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MySQL实战之事务隔离:为什么你改了我还看不见

MySQL实战之事务隔离:为什么你改了我还看不见

原创
作者头像
特特
发布2023-02-22 23:41:42
4210
发布2023-02-22 23:41:42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特特的专栏特特的专栏

1.前言

在我们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和事务打交道,而讲解事务最经典的案例就是转账,例如:你要给朋友小刘转账100元,而且你只有100元。

转账要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比如查询余额,发起转账,扣除余额,这些操作都必须保持是原子的,要不然可能还没有在扣除余额的时候,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在给其他人转账,这样输入和输出的金额就对不上了,银行就会混乱了,这时候就可以利用事务来解决该问题。

简单的说,事务就是保证一组数据库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在MySQL中,事务是由存储引擎实现的,InnoDB就支持事务,MyISAM不支持事务,这也是InnoDB代替MyISAM的一个重要原因

2.隔离性和隔离级别

大家提及事务,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ACID(Atomicity、Consistency、Isolation、Durability),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原子性(Atomicity):一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一致性(Consistency):对一组操作前后,数据会保持一致,比如小红给小刘转账一百元,转账前小红有100元,转账后小刘收到100元,100元不会发生改变,只是看在谁的口袋里

隔离性(Isolation):多个事务之间的互相干扰

持久性(Durability):一个事务一旦提交成功,数据库就可以持久化到磁盘,后面的其他操作都不会产生影响

今天就着重介绍一下隔离性,事务隔离性存在的三个问题

脏读:一个事务读取到了另一个未提交事务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一个事务读取到了另一个已提交事务的数据

幻读:一个事务读取了另一个已提交事务的插入数据

事务的隔离级别分为四种,分别是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一个事务还没有提交,它做的变更就可以被别的事务看到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一个事务提交后,它做的变更才可以被其他事务看到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一个事务执行过程中看到的数据,总是跟这个事务启动时看到的数据是一致的。

串行化(serializable):对于同一行记录,“写”会加“写锁”,“读”会加”读锁“。当出现读写锁冲突的时候,后访问的事务必须等前一个事务执行完成,才能执行。

效率对比: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串行化;事务隔离级别越高,效率就越低,MySQL默认的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oracle默认的隔离级别是读已提交。

接下来通过一个例子讲解一下几种隔离级别,假设数据表T中只有一列,其中一行的值为1,下面按照时间顺序执行两个事务的行为

代码语言:sql
复制
create table T(c int)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c) values(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读未提交:V1、V2和V3都是2,因为事务A可以读取到事务B还没有提交的数据,所以V1=2

读已提交:V1是1,V2和V3是2,因为事务A可以读取到事务B已提交的数据,所以V1=1,V2=2

可重复读:V1和V2是1,V3是2,因为事务A执行前后读取的数据必须是一直的

串行化:V1和V2是1,V3是2,事务B会被事务A卡主,知道事务A执行完成,才会执行事务B

我们可以通过一下命令查看当前数据库的隔离级别

代码语言:sql
复制
show variables like 'transaction_isolation'
	Variable_name 	  |      Value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AD-COMMITTED

具体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设置成什么样的隔离级别呢,我只能说,要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来定,大部分情况下用数据库自带的隔离级别就够用了

3.事务隔离的实现

了解了事务的隔离级别,我们再来看看事务隔离具体是如何实现的,这里我们主要围绕可重复读讲解。

在MySQL中,实际上每条记录在更新的时候都会同时记录一条回滚操作。记录上的最新值,通过回滚操作,都可以得到前一个状态的值。

假设一个值从1被按照顺序改成了2,3,4,在回滚日志里面就会有类似下面的记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前值是4,但是在查询这条记录的时候,不同时刻启动的事务会有不同的read-view。如图中看到的,在事务A、B、C里面,这一个记录值分别是1、2、4,同一条记录在系统中可以存在多个版本,就是数据库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对于read-viewA,要得到1,就必须将当前值依次执行图中所有的回滚操作。

同时你会发现,即使现在有另外一个事务正在将4改成5,这个事务跟read-viewA、B、C对应的事务是不会冲突的。

你一定会问,回滚日志总不能一直保留吧,什么时候删除呢?答案是,在不需要的时候才删除。也就是说,系统会判断,当没有事务再需要用到这些回滚日志时,回滚日志才会删除。

什么时候才不需要呢?就是当系统没有比这个回滚日志更早的read-view的时候。

基于上面的说明,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建议你尽量不要使用长事务。

长事务意味着系统里面会存在很老的事务视图。由于这些事务随时可能访问数据库里面的任何数据,所以这个事务提交之前,数据库里面它可能用到的回滚记录都必须要保留,这就会导致大量占用存储空间。

除了对回滚段的影响,长事务还占用锁资源,也可能拖垮整个库,这个我们会在后面讲锁的时候展开。

4.事务的启动方式

MySQL的事务启动方式有以下几种:

  1. 显示启动事务语句,begin或者start transaction。配套的提交语句是commit,回滚语句是rollback。
  2. set autocommit = 0,这个命令会将这个线程的自动提交关闭。意味着如果你只执行一个select语句,这个事务就启动了,但是不会自动提交。这个事务持续存在直到你主动执行commit或者rollback语句,或者断开连接

因此,我建议要使用set autocommit=1,通过显示语句的方式启动事务。

你可以在information_schema库的innodb_trx这个表中查询长事务,比如下面这个语句,用于查找持续时间超过60s的事务

代码语言:sql
复制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rx where TIME_TO_SEC(timediff(now(),trx_started))>60

5.小结

这篇文章里面,我介绍了 MySQL 的事务隔离级别的现象和实现,根据实现原理分析了长事务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用正确的方式避免长事务。希望我举的例子能够帮助你理解事务,并更好地使用 MySQL 的事务特性。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1.前言
  • 2.隔离性和隔离级别
  • 3.事务隔离的实现
  • 4.事务的启动方式
  • 5.小结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云数据库 SQL Server
腾讯云数据库 SQL Server (TencentDB for SQL Server)是业界最常用的商用数据库之一,对基于 Windows 架构的应用程序具有完美的支持。TencentDB for SQL Server 拥有微软正版授权,可持续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功能,避免未授权使用软件的风险。具有即开即用、稳定可靠、安全运行、弹性扩缩等特点。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