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美团前端vue面试题_2023-05-19

美团前端vue面试题_2023-05-19

原创
作者头像
用户10358241
发布2023-05-19 16:08:23
9010
发布2023-05-19 16:08:2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前端面试题3前端面试题3

Composition API 与 Options API 有什么不同

分析

Vue3最重要更新之一就是Composition API,它具有一些列优点,其中不少是针对Options API暴露的一些问题量身打造。是Vue3推荐的写法,因此掌握好Composition API应用对掌握好Vue3至关重要

What is Composition API?(opens new window)

  • Composition API出现就是为了解决Options API导致相同功能代码分散的现象

体验

Composition API能更好的组织代码,下面用composition api可以提取为useCount(),用于组合、复用

compositon api提供了以下几个函数:

  • setup
  • ref
  • reactive
  • watchEffect
  • watch
  • computed
  • toRefs
  • 生命周期的hooks

回答范例

  1. Composition API是一组API,包括:Reactivity API生命周期钩子依赖注入,使用户可以通过导入函数方式编写vue组件。而Options API则通过声明组件选项的对象形式编写组件
  2. Composition API最主要作用是能够简洁、高效复用逻辑。解决了过去Options APImixins的各种缺点;另外Composition API具有更加敏捷的代码组织能力,很多用户喜欢Options API,认为所有东西都有固定位置的选项放置代码,但是单个组件增长过大之后这反而成为限制,一个逻辑关注点分散在组件各处,形成代码碎片,维护时需要反复横跳,Composition API则可以将它们有效组织在一起。最后Composition API拥有更好的类型推断,对ts支持更友好,Options API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类型推断因素,虽然官方为此做了很多复杂的类型体操,确保用户可以在使用Options API时获得类型推断,然而还是没办法用在mixinsprovide/inject
  3. Vue3首推Composition API,但是这会让我们在代码组织上多花点心思,因此在选择上,如果我们项目属于中低复杂度的场景,Options API仍是一个好选择。对于那些大型,高扩展,强维护的项目上,Composition API会获得更大收益

可能的追问

  1. Composition API能否和Options API一起使用?

可以在同一个组件中使用两个script标签,一个使用vue3,一个使用vue2写法,一起使用没有问题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 vue3 -->
<script setup>
  // vue3写法
</script>

<!-- 降级vue2 -->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methods: {}
  }
</script>

v-if和v-show区别

  • v-show隐藏则是为该元素添加css--display:nonedom元素依旧还在。v-if显示隐藏是将dom元素整个添加或删除
  • 编译过程:v-if切换有一个局部编译/卸载的过程,切换过程中合适地销毁和重建内部的事件监听和子组件;v-show只是简单的基于css切换
  • 编译条件:v-if是真正的条件渲染,它会确保在切换过程中条件块内的事件监听器和子组件适当地被销毁和重建。只有渲染条件为假时,并不做操作,直到为真才渲染
  • v-showfalse变为true的时候不会触发组件的生命周期
  • v-iffalse变为true的时候,触发组件的beforeCreatecreatebeforeMountmounted钩子,由true变为false的时候触发组件的beforeDestorydestoryed方法
  • 性能消耗:v-if有更高的切换消耗;v-show有更高的初始渲染消耗

v-show与v-if的使用场景

  • v-ifv-show 都能控制dom元素在页面的显示
  • v-if 相比 v-show 开销更大的(直接操作dom节点增加与删除)
  • 如果需要非常频繁地切换,则使用 v-show 较好
  • 如果在运行时条件很少改变,则使用 v-if 较好

v-show与v-if原理分析

  1. v-show原理

不管初始条件是什么,元素总是会被渲染

我们看一下在vue中是如何实现的

代码很好理解,有transition就执行transition,没有就直接设置display属性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https://github.com/vuejs/vue-next/blob/3cd30c5245da0733f9eb6f29d220f39c46518162/packages/runtime-dom/src/directives/vShow.ts
export const vShow: ObjectDirective<VShowElement> = {
  beforeMount(el, { value }, { transition }) {
    el._vod = el.style.display === 'none' ? '' : el.style.display
    if (transition && value) {
      transition.beforeEnter(el)
    } else {
      setDisplay(el, value)
    }
  },
  mounted(el, { value }, { transition }) {
    if (transition && value) {
      transition.enter(el)
    }
  },
  updated(el, { value, oldValue }, { transition }) {
    // ...
  },
  beforeUnmount(el, { value }) {
    setDisplay(el, value)
  }
}
  1. v-if原理

v-if在实现上比v-show要复杂的多,因为还有else else-if 等条件需要处理,这里我们也只摘抄源码中处理 v-if 的一小部分

返回一个node节点,render函数通过表达式的值来决定是否生成DOM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https://github.com/vuejs/vue-next/blob/cdc9f336fd/packages/compiler-core/src/transforms/vIf.ts
export const transformIf = createStructuralDirectiveTransform(
  /^(if|else|else-if)$/,
  (node, dir, context) => {
    return processIf(node, dir, context, (ifNode, branch, isRoot) => {
      // ...
      return () => {
        if (isRoot) {
          ifNode.codegenNode = createCodegenNodeForBranch(
            branch,
            key,
            context
          ) as IfConditionalExpression
        } else {
          // attach this branch's codegen node to the v-if root.
          const parentCondition = getParentCondition(ifNode.codegenNode!)
          parentCondition.alternate = createCodegenNodeForBranch(
            branch,
            key + ifNode.branches.length - 1,
            context
          )
        }
      }
    })
  }
)

