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ubuntu新手教程_ubuntu系统使用教程

ubuntu新手教程_ubuntu系统使用教程

作者头像
全栈程序员站长
发布2022-08-03 10:22:27
1.8K0
发布2022-08-03 10:22:27
举报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Ubuntu可以说是Linux系统的一面旗帜,相比于大多数发行版,美观易用,具有强大的社区支持,因而也成为了新手入门Linux系统的一个不错选择(再深入点的CentOS之类的就另说了)。

笔者在尝试Ubuntu系统的时候遇到了若干问题花了一些时间才解决,本文主要讲解这些Ubuntu入门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深有浅,欢迎批评指正。

同时由于写本文的时候笔者的所有设备均已调教(校)完成,处于事后.avi的状态,很多步骤没有截图,但是操作并不复杂完全可以按照文字进行。

一、系统下载与安装

下载建议到Ubuntu的官网,现在Ubuntu已经有了中文官网:

Ubuntu中文官网(http://cn.ubuntu.com/)

系统方面中文有Ubuntu和中文衍生版——优麒麟(Ubuntu Kylin),两者都可以选择下载(本文所有操作以Ubuntu原版为准,优麒麟并没有太大差别),没有太大问题。而且笔者在这里也想说一句,没必要听到国产和中文定制什么的就一脸嫌弃。精品总是有的,而且没有用户的支持,产品又怎么可能做得好?

ubuntu新手教程_ubuntu系统使用教程
ubuntu新手教程_ubuntu系统使用教程

在下载页面可以看到Ubuntu分为LTS和非LTS两个版本,同时又分32位和64位版本,这里笔者建议选择LTS的16.X版本,32位和64位按照设备的硬件来选择,一般而言较新的设备都已经是x64的64位架构了。17.X的非LTS版本笔者实测多台设备安装界面为白屏进不去……原因未知。

下载之后我们得到的是一个ISO文件,可以使用ISO相关工具诸如UltraISO(软碟通)、PowerISO等工具刻录为光盘或者用一个U盘写入硬盘镜像来作为安装介质。刻录和设置使用安装介质启动的过程这里不做赘述。

同时很关键的一点,这里笔者希望大家可以打开设备管理器看一下自己需要安装的设备的声卡、显卡、无线网卡的型号,之后可能会用上。

在使用安装介质启动后,可以看到一个菜单,第一个选项为在不安装的情况下运行Ubuntu体验,在这个环境下可以进行Ubuntu的安装;第二个选项是不启动Ubuntu直接开始安装,剩下选项可以忽略。笔者建议选择第一项进Ubuntu系统查看一下声卡和网卡是否正常,如果有部分硬件不能正常工作,而你又不想折腾,那么到这一步已经可以放弃了……Linux 的驱动问题解决起来还是挺复杂的。

开始安装的时候依次选择语言、时区等信息,这些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安装的时候安装位置的选择,一般我们安装Ubuntu都是Win+Ubuntu双系统,这种情况下请选择与Windows BootManager 共存这一项,否则请选择清理硬盘安装。剩下还有一个自定义分区的选项,不过讲道理能用到这个功能的大概不需要看本文……如果选择的是与Windows共存,那么下一步的时候Ubuntu安装程序会自动选择一个分区(貌似是选择空余空间最大的),可以通过拖动界面中的相关UI来调整原分区的大小和用于Ubuntu安装的空间的大小,这个看需求而定。如果是选择清理磁盘安装那么会自动分区,除了在一些总硬盘容量小的设备上,否则不建议这么做。

等一段时间之后安装程序提示安装完成,这个时候可以移除安装介质重启了。重启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个和之前使用安装介质启动时类似的选单界面,在这里可以选择启动Ubuntu或者Windows。

需要一提的是即使你移除了安装介质在第一次重启时还有可能会提示你移除安装介质后再按Enter重启。

二、驱动故障排除

安装完成后进入Ubuntu,你可能会感叹Ubuntu的界面是如此的精致。不过这个仅限于驱动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孩子请做好心理准备,麻烦才刚刚开始……

笔者的酷比魔方iwork12在安装完Ubuntu16.X之后,声卡Intel SST Audio和RTL8730bs网卡均不工作……

这叫一个苦。

温馨提示,手机通过USB线共享网络是可以让无线网卡认不出来的设备有线上网的!这个驱动Linux的内核中是自带的。

首先说一个最简单的但是成功率并不高的方法:

点击屏幕右上的设置按钮,选择系统设置,在新的窗口中选择软件和更新,然后再选择附加驱动,这里可能会有需要的驱动。

当然这个成功率很低……

笔者在解决的时候查阅了各种资料,绕了各种弯子……这里笔者给大家说一个最容易、成功率最高的方法:升级Linux内核!

