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POP音的产生主要是因为codec开始工作时,耳机等输出或mic输入声道上的直流电平跳变产生的;手机或一般的手持设备上不会有负电压,音源信号必须在一个直流电平上(如1/2VDD上)输出,这样一个从0电平到1/2VDD的直流跳变,通过隔直电容后到耳机上必然会产生POP音,同样地对于喇叭输出也类似;codec内部操作某些寄存器也会产生pop,有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增加延时。
一般出现在音频开始工作、结束工作或者动态切换通路时,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大部分情况下在PA之后加延时都能解决,当然,加了PA延时可能也不起作用,即使加了一秒的延时,还会惊喜的发现pop会在一秒之后出现。这就要分析下具体是啥原因造成的了。
还有就是,如果左右声道都是采用全差分方式输出的话,那是不需要隔直电容,但是耳机就不能够用标准四线耳机插孔,这种全差分的方式,耳机一般都是用的专用输出插头(与调试接口共用)。
引起POP原因可能有多种,可排查以下几点:
因为有的功放PA使能之后要一定时间才能稳定工作,在这个时间内,codec有任何变化都会被放大出来。

正常时序理应如下:
例如板子是差分输出,但是配置了单端输出。
如果音频经过AU软件修改,文件尾部被附带了一段软件信息。
有的方案PA是常开的。
开关机的POP 音问题目前是整个音频功放的瓶颈问题,目前最好的一个解决方法是方法二。
对于正常工作时切换内部音频通路产生POP,切换之前可以将输出(HP,LineOut)Mute,切换完成后再unMute。
解决POP音小诀窍:从末端各个环节进行切分,然后细分codec内部数字和模拟模块的各个部件的上下电顺序,以及保持时间大小。
最后我看网上还有些说抖动enable开通技术的,这也太会玩了吧,反正我是没有用过,反倒是有些codec有寄存器配置支持爬坡使能,让它在一定时间内跳变到1/2VDD,而不是很陡的一个上升沿,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这个POP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