v-if和v-for哪个优先级更高

  • 实践中不应该把v-forv-if放一起
  • vue2中,v-for的优先级是高于v-if,把它们放在一起,输出的渲染函数中可以看出会先执行循环再判断条件,哪怕我们只渲染列表中一小部分元素,也得在每次重渲染的时候遍历整个列表,这会比较浪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vue3中则完全相反,v-if的优先级高于v-for,所以v-if执行时,它调用的变量还不存在,就会导致异常
  • 通常有两种情况下导致我们这样做:
    • 为了过滤列表中的项目 (比如 v-for="user in users" v-if="user.isActive")。此时定义一个计算属性 (比如 activeUsers),让其返回过滤后的列表即可(比如users.filter(u=>u.isActive)
    • 为了避免渲染本应该被隐藏的列表 (比如 v-for="user in users" v-if="shouldShowUsers")。此时把 v-if 移动至容器元素上 (比如 ulol)或者外面包一层template即可
  • 文档中明确指出永远不要把 v-ifv-for 同时用在同一个元素上,显然这是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
  • 源码里面关于代码生成的部分,能够清晰的看到是先处理v-if还是v-for,顺序上vue2vue3正好相反,因此产生了一些症状的不同,但是不管怎样都是不能把它们写在一起的

vue2.x源码分析

在vue模板编译的时候,会将指令系统转化成可执行的render函数

编写一个p标签,同时使用v-ifv-for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div id="app">
  <p v-if="isShow" v-for="item in items">
    {{ item.title }}
  </p>
</div>

创建vue实例,存放isShowitems数据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onst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return {
      items: [
        { title: "foo" },
        { title: "baz" }]
    }
  },
  computed: {
    isShow() {
      return this.items && this.items.length > 0
    }
  }
})

模板指令的代码都会生成在render函数中,通过app.$options.render就能得到渲染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ƒ anonymous() {
  with (this) { return 
    _c('div', { attrs: { "id": "app" } }, 
    _l((items), function (item) 
    { return (isShow) ? _c('p', [_v("\n" + _s(item.title) + "\n")]) : _e() }), 0) }
}
  • _lvue的列表渲染函数,函数内部都会进行一次if判断
  • 初步得到结论:v-for优先级是比v-if高
  • 再将v-forv-if置于不同标签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div id="app">
  <template v-if="isShow">
    <p v-for="item in items">{{item.title}}</p>
  </template>
</div>

再输出下render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ƒ anonymous() {
  with(this){return 
    _c('div',{attrs:{"id":"app"}},
    [(isShow)?[_v("\n"),
    _l((items),function(item){return _c('p',[_v(_s(item.title))])})]:_e()],2)}
}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v-forv-if作用在不同标签时候,是先进行判断,再进行列表的渲染

我们再在查看下vue源码

源码位置:\vue-dev\src\compiler\codegen\index.js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xport function genElement (el: ASTElement, state: CodegenState): string {
  if (el.parent) {
    el.pre = el.pre || el.parent.pre
  }
  if (el.staticRoot && !el.staticProcessed) {
    return genStatic(el, state)
  } else if (el.once && !el.onceProcessed) {
    return genOnce(el, state)
  } else if (el.for && !el.forProcessed) {
    return genFor(el, state)
  } else if (el.if && !el.ifProcessed) {
    return genIf(el, state)
  } else if (el.tag === 'template' && !el.slotTarget && !state.pre) {
    return genChildren(el, state) || 'void 0'
  } else if (el.tag === 'slot') {
    return genSlot(el, state)
  } else {
    // component or element
    ...
}

在进行if判断的时候,v-for是比v-if先进行判断

最终结论:v-for优先级比v-if

watch 原理

watch 本质上是为每个监听属性 setter 创建了一个 watcher,当被监听的属性更新时,调用传入的回调函数。常见的配置选项有 deepimmediate,对应原理如下

  • deep:深度监听对象,为对象的每一个属性创建一个 watcher,从而确保对象的每一个属性更新时都会触发传入的回调函数。主要原因在于对象属于引用类型,单个属性的更新并不会触发对象 setter,因此引入 deep 能够很好地解决监听对象的问题。同时也会引入判断机制,确保在多个属性更新时回调函数仅触发一次,避免性能浪费。
  • immediate:在初始化时直接调用回调函数,可以通过在 created 阶段手动调用回调函数实现相同的效果

用过pinia吗?有什么优点?

1. pinia是什么?

Vue3中,可以使用传统的Vuex来实现状态管理,也可以使用最新的pinia来实现状态管理,我们来看看官网如何解释pinia的:PiniaVue 的存储库,它允许您跨组件/页面共享状态。 实际上,pinia就是Vuex的升级版,官网也说过,为了尊重原作者,所以取名pinia,而没有取名Vuex,所以大家可以直接将pinia比作为Vue3Vuex

2. 为什么要使用pinia?

