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日常||课程想法&科研科普好文分享

日常||课程想法&科研科普好文分享

作者头像
小汪Waud
发布2023-02-03 14:55:04
2240
发布2023-02-03 14:55:0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小汪Waud小汪Waud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想法

这学期开了一门课叫分子植物病理学,是我院谢甲涛教授和津田贤一教授共同讲授的课程,由于每节课都要涉及到大量的文献、研究,可能会由于背景缺失不总能跟得上,但是思维发散、头脑风暴的过程,真的很有意思(除了阅读文献)

该课程每节课的内容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根据知识点讲前沿以及上周作业(文献阅读)讨论。

昨天的课程中,我们讨论了姜道宏老师关于核盘菌的一个研究,即我上周末分享的这篇文献:小Tips||手把手教你读文献(实例)

在讨论过程中,我有两个想法,由于以后大概率不会做病理,因此我想记录下来,证明我曾来(想)过~

1.有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序列与云南菊头蝠的比对一致性高达99%以上,因此很有可能是源头,而穿山甲作为中间宿主,与蝙蝠都不受到危害,但是最后传播到人的身上,发生大爆发。由此类比核盘菌(新冠病毒)在油菜(人类)上发生大爆发,而在小麦(穿山甲/中间宿主)上作为共生菌不发生危害,是否可以根据类似的原理进行追踪溯源,进而从源头进行控制?

2.最近有大量关于不同物种间基因传递的报道,例如真菌病原物与植物间的基因传递,在抗病方法的寻找上提供一种新思路。科学家在古细菌中发现了某种保护机制用来切除外来基因并发明了CRISPR技术,我相信植物中也存在这样的机制,那么植物是如何识别内生菌从而不切掉来自内生菌的传递基因呢?这样精准的识别方式是否比CRISPR更加实用?

和谢老师交流后,他表示从没有人想过这些,但这些想法很有意思,就是实践起来不容易(谁会没事想这些)

不过

哪有科研是容易的?

很多实验室多年来,凭借着一个成果摸索出来的体系和方法,不断的换材料,水文章,这真的算不上科研,既没有科研价值,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也许有人说,我不发(文章)别人就发了,总有一天会用上的。但我觉得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错了,我们不应该先按套路把文章写出来再思考它能解决什么问题,而是应该从问题出发去寻求解决方法。


科普好文分享

最近看了不少有关科研的科普小文章,觉得挺不错,分享给大家。

1.【生物学常识】如何读懂质粒

关于质粒,生物学研究生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2.【生信入门】Conda新安装软件运行报错该怎么办?

conda新安装的软件运行报错,怎么办?

3.【期刊】Nature期刊介绍

Nature 期刊介绍

4.【操作】Protocol全集

【汇总】BioLABs文章资源Protocol合集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3-3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小汪Waud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