新版的Linux内核会比旧版的内核整合更多的驱动,这个解决问题的成功率是最高的。笔者按照网上的各种方法,捣鼓了一个下午没解决,最后脑袋一抽(也可能是灵光一闪),决定升级个内核,然后从Ubuntu 16.X 默认的4.10.X内核直接升级到最新的4.14.X内核,然后重启……发现无线网卡工作了,再等几秒钟,看到了小喇叭的图标从启动到禁用再到启用,声卡也识别并开始工作了……

很可惜,找了很多的资料并没有提到这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的……

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升级内核的方法。首先按键盘的徽标键,在打开的搜索栏中键入shell,打开Linux最具特色的终端。键入

uname -sr

回车,查看数字版本号。

然后到http://kernel.ubuntu.com/~kernel-ppa/mainline/ 中,往下拉,找到最新版本的内核,比如笔者这里找到的是

ubuntu新手教程_ubuntu系统使用教程
ubuntu新手教程_ubuntu系统使用教程

4.14-rc1的内核,而Ubuntu 6.X默认的内核版本,也就是我们刚刚uname -sr 查看的版本号只有4.10.X,说明内核可以尝试升级。

打开链接,可以看到如下页面,

ubuntu新手教程_ubuntu系统使用教程
ubuntu新手教程_ubuntu系统使用教程

amd64为x64设备版本,i386为x86设备版本,即64位设备和32位设备版本。其余版本不是很常用,这里不提。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列出的是5个文件,但是我们需要的是第1、2、4三个文件,文件名格式大致为xxx-headers-xxx_all.deb、xxx-headers-xxx-generic_xxx_架构.deb和xxx-image-xxx-generic-xxx_架构.deb。

下载完这三个文件,移动到一个单独的文件夹内,右键文件夹“打开终端”,这个时候终端会自动定位到这个文件夹,接着键入以下命令后回车:

sudo dpkg -i *.deb

需要注意这里第一次使用sudo需要键入当前账户的密码。

这里使用了通配符*来安装三个deb,不然手动一个个键入或者复制文件名很麻烦。

待命令完成后,继续键入并回车:

sudo update-grub

以更新grub引导装入程序,待操作完成后可以重启Ubuntu。

重启完成后可以打开终端键入uname -sr 来查看内核是否已经更新。

如果你的设备的硬件不是太稀有或古怪的话一般而言已经开始正常工作了。

如果还没有成功,这里笔者给几个链接作参考: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3/98321.htm

http://blog.csdn.net/u013590407/article/details/52437245

这里涉及的操作和原理都很复杂,笔者就不多介绍了。

三、安装应用程序

解决完驱动问题,这个时候的Ubuntu已经可以正常的运行了。

但是Ubuntu自带的应用程序很有限,我们就需要自行安装应用程序。

一般安装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

1.终端键入: sudo apt-get install 应用包名;

但是这个方法需要知道具体的包名。

2.使用Ubuntu自带的“Ubuntu软件”平台来安装;

但是这个方法可能找不到很多需要的应用。

3.下载后缀为*.deb的文件双击安装;

但是这个方法调用的可能是Ubuntu自带的安装程序,有可能会失败(亲测网易云音乐、搜狗输入法、WPS都不可以)。

如果出现这个情况,可以使用第三方安装程序来解决:打开终端键入

sudo apt install gdebi-core

安装gdebi,然后进入deb包的目录,右键“打开终端”,键入:

sudo gdebi XXX.deb

安装即可,亲测可以解决问题。

4.使用第三方的包管理器、应用市场;

这里推荐一下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和优麒麟自带的应用市场,都很好用。

但是如果是在Ubuntu 16.X 原版环境下优麒麟自带的应用市场会出现打不开的情况,需要按以下步骤修复:

在终端中键入:

sudo apt-get install software-center

安装software-center,自动补齐缺少的依赖包,就可以正常打开了。

至此,Ubuntu入门已经结束,可以愉快的来使用这个开源和强大的系统了。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24987.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2年4月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