  • Vue2Vue3都支持,这让我们同时使用Vue2Vue3的小伙伴都能很快上手。
  • pinia中只有stategetteraction,抛弃了Vuex中的MutationVuexmutation一直都不太受小伙伴们的待见,pinia直接抛弃它了,这无疑减少了我们工作量。
  • piniaaction支持同步和异步,Vuex不支持
  • 良好的Typescript支持,毕竟我们Vue3都推荐使用TS来编写,这个时候使用pinia就非常合适了
  • 无需再创建各个模块嵌套了,Vuex中如果数据过多,我们通常分模块来进行管理,稍显麻烦,而pinia中每个store都是独立的,互相不影响。
  • 体积非常小,只有1KB左右。
  • pinia支持插件来扩展自身功能。
  • 支持服务端渲染

3. pinna使用

pinna文档(opens new window)

  1. 准备工作

我们这里搭建一个最新的Vue3 + TS + Vite项目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npm create vite@latest my-vite-app --template vue-ts
  1. pinia基础使用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yarn add pinia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main.ts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 createPinia } from "pinia";
const pinia = createPinia();

const app = createApp(App);
app.use(pinia);
app.mount("#app");

2.1 创建store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sbinsrc/store/user.ts
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 第一个参数是应用程序中 store 的唯一 id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
  // 其它配置项
})

创建store很简单,调用pinia中的defineStore函数即可,该函数接收两个参数:

  • name:一个字符串,必传项,该store的唯一id
  • options:一个对象,store的配置项,比如配置store内的数据,修改数据的方法等等。

我们可以定义任意数量的store,因为我们其实一个store就是一个函数,这也是pinia的好处之一,让我们的代码扁平化了,这和Vue3的实现思想是一样的

2.2 使用store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 src/App.vue -->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useUsersStore } from "../src/store/user";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ole.log(store);
</script>

2.3 添加state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
  state: () => {
    return {
      name: "test",
      age: 20,
      sex: "男",
    };
  },
});

2.4 读取state数据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template>
  <img alt="Vue logo" src="./assets/logo.png" />
  <p>姓名:{{ name }}</p>
  <p>年龄:{{ age }}</p>
  <p>性别:{{ sex }}</p>
</template>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ref } from "vue";
import { useUsersStore } from "../src/store/user";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t name = ref<string>(store.name);
const age = ref<number>(store.age);
const sex = ref<string>(store.sex);
</script>

上段代码中我们直接通过store.age等方式获取到了store存储的值,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比较繁琐,我们其实可以用解构的方式来获取值,使得代码更简洁一点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 useUsersStore, storeToRefs } from "../src/store/user";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t { name, age, sex } = storeToRefs(store); // storeToRefs获取的值是响应式的

2.5 修改state数据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template>
  <img alt="Vue logo" src="./assets/logo.png" />
  <p>姓名:{{ name }}</p>
  <p>年龄:{{ age }}</p>
  <p>性别:{{ sex }}</p>
  <button @click="changeName">更改姓名</button>
</template>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child from './child.vue';
import { useUsersStore, storeToRefs } from "../src/store/user";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const { name, age, sex } = storeToRefs(store);
const changeName = () => {
  store.name = "张三";
  console.log(store);
};
</script>

2.6 重置state

  • 有时候我们修改了state数据,想要将它还原,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呢?就比如用户填写了一部分表单,突然想重置为最初始的状态。
  • 此时,我们直接调用store$reset()方法即可,继续使用我们的例子,添加一个重置按钮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button @click="reset">重置store</button>
// 重置store
const reset = () => {
  store.$reset();
};

当我们点击重置按钮时,store中的数据会变为初始状态,页面也会更新

2.7 批量更改state数据

如果我们一次性需要修改很多条数据的话,有更加简便的方法,使用store$patch方法,修改app.vue代码,添加一个批量更改数据的方法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button @click="patchStore">批量修改数据</button>
// 批量修改数据
const patchStore = () => {
  store.$patch({
    name: "张三",
    age: 100,
    sex: "女",
  });
};
  • 有经验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我们采用这种批量更改的方式似乎代价有一点大,假如我们state中有些字段无需更改,但是按照上段代码的写法,我们必须要将state中的所有字段例举出了。
  • 为了解决该问题,pinia提供的$patch方法还可以接收一个回调函数,它的用法有点像我们的数组循环回调函数了。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store.$patch((state) => {
  state.items.push({ name: 'shoes', quantity: 1 })
  state.hasChanged = true
})

2.8 直接替换整个state

pinia提供了方法让我们直接替换整个state对象,使用store$state方法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store.$state = { counter: 666, name: '张三' }

上段代码会将我们提前声明的state替换为新的对象,可能这种场景用得比较少

  1. getters属性
  2. gettersdefineStore参数配置项里面的另一个属性
  3. 可以把getter想象成Vue中的计算属性,它的作用就是返回一个新的结果,既然它和Vue中的计算属性类似,那么它肯定也是会被缓存的,就和computed一样

3.1 添加getter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
  state: () => {
    return {
      name: "test",
      age: 10,
      sex: "男",
    };
  },
  getters: {
    getAddAge: (state) => {
      return state.age + 100;
    },
  },
})

上段代码中我们在配置项参数中添加了getter属性,该属性对象中定义了一个getAddAge方法,该方法会默认接收一个state参数,也就是state对象,然后该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数据

3.2 使用getter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template>
  <p>新年龄:{{ store.getAddAge }}</p>
  <button @click="patchStore">批量修改数据</button>
</template>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useUsersStore } from "../src/store/user";
const store = useUsersStore();
// 批量修改数据
const patchStore = () => {
  store.$patch({
    name: "张三",
    age: 100,
    sex: "女",
  });
};
</script>

上段代码中我们直接在标签上使用了store.gettAddAge方法,这样可以保证响应式,其实我们state中的name等属性也可以以此种方式直接在标签上使用,也可以保持响应式

3.3 getter中调用其它getter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
  state: () => {
    return {
      name: "test",
      age: 20,
      sex: "男",
    };
  },
  getters: {
    getAddAge: (state) => {
      return state.age + 100;
    },
    getNameAndAge(): string {
      return this.name + this.getAddAge; // 调用其它getter
    },
  },
});

