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千人级团队管理者告诉你技术管理者是否要写代码丨专访TVP沈淦

千人级团队管理者告诉你技术管理者是否要写代码丨专访TVP沈淦

作者头像
TVP官方团队
发布2023-03-30 19:10:21
3360
发布2023-03-30 19:10:21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腾讯云TVP腾讯云TVP

精彩采访回顾

嘉宾简介

沈淦(gàn),花名“怀民”,有赞技术副总裁,腾讯云最具价值专家(TVP)。二十年工作一直专注技术领域,从事中大型系统的咨询、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十余年的技术管理工作,在规划技术发展路线、推进技术革新、建设技术团队、推行研发团队文化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管理风格开放、公正、平等、激励,带领的团队有很强的执行力和使命感;热爱技术工作,善于使用技术手段解决各类问题,对大型系统的监控、运维、优化、 持续改进有丰富的经验,学习和掌握新兴技术的能力强;热爱编程,坚持编写代码,坚持深入开发第一线。

前言

为了能给行业带来更多商业或技术上的思考,给广大开发者带来更多关于未来趋势的认知,腾讯云TVP组织为此开启了一系列对TVP专家的专访活动,在这一系列的采访中,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些你可能从未听过的独到见解和真诚建议。

本文主人公沈淦,不仅是TVP成员,同时也是一位在互联网行业深耕20余年的资深技术大咖,在技术团队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独到的见解。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给技术管理带来了哪些变化?不同规模的技术团队管理又有何区别?优秀的技术管理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技术管理者是否应该坚持写代码?本文将为你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70后码农的代码往事

作为一名70后的码农,沈淦老师写程序已有20多年历史。大学毕业以后的他一直在上海工作,期间也曾在支付宝供职,后来还有过一次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技术创业。2016年他来到杭州,加入大搜车,将团队发展到千人级规模。2019年年底,沈淦老师加入有赞,目前主要负责技术管理和大方向规划等工作。

20多年职场生涯,沈淦老师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大厂经历、创业经历、从0到1组建技术团队发展至千人规模、大型互联网公司技术团队研发管理经验……在如此丰富多彩的技术管理生涯中,哪些经历令他印象深刻?沈淦老师挑出了三个故事。

故事一:2006年股市火爆,连带着基金销售也特别火。有一次全国五大行的基金销售系统中,其他行的都宕机了,就我们团队维护的一个没有。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当时采用了事务内存的技术,在关键节点上处理分布式事务。在今天看来应用普遍的这个技术似乎门槛并不高,但在那个年代能在银行的核心系统里采用前沿技术还是需要比较强的技术自信心。

故事二:支付宝时期,余额宝刚上线,交易规模涨得特别快,对系统的压力相当大。当时因为系统刚创建,很多代码还没仔细打磨,团队就一边调优一边处理线上问题。因为余额宝的体量庞大,每次调优取得的一点点进展都会在海量规模下放大,成就感十足。

故事三:来杭州之后在大搜车的一段经历感受颇深。刚到大搜车的时候,团队规模只有120人左右,基本上还属于小而美的风格。随着业务飞速发展,团队规模从100人到300人、600人直到突破千人级别。短短两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团队变成大团队,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招聘,制定人才成长体系,同时调整分工、工作方式和团队结构。各种酸甜苦辣,真是只有经历过才能感受到。

三个故事,侧写出了沈老师对抓重点、破难点的过程印象最深,也最有成就感。作为一名已经具备二十多年职业经历的技术大咖,他对未来要做的事情又有什么规划呢?

我曾经假设,如果5到10年后现在的工作告一段落,我是挺想做一个布道者。但是具体去布道什么还在琢磨,没有想清楚。也许和技术相关,也许和技术无关,做这种去传播、把一些东西带给更多人的角色,可能是我后面最想做的事情。

数字化转型之于技术管理

作为一名对技术充满着热情的优秀技术管理者,沈老师见证了不同时期的技术管理变迁,同时也始终关注着当前的技术热点,并不断进行着技术管理的创新。因此,不论是对于当前火热的数字化转型还是在此情况下的技术管理创新,他都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

在沈老师看来,无论今年有没有疫情,数字化转型必然都会大规模发生。原因就是消费测的红利还有空间,但是增速已经明显变缓,未来大部分增长的红利将来自于供应链和制造侧。目前,供应链和制造侧和早期的消费侧状况相似,很多基本的效率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从今往后的时间段重点都是在解决这块的效率问题。第一步就和我们早期消费互联网一样,先建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就是在企业侧做信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工作。

无论是在疫情之前,还是当下,有一件事是非常确定的,那就是我们目前处在一个VUCA的时代,不确定、易变、复杂和模糊,是这个时代的特征(疫情本身就是一个例子)。数字化转型和新基建,沈老师的理解是社会和企业对抗这种不确定性的武器。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技术管理有几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 绩效层管理方面,从特别强调结果导向,转向为更强调赋能的管理;
  • 无论是团队管理还是团队日常工作,为了适应不确定性,敏捷能力也越来越重要;
  • 类似有赞这样电商SaaS公司,生态型组织也许是未来所有团队都必须具备的特征。这要求我们无论从技术架构体系还是团队组织结构上,都需要做相应调整以适配。

作为知名电商SaaS公司有赞的技术领导者,沈老师同时也向大家介绍了有赞目前的技术管理特点及未来方向:

