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路径指引 | 定位 | 适宜人群 |
|---|---|---|
体系化学习丨100天精通Python专栏 | 快速入门 | 没有语言基础,精华学习,快速掌握 |
黑科技实战丨100天精通Python专栏 | 玩转技术 | 有一定的基础,学以致用 |
CSDN x 信息技术智库社区 | 交流互助 | 一个人还是有疑问?那么一群人就没有什么能阻挡 |

数据类型是 python 体系中:基础中的基础,关键中的关键。
数据类型解决了"存"的问题:它决定了使用这个类型需要开辟空间的大小,用什么样的体位优雅的在内存中进行存储;
数据类型解决了"取"的问题:它改变了看待内存空间的视角,以及在不同的代码程序中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不仅程序效率高,开发过程也会事半功倍。
接下来,西红柿将详解 python 数据类型, 我会跳过一些不常用又很难的内容,而重点给大家呈现实用到爆炸的骚操作!!
Python变量和数据类型是编程语言中的基本概念。变量是一个可以存储数据的容器,而数据类型是指数据的类型和格式。
Python中的变量可以通过赋值操作来创建和修改。例如,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创建一个整数变量:
x = 10这将创建一个名为x的变量,并将其值设置为10。
Python中的常见数据类型包括:
Python还有其他数据类型,例如列表、元组、字典等等。这些数据类型可以用于存储更复杂的数据结构。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type()函数来确定变量的数据类型。例如,以下代码将输出变量x的数据类型:
x = 10
print(type(x)) # 输出 <class 'int'>Python中的数据类型可以转换为其他类型。例如,可以使用int()函数将一个字符串转换为一个整数:
x = "10"
y = int(x) # 将字符串"10"转换为整数10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字符串无法转换为整数,例如包含非数字字符,则会引发ValueError异常。
Python3 中有六个标准的数据类型:
Python3 的六个标准数据类型中:
Python3 支持 int、float、bool、complex(复数)。
type() 方法可以判断数据的类型。
>>> love_tomato = 10000
>>> print(type(love_tomato))
<class 'int'>love_tomato = 10000.1111
print(type(love_tomato))
<class 'float'>love_tomato = True
print(type(love_tomato))
<class 'bool'>布尔类型就是:是否,或者说 0 和 1
注意:Python3 中,bool 是 int 的子类,True 和 False 可以和数字相加, True1、False0 会返回 True,但可以通过 is 来判断类型。
love_tomato = 4+3j
print(type(love_tomato))
<class 'complex'>复数由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构成,可以用 a + bj,或者 complex(a,b)表示, 复数的实部 a 和虚部 b 都是浮点型
>>> 5 + 4 # 加法
9
>>> 4.3 - 2 # 减法
2.3
>>> 3 * 7 # 乘法
21
>>> 2 / 4 # 除法,得到一个浮点数
0.5
>>> 2 // 4 # 除法,得到一个整数
0
>>> 17 % 3 # 取余
2
>>> 2 ** 5 # 乘方
32Python 中的字符串用单引号 ’ 或双引号 " 括起来。
先打个样:
#!/usr/bin/python3
str = 'love tomato'
str2 = '我爱你,西红柿' # 中文字符串#!/usr/bin/python3
str = 'tomato'
print (str) # 输出字符串
print (str[0:-1]) # 输出第一个到倒数第二个的所有字符
print (str[0]) # 输出字符串第一个字符
print (str[2:5]) # 输出从第三个开始到第五个的字符
print (str[2:]) # 输出从第三个开始的后的所有字符
print (str * 2) # 输出字符串两次,也可以写成 print (2 * str)
print (str + "i love u") # 连接字符串输出结果:
tomato
tomat
t
mat
mato
tomatotomato
tomato, i Tm love u注意:
字典是一种映射类型,字典用 { } 标识,它是一个无序的 键(key) : 值(value) 的集合。
不同于其他数据类型,字典当中的元素是通过键 Key 来存取的,而不是通过偏移存取。
#!/usr/bin/python3
dict = {}
dict['one'] = "西红柿牛逼"
dict[2] = "我爱你西红柿!"
print (dict['one']) # 输出键为 'one' 的值
print (dict[2]) # 输出键为 2 的值
print (dict) # 输出完整的字典
print (dict.keys()) # 输出所有键
print (dict.values()) # 输出所有值
------------------------------------------
输出结果:
西红柿牛逼
我爱你西红柿!