3.3 getter传参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
  state: () => {
    return {
      name: "test",
      age: 20,
      sex: "男",
    };
  },
  getters: {
    getAddAge: (state) => {
      return (num: number) => state.age + num;
    },
    getNameAndAge(): string {
      return this.name + this.getAddAge; // 调用其它getter
    },
  },
});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p>新年龄:{{ store.getAddAge(1100) }}</p>
  1. actions属性
  2. 前面我们提到的stategetters属性都主要是数据层面的,并没有具体的业务逻辑代码,它们两个就和我们组件代码中的data数据和computed计算属性一样。
  3. 那么,如果我们有业务代码的话,最好就是卸载actions属性里面,该属性就和我们组件代码中的methods相似,用来放置一些处理业务逻辑的方法。
  4. actions属性值同样是一个对象,该对象里面也是存储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同步方法和异步方法

4.1 添加actions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xport const useUsersStore = defineStore("users", {
  state: () => {
    return {
      name: "test",
      age: 20,
      sex: "男",
    };
  },
  getters: {
    getAddAge: (state) => {
      return (num: number) => state.age + num;
    },
    getNameAndAge(): string {
      return this.name + this.getAddAge; // 调用其它getter
    },
  },
  actions: {
    // 在实际场景中,该方法可以是任何逻辑,比如发送请求、存储token等等。大家把actions方法当作一个普通的方法即可,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内部的this指向的是当前store
    saveName(name: string) {
      this.name = name;
    },
  },
});

4.2 使用actions

使用actions中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比如我们在App.vue中想要调用该方法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onst saveName = () => {
  store.saveName("poetries");
};

总结

pinia的知识点很少,如果你有Vuex基础,那么学起来更是易如反掌

pinia无非就是以下3个大点:

  • state
  • getters
  • actions

Vue3.0 为什么要用 proxy?

在 Vue2 中, 0bject.defineProperty 会改变原始数据,而 Proxy 是创建对象的虚拟表示,并提供 set 、get 和 deleteProperty 等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可在访问或修改原始对象上的属性时进行拦截,有以下特点∶

  • 不需用使用 Vue.$setVue.$delete 触发响应式。
  • 全方位的数组变化检测,消除了Vue2 无效的边界情况。
  • 支持 Map,Set,WeakMap 和 WeakSet。

Proxy 实现的响应式原理与 Vue2的实现原理相同,实现方式大同小异∶

  • get 收集依赖
  • Set、delete 等触发依赖
  • 对于集合类型,就是对集合对象的方法做一层包装:原方法执行后执行依赖相关的收集或触发逻辑。

参考 前端进阶面试题详细解答

$route$router的区别

  • $route是“路由信息对象”,包括pathparamshashqueryfullPathmatchedname等路由信息参数。
  • $router是“路由实例”对象包括了路由的跳转方法,钩子函数等

delete和Vue.delete删除数组的区别?

  • delete只是被删除的元素变成了 empty/undefined 其他的元素的键值还是不变。
  • Vue.delete直接删除了数组 改变了数组的键值。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ar a=[1,2,3,4]
var b=[1,2,3,4]
delete a[0]
console.log(a)  //[empty,2,3,4]
this.$delete(b,0)
console.log(b)  //[2,3,4]

Vue 修饰符有哪些

vue中修饰符分为以下五种
  • 表单修饰符
  • 事件修饰符
  • 鼠标按键修饰符
  • 键值修饰符
  • v-bind修饰符

1. 表单修饰符

在我们填写表单的时候用得最多的是input标签,指令用得最多的是v-model

关于表单的修饰符有如下:

  • lazy

在我们填完信息,光标离开标签的时候,才会将值赋予给value,也就是在change事件之后再进行信息同步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input type="text" v-model.lazy="value">
<p>{{value}}</p>
  • trim

自动过滤用户输入的首空格字符,而中间的空格不会过滤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input type="text" v-model.trim="value">
  • number

自动将用户的输入值转为数值类型,但如果这个值无法被parseFloat解析,则会返回原来的值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input v-model.number="age" type="number">

2. 事件修饰符

事件修饰符是对事件捕获以及目标进行了处理,有如下修饰符

  • .stop 阻止了事件冒泡,相当于调用了event.stopPropagation方法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div @click="shout(2)">
  <button @click.stop="shout(1)">ok</button>
</div>
//只输出1
  • .prevent 阻止了事件的默认行为,相当于调用了event.preventDefault方法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form v-on:submit.prevent="onSubmit"></form>
  • .capture 使用事件捕获模式,使事件触发从包含这个元素的顶层开始往下触发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div @click.capture="shout(1)">
    obj1
<div @click.capture="shout(2)">
    obj2
<div @click="shout(3)">
    obj3
<div @click="shout(4)">
    obj4
</div>
</div>
</div>
</div>
// 输出结构: 1 2 4 3 
  • .self 只当在 event.target 是当前元素自身时触发处理函数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div v-on:click.self="doThat">...</div>

使用修饰符时,顺序很重要;相应的代码会以同样的顺序产生。因此,用 v-on:click.prevent.self 会阻止所有的点击,而 v-on:click.self.prevent 只会阻止对元素自身的点击

  • .once 绑定了事件以后只能触发一次,第二次就不会触发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button @click.once="shout(1)">ok</button>
  • .passive 告诉浏览器你不想阻止事件的默认行为

