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Java设计原则—里氏替换原则(转)

Java设计原则—里氏替换原则(转)

作者头像
翎野君
发布2023-05-12 15:52:58
3060
发布2023-05-12 15:52:5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翎野君翎野君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el)是解决继承带来的问题。

继承的优点:

  • 代码共享,减少创建类的工作量,每个子类都拥有父类的方法和属性;
  • 提高代码的重用性;
  • 子类可以形似父类,但又异于父类;
  • 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
  • 提高产品或项目的开放性。

继承的缺点:

  • 继承是侵入性的,只要继承就必须拥有父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
  • 降低代码的灵活性,子类必须拥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让子类增加了约束;
  • 增强了耦合性,当父类的常量、变量和方法被修改时,必须考虑子类的修改。

定义:

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通俗点讲,只要父类能出现的地方子类就可以出现,而且替换为子类也不会产生任何错误或异常,使用者可能根本就不需要知道是父类还是子类。但是,反过来就不行了,有子类出现的地方,父类未必就能适应。

含义:

  • 子类必须完全实现父类的方法

在类中调用其他类时务必要使用父类或接口,如果不能使用父类或接口,则说明类的设计已经违背了里氏替换原则。

如果子类不能完整地实现父类的方法,或者父类的某些方法在子类中发生了“畸变”,则建议断开父子继承关系,采用依赖、聚集、组合等关系代替继承。

  • 子类可以有自己的个性
  • 覆盖或实现父类的方法时输入参数可以被放大

如果子类的前置条件较小,子类在没有覆写父类的方法的前提下,子类方法被执行了,这会引起业务逻辑混乱,因为在实际应用中父类一般都是抽象类,子类是实现类,你传递一个这样的实现类就会“歪曲”了父类的意图,引起一堆意想不到的业务逻辑混乱。

  • 覆盖或实现父类的方法时输出结果可以被缩小

目的:

采用里氏替换原则的目的就是增强程序的健壮性,版本升级是也可以保持非常好的兼容性。即使增加子类,原有的子类还可以继续运行。在实际项目中,每个子类对应不同的业务含义,使用父类作为参数,传递不同的子类完成不同的业务逻辑。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7-07-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