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当页面仔有了AI

当页面仔有了AI

原创
作者头像
黄希彤
修改2023-03-27 02:20:12
3310
修改2023-03-27 02:20:12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黄希彤的专栏黄希彤的专栏

由于前阵子GPT依据手稿生成页面的惊人表现,前端交际花裕波同学突然来约聊AI对于前端的影响。最近众所周知的原因不想抛头露面所以没答应,但还是被他勾起了一点点思考冲动,闲着也是闲着,就在AI的帮助下试试来做一点点探讨吧。

讲个很老的故事。很多前端新人对于当年昙花一现的xhtml标准已经很陌生了。在当年,大家曾经对它抱有非常大的期望

phind.com关于xhtml优点的介绍
phind.com关于xhtml优点的介绍

关于xhtml为什么失败,phind.com也有自己的一番判断:

phind.com关于xhtml的介绍
phind.com关于xhtml的介绍

关于“先有标准再来实现是行不通的”这件事,ES6和TypeScript或许会表示不服(因此phind.com很机灵的说了“有时候”),这也给了我们一点提示,也许xhtml的失败并不是由于标准先行,而是因为在当时,没有类似babel这样方便的自动化工具让我们在html、xml和xhtml之间自由来回穿梭,否则一次编辑全量页面同时生成多个标准的版本一起发布,更高效的标准说不定其实有机会发展的更好甚至成为主流?假如有当年更高效的工具,也许我们就可以这样做:

这样说起来,如果早点有了GPT,原本xhtml说不定是可以不用死的。

那在2023年再翻起这个历史公案,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我想起了前端er现在已经几乎淡忘了的一个乌托邦:web3.0——不是你们现在每天在讨论的web3。

现在大家理解的的web3大概是这样的

phind.com关于web3是什么的回答
phind.com关于web3是什么的回答

而作为web3.0原教旨主义者,我想再次指出其实web3.0的概念早在大约2006年(那年我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web2.0)就由全世界的前端祖师爷TimBernes-Lee提出了(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回顾的一些相关的历史)。他也是地球上最有资格定义这个概念的人,我觉得应该没有之一,毕竟web就是人家发明的

在当年,web3.0是一个语义化、智能化的web的乌托邦,而它背后是一系列现在下场并不比xhtml更辉煌的相关技术标准:

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资源描述框架

SPARQL(Query Language for RDF), 资源描述框架的查询语言

OWL(Ontology Web Language 本体网络语言

……

这些技术比xhtml更麻烦、更繁琐,但是正确的使用他们可以把web上的信息更好的相互关联起来,形成一个web天网,并进行高效可靠的推理——和GPT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在需要的时候,这个智能的网络是人类可理解的

然而AI刚刚告诉我们了,如果没有强悍的自动化手段,“先有标准再来实现是行不通的”,这也是这么性感的技术这么多年一直不死不活的原因。而现在我们有了GPT,这些超级麻烦的工作也许就有了一个简单的解法:

当然这只是一个没有多少实用性的demo,因为它只是基于HTML语义而不是基于内容信息进行信息的重新组织,不过众所周知GPT非常擅长分析内容信息。因此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种激动人心的可能性:也许GPT可以给我们一个重拾web3.0梦想的机会?

这两天听大家都在说plugin解除了GPT的封印?
这两天听大家都在说plugin解除了GPT的封印?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由于前阵子GPT依据手稿生成页面的惊人表现,前端交际花裕波同学突然来约聊AI对于前端的影响。最近众所周知的原因不想抛头露面所以没答应,但还是被他勾起了一点点思考冲动,闲着也是闲着,就在AI的帮助下试试来做一点点探讨吧。
  • 讲个很老的故事。很多前端新人对于当年昙花一现的xhtml标准已经很陌生了。在当年,大家曾经对它抱有非常大的期望
  • 关于xhtml为什么失败,phind.com也有自己的一番判断:
  • 关于“先有标准再来实现是行不通的”这件事,ES6和TypeScript或许会表示不服(因此phind.com很机灵的说了“有时候”),这也给了我们一点提示,也许xhtml的失败并不是由于标准先行,而是因为在当时,没有类似babel这样方便的自动化工具让我们在html、xml和xhtml之间自由来回穿梭,否则一次编辑全量页面同时生成多个标准的版本一起发布,更高效的标准说不定其实有机会发展的更好甚至成为主流?假如有当年更高效的工具,也许我们就可以这样做:
  • 这样说起来,如果早点有了GPT,原本xhtml说不定是可以不用死的。
  • 那在2023年再翻起这个历史公案,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我想起了前端er现在已经几乎淡忘了的一个乌托邦:web3.0——不是你们现在每天在讨论的web3。
  • 现在大家理解的的web3大概是这样的
  • 而作为web3.0原教旨主义者,我想再次指出其实web3.0的概念早在大约2006年(那年我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web2.0)就由全世界的前端祖师爷TimBernes-Lee提出了(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回顾的一些相关的历史)。他也是地球上最有资格定义这个概念的人,我觉得应该没有之一,毕竟web就是人家发明的。
  • 在当年,web3.0是一个语义化、智能化的web的乌托邦,而它背后是一系列现在下场并不比xhtml更辉煌的相关技术标准:
  • 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资源描述框架
  • SPARQL(Query Language for RDF), 资源描述框架的查询语言
  • OWL(Ontology Web Language 本体网络语言
  • ……
  • 这些技术比xhtml更麻烦、更繁琐,但是正确的使用他们可以把web上的信息更好的相互关联起来,形成一个web天网,并进行高效可靠的推理——和GPT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在需要的时候,这个智能的网络是人类可理解的。
  • 然而AI刚刚告诉我们了,如果没有强悍的自动化手段,“先有标准再来实现是行不通的”,这也是这么性感的技术这么多年一直不死不活的原因。而现在我们有了GPT,这些超级麻烦的工作也许就有了一个简单的解法:
  • 当然这只是一个没有多少实用性的demo,因为它只是基于HTML语义而不是基于内容信息进行信息的重新组织,不过众所周知GPT非常擅长分析内容信息。因此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种激动人心的可能性:也许GPT可以给我们一个重拾web3.0梦想的机会?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