在移动端,当我们在监听元素滚动事件的时候,会一直触发onscroll事件会让我们的网页变卡,因此我们使用这个修饰符的时候,相当于给onscroll事件整了一个.lazy修饰符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 滚动事件的默认行为 (即滚动行为) 将会立即触发 -->
<!-- 而不会等待 `onScroll` 完成  -->
<!-- 这其中包含 `event.preventDefault()` 的情况 -->
<div v-on:scroll.passive="onScroll">...</div>

不要把 .passive.prevent 一起使用,因为 .prevent 将会被忽略,同时浏览器可能会向你展示一个警告。 passive 会告诉浏览器你不想阻止事件的默认行为

  • native 让组件变成像html内置标签那样监听根元素的原生事件,否则组件上使用 v-on 只会监听自定义事件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my-component v-on:click.native="doSomething"></my-component>

<!-- 使用.native修饰符来操作普通HTML标签是会令事件失效的 -->

3. 鼠标按钮修饰符

鼠标按钮修饰符针对的就是左键、右键、中键点击,有如下:

  • .left 左键点击
  • .right 右键点击
  • .middle 中键点击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button @click.left="shout(1)">ok</button>
<button @click.right="shout(1)">ok</button>
<button @click.middle="shout(1)">ok</button>

4. 键盘事件的修饰符

键盘修饰符是用来修饰键盘事件(onkeyuponkeydown)的,有如下:

keyCode存在很多,但vue为我们提供了别名,分为以下两种:

  • 普通键entertabdeletespaceescupdownleftright...)
  • 系统修饰键ctrlaltmetashift...)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 只有按键为keyCode的时候才触发 -->
<input type="text" @keyup.keyCode="shout()">

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自定义一些全局的键盘码别名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ue.config.keyCodes.f2 = 113

5. v-bind修饰符

v-bind修饰符主要是为属性进行操作,用来分别有如下:

  • async 能对props进行一个双向绑定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父组件
<comp :myMessage.sync="bar"></comp> 
//子组件
this.$emit('update:myMessage',params);

以上这种方法相当于以下的简写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父亲组件
<comp :myMessage="bar" @update:myMessage="func"></comp>
func(e){
 this.bar = e;
}

//子组件js
func2(){
  this.$emit('update:myMessage',params);
}

使用async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 使用sync的时候,子组件传递的事件名格式必须为update:value,其中value必须与子组件中props中声明的名称完全一致
  • 注意带有 .sync 修饰符的 v-bind 不能和表达式一起使用
  • prop 设置自定义标签属性,避免暴露数据,防止污染HTML结构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input id="uid" title="title1" value="1" :index.prop="index">
  • camel 将命名变为驼峰命名法,如将view-Box属性名转换为 viewBox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svg :viewBox="viewBox"></svg>
应用场景

根据每一个修饰符的功能,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修饰符的应用场景:

  • .stop:阻止事件冒泡
  • .native:绑定原生事件
  • .once:事件只执行一次
  • .self :将事件绑定在自身身上,相当于阻止事件冒泡
  • .prevent:阻止默认事件
  • .caption:用于事件捕获
  • .once:只触发一次
  • .keyCode:监听特定键盘按下
  • .right:右键

如果让你从零开始写一个vuex,说说你的思路

思路分析

这个题目很有难度,首先思考vuex解决的问题:存储用户全局状态并提供管理状态API。

  • vuex需求分析
  • 如何实现这些需求

回答范例

  1. 官方说vuex是一个状态管理模式和库,并确保这些状态以可预期的方式变更。可见要实现一个vuex
  2. 要实现一个Store存储全局状态
  3. 要提供修改状态所需API:commit(type, payload), dispatch(type, payload)
  4. 实现Store时,可以定义Store类,构造函数接收选项options,设置属性state对外暴露状态,提供commitdispatch修改属性state。这里需要设置state为响应式对象,同时将Store定义为一个Vue插件
  5. commit(type, payload)方法中可以获取用户传入mutations并执行它,这样可以按用户提供的方法修改状态。 dispatch(type, payload)类似,但需要注意它可能是异步的,需要返回一个Promise给用户以处理异步结果

实践

Store的实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lass Store {
    constructor(options) {
        this.state = reactive(options.state)
        this.options = options
    }
    commit(type, payload) {
        this.options.mutations[type].call(this, this.state, payload)
    }
}

vuex简易版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 1 实现插件,挂载$store
 * 2 实现store
 */

let Vue;

class Store {
  constructor(options) {
    // state响应式处理
    // 外部访问: this.$store.state.***
    // 第一种写法
    // this.state = new Vue({
    //   data: options.state
    // })

    // 第二种写法:防止外界直接接触内部vue实例,防止外部强行变更
    this._vm = new Vue({
      data: {
        $$state: options.state
      }
    })

    this._mutations = options.mutations
    this._actions = options.actions
    this.getters = {}
    options.getters && this.handleGetters(options.getters)

    this.commit = this.commit.bind(this)
    this.dispatch = this.dispatch.bind(this)
  }

  get state () {
    return this._vm._data.$$state
  }

  set state (val) {
    return new Error('Please use replaceState to reset state')
  }

  handleGetters (getters) {
    Object.keys(getters).map(key => {
      Object.defineProperty(this.getters, key, {
        get: () => getters[key](this.state)
      })
    })
  }

  commit (type, payload) {
    let entry = this._mutations[type]
    if (!entry) {
      return new Error(`${type} is not defined`)
    }

    entry(this.state, payload)
  }

  dispatch (type, payload) {
    let entry = this._actions[type]
    if (!entry) {
      return new Error(`${type} is not defined`)
    }

    entry(this, payload)
  }
}

const install = (_Vue) => {
  Vue = _Vue

  Vue.mixin({
    beforeCreate () {
      if (this.$options.store) {
        Vue.prototype.$store = this.$options.store
      }
    },
  })
}


export default { Store, install }

验证方式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x from './vuex'
// this.$store
Vue.use(Vuex)

export default new Vuex.Store({
  state: {
    counter: 0
  },
  mutations: {
    // state从哪里来的
    add (state) {
      state.counter++
    }
  },
  getters: {
    doubleCounter (state) {
      return state.counter * 2
    }
  },
  actions: {
    add ({ commit }) {
      setTimeout(() => {
        commit('add')
      }, 1000)
    }
  },
  modules: {
  }
})

