设置

谷歌学术
在搜索结果选项,勾选显示bibtex,点击保存:

配置谷歌学术
完成之后,使用谷歌学术搜索文献,就会显示导入bibtex的链接:

导入bibtex链接
点击该链接,将跳转之后的页面内容全选并复制粘贴到我们的bib文件中即可。
如果需要引用大量参考文献,则可以将文献添加进我的图书馆,点击星号即可添加:

添加文献到图书馆
在图书馆中可以批量选择导出:

批量导出bibtex

我们平时也遇到这些命令

模板的内容
https://www.xm1math.net/texmaker/doc.html
使用TeXmarker的时候记得要添加三个路径

接着就可以正常地编译了

个人建议是关了,电脑屏幕有点小

有点难受的一点是,编辑器的字体大小不可使用鼠标滑轮缩放大小

这个书签的功能挺有趣的,但是只能三个,有点不爽.对于每个文件,可以使用三个书签来加快导航速度:只需单击行号即可添加或删除书签。当您已经定义了三个书签时,您必须删除其中一个才能添加新书签。要跳转到编辑器中书签对应的行,只需单击状态栏中的按钮。

很羸弱的补全功能,Tab也跳不出括号

82配列,正好可以跳,但是不舒服

这个编辑器不是我梦中的编辑器,NONONO

LaTex的东西是真的漂亮
接着是TeXstudio,我们看看怎么样?

这个软件的边边角角可以看到上面软件的影子,怎么回事???

写东西以后编译

一般是F5

鼠标在pdf上面单击会出现放大镜

可以方便的跳转源,以及可以反色

反色

一个较为完善地自动补全
当然了,VSCode可能才是心水之选,但是太难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