有赞的管理风格其实是比较人性化的,我们对技术同学的画像比较清晰,大家都比较崇尚专业、自驱力、目标导向的风格。有赞是一个SaaS公司,所以团队的同学对稳定性、效率和成本非常看重。整个团队的文化、组织架构和工作模式其实都有比较强的有赞的风格,很难用一个外界比较流行的词汇来概括有赞是什么模式。我觉得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团队可能都是这样,它是从自己团队逐渐长出来的一种风格,一种文化,很难和其他的去比较、照搬。有赞现在的这种技术风格实际上是目标驱动意识比较强的,对业务的直接帮助非常明显,不少技术同学的OKR主动和业务侧的同学绑在一起,这样大家就有责任一起背,有激励一起拿,效果挺好的。

今年上半年开始,我们管理团队也逐渐发现这种特别强调结果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开始在团队里更多地引导强调创新的意识。通过技术、产品、模式的创新,在达成业务目标的同时,能够让产品、服务和团队保持持续的成长和领先。

团队规模发展下的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模式的变迁或者创新始终都离不开团队规模的发展变化。而在沈老师20多年的技术管理生涯中,经历了上至千人级团队下至初始创业公司的多种规模的团队管理,所以他对此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与思考:

我的团队管理经验来自两方面,一个是自己带团队的经历,另一个也和其他团队有比较多的交流。我的一个体会就是不同阶段的团队目标其实是不一样的,它采取的技术管理动作也不应该相同。特别是小团队,我看到有些小团队特别推崇用一些比较高大上的方式,像敏捷或者更激进的DevOps全栈的做法。我觉得小团队没必要太注重这些形式。小团队应该是怎样快速满足业务就怎么去做,把业务跑通当成一个最主要的目的。等公司真的开始盈利,过了破局点的时候,可以在打法上、在团队建设上形成自己的套路,搭建一个和现在业务目标相匹配的一个技术团队。

团队小的时候大家重心都是在把事情做成上,团队大了以后技术leader更多的重心应该放在偏软性的东西上。因为我把自己当个码农,技术管理上也比较喜欢找出偏软性东西的共性,用一个比较形式化的方式来表达。

我现在的管理风格其实就是偏赋能型的方式,赋能型技术管理一方面要达成业务,另外一方面要打造卓越团队。卓越团队等于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加上一个优秀的核心团队,再乘以一个高效的关键能力。沿着这个思路去打造团队,这几年下来自己感觉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代码还写不写:何为优秀技术管理者?

技术人走到最后是否都能成为技术管理者?想要成为优秀的技术管理者又需要具备哪些特质?成为技术管理者以后是否还应该继续写代码?这些问题都是目前行业内备受关注、引发热议的问题。沈老师对于这些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技术人,沈老师作为一位先行者,也给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

年轻的同学我觉得比较好操作,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你就找你热爱的、擅长的东西去做,现在这个时代,技术变现的空间特别大。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搞技术的同学实际上是特别幸运的。

到了35岁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有挑战的问题了,一个是你喜欢不喜欢,不喜欢赶紧转;另外一个就是你擅长不擅长,不擅长的一定要跨界。我自己是觉得在这个阶段需要不断突破,很多时候你不一定能从技术侧突破,那么如果到一定程度遇到瓶颈,就要主动跨界。跨界以后,具备了跨界的思维方式反而会帮助你在真正的职业主干道上有新的突破。

而对于那些最终想成为技术管理者的技术人们,沈老师则认为:

如果想成为技术管理者,我的建议首先是硬核的技术能力要过硬。这包括技术功底、技术视野和技术管理能力。除此之外,你需要了解商业,了解管理是什么,这个要专门去补。我自己的体会是真的去专门学了管理、商业的东西,回过头来再看会对技术管理者该做什么有更好的理解。

最后,对于大家都比较关心的技术管理者是否应该继续写代码这个问题,沈老师也是从自身的感受出发,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个问题很常见,其他人我不知道,反正我自己是一直写代码的,现在还在写。大概一两年前我还敢往生产环境上提交一些代码,但是最近不敢了,因为没时间去维护。现在我基本上写的代码是给团队演示一些demo,或者纯粹自娱自乐的方式写的。

我自己觉得搞技术的同学无论你是什么风格,偏极客的、架构式风格或者偏管理风格的,归根到底最后产出的最有价值、最具有生产力的东西其实就是代码。不会写代码或者压根不碰代码,很难去了解现在的技术走向和趋势是什么,那就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技术管理者。

再从一个人的特质上来看,一个优秀的技术管理者他为什么是技术管理者?最主要的特征还是对技术本身的热爱,写代码就是最直观的体现你热爱的方式。

寄语TVP,寻找同行者

作为TVP的一员,沈老师不仅在自己的技术管理生涯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他也是一位热爱分享,积极传播的优秀技术领路人。这一点与TVP构建技术生态,用科技影响世界的理念相一致。因此,沈老师对TVP也有些自己想说的话:

这几年我自己参加的技术社区还挺多的,我自己也特别觉得幸运,能够加入腾讯云的TVP。因为像TVP里面这么多大牛,而且尽聊些硬核东西的社区真的不多,所以我也特别期待后续TVP能够组织更多干货、硬货的分享。我自己对前沿技术、工程实践、技术管理等等方面的内容都特别期待。

怀着“用科技影响世界”的坚定信念,腾讯云TVP始终坚守在建设技术生态的第一线,通过持续地技术分享与输出,连接每一位TVP大咖和千万开发者,碰撞出更加灿烂的技术火花。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寻找着这条路上的同行者,期待在这技术最好的时代找到志同道合的你!

腾讯云TVP

腾讯云最具价值专家,简称TVP(Tencent Cloud Valuable Professional),是腾讯云颁发给技术专家的一项荣誉认证,以此感谢他们为推动云计算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这些技术专家来自于各个技术领域和行业,他们热衷实践、乐于分享,为技术社区的建设和推动云计算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8-1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腾讯云TVP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