怎么缓存当前的组件?缓存后怎么更新

缓存组件使用keep-alive组件,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有用的优化手段,vue3keep-alive有比较大的更新,能说的点比较多

思路

  • 缓存用keep-alive,它的作用与用法
  • 使用细节,例如缓存指定/排除、结合routertransition
  • 组件缓存后更新可以利用activated或者beforeRouteEnter
  • 原理阐述

回答范例

  1. 开发中缓存组件使用keep-alive组件,keep-alivevue内置组件,keep-alive包裹动态组件component时,会缓存不活动的组件实例,而不是销毁它们,这样在组件切换过程中将状态保留在内存中,防止重复渲染DOM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keep-alive>
  <component :is="view"></component>
</keep-alive>
  1. 结合属性includeexclude可以明确指定缓存哪些组件或排除缓存指定组件。vue3中结合vue-router时变化较大,之前是keep-alive包裹router-view,现在需要反过来用router-view包裹keep-alive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router-view v-slot="{ Component }">
  <keep-alive>
    <component :is="Component"></component>
  </keep-alive>
</router-view>
  1. 缓存后如果要获取数据,解决方案可以有以下两种
  2. beforeRouteEnter:在有vue-router的项目,每次进入路由的时候,都会执行beforeRouteEnter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beforeRouteEnter(to, from, next){
  next(vm=>{
    console.log(vm)
    // 每次进入路由执行
    vm.getData()  // 获取数据
  })
},
  • actived:在keep-alive缓存的组件被激活的时候,都会执行actived钩子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activated(){
    this.getData() // 获取数据
},
  1. keep-alive是一个通用组件,它内部定义了一个map,缓存创建过的组件实例,它返回的渲染函数内部会查找内嵌的component组件对应组件的vnode,如果该组件在map中存在就直接返回它。由于componentis属性是个响应式数据,因此只要它变化,keep-aliverender函数就会重新执行

Vue为什么没有类似于React中shouldComponentUpdate的生命周期

  • 考点: Vue的变化侦测原理
  • 前置知识: 依赖收集、虚拟DOM、响应式系统

根本原因是VueReact的变化侦测方式有所不同

  • 当React知道发生变化后,会使用Virtual Dom Diff进行差异检测,但是很多组件实际上是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这个时候需要 shouldComponentUpdate 进行手动操作来减少diff,从而提高程序整体的性能
  • Vue在一开始就知道那个组件发生了变化,不需要手动控制diff,而组件内部采用的diff方式实际上是可以引入类似于shouldComponentUpdate相关生命周期的,但是通常合理大小的组件不会有过量的diff,手动优化的价值有限,因此目前Vue并没有考虑引入shouldComponentUpdate这种手动优化的生命周期

Vue中的过滤器了解吗?过滤器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过滤器实质不改变原始数据,只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返回过滤后的数据再进行调用处理,我们也可以理解其为一个纯函数

Vue 允许你自定义过滤器,可被用于一些常见的文本格式化

ps: Vue3中已废弃filter

如何用

vue中的过滤器可以用在两个地方:双花括号插值和 v-bind 表达式,过滤器应该被添加在 JavaScript表达式的尾部,由“管道”符号指示: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 在双花括号中 -->
{ message | capitalize }

<!-- 在 `v-bind` 中 -->
<div v-bind:id="rawId | formatId"></div>
定义filter

在组件的选项中定义本地的过滤器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filters: {
  capitalize: function (value) {
    if (!value) return ''
    value = value.toString()
    return value.charAt(0).toUpperCase() + value.slice(1)
  }
}

定义全局过滤器: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ue.filter('capitalize', function (value) {
  if (!value) return ''
  value = value.toString()
  return value.charAt(0).toUpperCase() + value.slice(1)
})

new Vue({
  // ...
})

注意:当全局过滤器和局部过滤器重名时,会采用局部过滤器

过滤器函数总接收表达式的值 (之前的操作链的结果) 作为第一个参数。在上述例子中,capitalize 过滤器函数将会收到 message 的值作为第一个参数

过滤器可以串联: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message | filterA | filterB }

在这个例子中,filterA 被定义为接收单个参数的过滤器函数,表达式 message 的值将作为参数传入到函数中。然后继续调用同样被定义为接收单个参数的过滤器函数 filterB,将 filterA 的结果传递到 filterB 中。

过滤器是 JavaScript函数,因此可以接收参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message | filterA('arg1', arg2) }}

这里,filterA 被定义为接收三个参数的过滤器函数。

其中 message 的值作为第一个参数,普通字符串 'arg1' 作为第二个参数,表达式 arg2 的值作为第三个参数

举个例子: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div id="app">
  <p>{{ msg | msgFormat('疯狂','--')}}</p>
</div>

