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职场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有种感觉,好像每天做的事情都是重复的。自己已经很久没得到成长了。这就是职场天花板。
我不以工作岗位来区分职场天花板,是因为造成岗位升不上去的原因是能力没跟上。
很多程序员戏称自己为”码农“,是码代码的农民。实际上当然不是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程序员在10年左右就会遭遇到自己的职场天花板,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如何学习新技术好像都改变不了当前现状,实际做的就是”码农“的活,就算有些人转型成了管理者,管理手下几个人之后也提升不上去了。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自己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不知道该往哪方面提升。
这一种的解决方案,就是帮助他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或者大方向。正好,昨天我在极客时间的《体验设计课》看到一句话,我特别有认同感。
排等级这件事不是为了搞排名,重要的是通过量化的方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而不是一味地迷茫,踌躇不前。
对公司来说,应该更加积极帮助员工解决这个问题。公司需要给每个管理做好职业规划,然后在让每个管理层帮助组员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员工提升能力。
员工成长了,对谁最有利?当然是公司。所以,对公司来说,这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事情。
但还是有很多公司不会做这些,这个时候,就得靠我们自己了。互联网让获取信息的成本变得很低,想要找到自己职业领域的晋升方向并不难,最快的方式是找对应领域里的牛人,他们的书籍,文章肯定能找到对应资料。
第二种,就是知道了方向,也尝试过,但就是没效果。
我自己见过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方法不对。学习是两个字,学和习。很多朋友只是在”学“,而没有在”习“,也就是知行不合一,只是有输入,而没有输出。要知道,输入的东西是别人的,输出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另一类人是时间不够长,没能坚持住。在这里学习一下,发现没啥效果,就换另一方向学习。永远只学到皮毛。低垂的果实好摘,越到后期,越高的果实越难,越需要时间的积累。
学习本身就具有延迟反馈的特性。可能你觉得花了很多时间,效果不大,那只是积累。只有积累的足够多,才会有爆发的一天。
总结,面对自己的职场天花板,要先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努力去实践。剩下的交给时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