{'one': '西红柿牛逼', 2: '我爱你西红柿!'}
dict_keys(['one', 2])
dict_values(['西红柿牛逼', '我爱你西红柿!'])集合(set)是由一个或多个元素组成,是无序的,你看到的只是展示顺序,实际存储是无序的。 所以不能通过脚标位取值。
使用大括号 { } 或者 set() 函数创建集合
注意:创建一个空集合必须用 set()
#!/usr/bin/python3
sites = {'tomato', 'tomato2', 'smart', 'like', 'love', 'ture', '哈哈哈'}
print(sites) # 输出集合,重复的元素被自动去掉
# 成员测试
if 'tomato' in sites :
print('tomato 在集合中')
else :
print('tomato 不在集合中')
---------------------------------------------------------------
{'love', '哈哈哈', 'ture', 'tomato2', 'like', 'smart', 'tomato'}
tomato 在集合中#!/usr/bin/python3
a = {'tomato', 'smart', 'like', 'love', 'ture', '哈哈哈'}
b = {'tomato', 'love_u', 'ture_2'}
print(a)
print(a - b) # a 和 b 的差集
print(a | b) # a 和 b 的并集
print(a & b) # a 和 b 的交集
print(a ^ b) # a 和 b 中不同时存在的元素
------------------------------------------------
{'tomato', 'love', 'ture', 'smart', '哈哈哈', 'like'}
{'love', 'ture', '哈哈哈', 'smart', 'like'}
{'ture_2', 'tomato', 'love', 'ture', 'smart', '哈哈哈', 'love_u', 'like'}
{'tomato'}
{'ture_2', 'love', 'ture', 'smart', '哈哈哈', 'love_u', 'like'}List(列表) 是 Python 中使用最频繁的数据类型,西红柿几乎每天都拿来用。
列表是写在方括号 [] 之间、用逗号分隔开的元素列表。
和字符串一样,列表同样可以被索引和截取,列表被截取后返回一个包含所需元素的新列表。
#!/usr/bin/python3
list = [ 'tomato', 123 , 2.34, 'weixin:notomoto', 10.2 ]
tinylist = [123, 'love']
print (list) # 输出完整列表
print (list[0]) # 输出列表第一个元素
print (list[1:3]) # 从第二个开始输出到第三个元素
print (list[2:]) # 输出从第三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元素
print (tinylist * 2) # 输出两次列表
print (list + tinylist) # 连接列表
------------------------ 输出结果 ------------------------
['tomato', 123, 2.34, 'weiin:noootomoto', 10.2]
tomato
[123, 2.34]
[2.34, 'weiin:noootomoto', 10.2]
[123, 'love', 123, 'love']
['tomato', 123, 2.34, 'weiin:noootomoto', 10.2, 123, 'love']注意:
List 内置了有很多方法,例如 append()、clear() 等。
>>> list = [ 'tomato']
>>> list.append('love')
>>> print(list)
['tomato', 'love']>>> list.clear()
>>> print(list)
[]元组(tuple)与列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元组写在小括号 () 里,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usr/bin/python3
tuple = ( 'tomato', 123 , '微信:noootomoto' )
print (tuple) # 输出完整元组
print (tuple[0]) # 输出元组的第一个元素
print (tuple[1:3]) # 输出从第二个元素开始到第三个元素
print (tuple[2:]) # 输出从第三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元素
---------------------- 输出结果 ----------------------
('tomato', 123, 'V信:noootomoto')
tomato
(123, 'V信:noootomoto')
('V信:notomnoootomotooto',)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