<script>
    // 定义一个 Vue 全局的过滤器,名字叫做  msgFormat
    Vue.filter('msgFormat', function(msg, arg, arg2) {
        // 字符串的  replace 方法,第一个参数,除了可写一个 字符串之外,还可以定义一个正则
        return msg.replace(/单纯/g, arg+arg2)
    })
</script>

小结:

  • 部过滤器优先于全局过滤器被调用
  • 一个表达式可以使用多个过滤器。过滤器之间需要用管道符“|”隔开。其执行顺序从左往右
应用场景

平时开发中,需要用到过滤器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单位转换数字打点文本格式化时间格式化之类的等

比如我们要实现将30000 => 30,000,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过滤器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ue.filter('toThousandFilter', function (value) {
  if (!value) return ''
  value = value.toString()
  return .replace(str.indexOf('.') > -1 ? /(\d)(?=(\d{3})+\.)/g : /(\d)(?=(?:\d{3})+$)/g, '$1,')
})
原理分析

使用过滤器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message | capitalize }}

在模板编译阶段过滤器表达式将会被编译为过滤器函数,主要是用过parseFilters,我们放到最后讲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_s(_f('filterFormat')(message))

首先分析一下_f

_f 函数全名是:resolveFilter,这个函数的作用是从this.$options.filters中找出注册的过滤器并返回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变为
this.$options.filters['filterFormat'](message) // message为参数

关于resolveFilter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 indentity,resolveAsset } from 'core/util/index' 

export function resolveFilter(id){
  return resolveAsset(this.$options,'filters',id,true) || identity
}

内部直接调用resolveAsset,将option对象,类型,过滤器id,以及一个触发警告的标志作为参数传递,如果找到,则返回过滤器;

resolveAsset的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xport function resolveAsset(options,type,id,warnMissing){ // 因为我们找的是过滤器,所以在 resolveFilter函数中调用时 type 的值直接给的 'filters',实际这个函数还可以拿到其他很多东西
  if(typeof id !== 'string'){ // 判断传递的过滤器id 是不是字符串,不是则直接返回
      return 
  }
  const assets = options[type]  // 将我们注册的所有过滤器保存在变量中
  // 接下来的逻辑便是判断id是否在assets中存在,即进行匹配
  if(hasOwn(assets,id)) return assets[id] // 如找到,直接返回过滤器
  // 没有找到,代码继续执行
  const camelizedId  = camelize(id) // 万一你是驼峰的呢
  if(hasOwn(assets,camelizedId)) return assets[camelizedId]
  // 没找到,继续执行
  const PascalCaseId = capitalize(camelizedId) // 万一你是首字母大写的驼峰呢
  if(hasOwn(assets,PascalCaseId)) return assets[PascalCaseId]
  // 如果还是没找到,则检查原型链(即访问属性)
  const result = assets[id] || assets[camelizedId] || assets[PascalCaseId]
  // 如果依然没找到,则在非生产环境的控制台打印警告
  if(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warnMissing && !result){
    warn('Failed to resolve ' + type.slice(0,-1) + ': ' + id, options)
  }
  // 无论是否找到,都返回查找结果
  return result
}

下面再来分析一下_s

_s 函数的全称是 toString,过滤器处理后的结果会当作参数传递给 toString函数,最终 toString函数执行后的结果会保存到Vnode中的text属性中,渲染到视图中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function toString(value){
  return value == null
  ? ''
  : typeof value === 'object'
    ? JSON.stringify(value,null,2)// JSON.stringify()第三个参数可用来控制字符串里面的间距
    : String(value)
}

最后,在分析下parseFilters,在模板编译阶段使用该函数阶段将模板过滤器解析为过滤器函数调用表达式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function parseFilters (filter) {
    let filters = filter.split('|')
    let expression = filters.shift().trim() // shift()删除数组第一个元素并将其返回,该方法会更改原数组
    let i
    if (filters) {
        for(i = 0;i < filters.length;i++){
            experssion = warpFilter(expression,filters[i].trim()) // 这里传进去的expression实际上是管道符号前面的字符串,即过滤器的第一个参数
        }
    }
    return expression
}
// warpFilter函数实现
function warpFilter(exp,filter){
    // 首先判断过滤器是否有其他参数
    const i = filter.indexof('(')
    if(i<0){ // 不含其他参数,直接进行过滤器表达式字符串的拼接
        return `_f("${filter}")(${exp})`
    }else{
        const name = filter.slice(0,i) // 过滤器名称
        const args = filter.slice(i+1) // 参数,但还多了 ‘)’
        return `_f('${name}')(${exp},${args}` // 注意这一步少给了一个 ')'
    }
}

小结:

  • 在编译阶段通过parseFilters将过滤器编译成函数调用(串联过滤器则是一个嵌套的函数调用,前一个过滤器执行的结果是后一个过滤器函数的参数)
  • 编译后通过调用resolveFilter函数找到对应过滤器并返回结果
  • 执行结果作为参数传递给toString函数,而toString执行后,其结果会保存在Vnodetext属性中,渲染到视图

Vue中常见性能优化

编码优化

  1. 使用v-show复用DOM:避免重复创建组件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template>
  <div class="cell">
    <!-- 这种情况用v-show复用DOM,比v-if效果好 -->
    <div v-show="value" class="on">
      <Heavy :n="10000"/>
    </div>
    <section v-show="!value" class="off">
      <Heavy :n="10000"/>
    </section>
  </div>
</template>
  1. 合理使用路由懒加载、异步组件,有效拆分App尺寸,访问时才异步加载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onst router = createRouter({
  routes: [
    // 借助webpack的import()实现异步组件
    { path: '/foo', component: () => import('./Foo.vue') }
  ]
})
  1. keep-alive缓存页面:避免重复创建组件实例,且能保留缓存组件状态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router-view v-slot="{ Component }">
    <keep-alive>
    <component :is="Component"></component>
  </keep-alive>
</router-view>
  1. v-oncev-memo:不再变化的数据使用v-once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 single element -->
<span v-once>This will never change: {{msg}}</span>
<!-- the element have children -->
<div v-once>
  <h1>comment</h1>
  <p>{{msg}}</p>
</div>
<!-- component -->
<my-component v-once :comment="msg"></my-component>
<!-- `v-for` directive -->
<ul>
  <li v-for="i in list" v-once>{{i}}</li>
</ul>

按条件跳过更新时使用v-momo:下面这个列表只会更新选中状态变化项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div v-for="item in list" :key="item.id" v-memo="[item.id === selected]">
  <p>ID: {{ item.id }} - selected: {{ item.id === selected }}</p>
  <p>...more child nodes</p>
</div>
  1. 长列表性能优化:如果是大数据长列表,可采用虚拟滚动,只渲染少部分区域的内容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recycle-scroller
  class="items"
  :items="items"
  :item-size="24"
>
  <template v-slot="{ item }">
    <FetchItemView
      :item="item"
      @vote="voteItem(item)"
    />
  </template>
</recycle-scroller>
  1. 防止内部泄漏,组件销毁后把全局变量和事件销毁:Vue 组件销毁时,会自动解绑它的全部指令及事件监听器,但是仅限于组件本身的事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xport default {
  created() {
    this.timer = setInterval(this.refresh, 2000)
  },
  beforeUnmount() {
    clearInterval(this.timer)
  }
}
  1. 图片懒加载

对于图片过多的页面,为了加速页面加载速度,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将页面内未出现在可视区域内的图片先不做加载,等到滚动到可视区域后再去加载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 参考 https://github.com/hilongjw/vue-lazyload -->
<img v-lazy="/static/img/1.png">
  1. 滚动到可视区域动态加载

https://tangbc.github.io/vue-virtual-scroll-list(opens new window)

  1. 第三方插件按需引入:(babel-plugin-component

element-plus这样的第三方组件库可以按需引入避免体积太大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 Button, Select } from 'element-plus';

const app = createApp()
app.use(Button)
app.use(Select)
  1. 服务端渲染:SSR

如果SPA应用有首屏渲染慢的问题,可以考虑SSR

以及下面的其他方法

  • 不要将所有的数据都放在data中,data中的数据都会增加gettersetter,会收集对应的watcher
  • v-for 遍历为 item 添加 key
  • v-for 遍历避免同时使用 v-if
  • 区分 computedwatch 的使用
  • 拆分组件(提高复用性、增加代码的可维护性,减少不必要的渲染 )
  • 防抖、节流

用户体验

  • app-skeleton 骨架屏
  • pwa serviceworker

SEO优化

  • 预渲染插件 prerender-spa-plugin
  • 服务端渲染 ssr

打包优化

  • Webpack 对图片进行压缩
  • 使用 cdn 的方式加载第三方模块
  • 多线程打包 happypack
  • splitChunks 抽离公共文件
  • 优化 SourceMap
  • 构建结果输出分析,利用 webpack-bundle-analyzer 可视化分析工具

基础的 Web 技术的优化

  • 服务端 gzip 压缩
  • 浏览器缓存
  • CDN 的使用
  • 使用 Chrome Performance 查找性能瓶颈

请说出vue cli项目中src目录每个文件夹和文件的用法

  • assets文件夹是放静态资源;
  • components是放组件;
  • router是定义路由相关的配置;
  • view视图;
  • app.vue是一个应用主组件;
  • main.js是入口文件

为什么Vue采用异步渲染

Vue 是组件级更新,如果不采用异步更新,那么每次更新数据都会对当前组件进行重新渲染,所以为了性能, Vue 会在本轮数据更新后,在异步更新视图。核心思想 nextTick

源码相关

dep.notify() 通知 watcher进行更新, subs[i].update 依次调用 watcherupdatequeueWatcherwatcher 去重放入队列, nextTickflushSchedulerQueue )在下一tick中刷新watcher队列(异步)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update () { /* istanbul ignore else */ 
    if (this.lazy) { 
        this.dirty = true 
    } 
    else if (this.sync) { 
        this.run() 
    } 
    else { 
        queueWatcher(this); //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会将watcher放到一个队列中批量更新 
    }
}

export function queueWatcher (watcher: Watcher) { 
    const id = watcher.id // 会对相同的watcher进行过滤 
    if (has[id] == null) { 
        has[id] = true 
        if (!flushing) { 
            queue.push(watcher) 
        } else { 
            let i = queue.length - 1 
            while (i > index && queue[i].id > watcher.id) { 
                i-- 
            }
            queue.splice(i + 1, 0, watcher) 
        }
        // queue the flush 
        if (!waiting) { 
            waiting = true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config.async) { 
                flushSchedulerQueue() 
                return 
            }
            nextTick(flushSchedulerQueue) // 调用nextTick方法 批量的进行更新 
        } 
    } 
}

Vue.set的实现原理

  • 给对应和数组本身都增加了dep属性
  • 当给对象新增不存在的属性则触发对象依赖的watcher去更新
  • 当修改数组索引时,我们调用数组本身的splice去更新数组(数组的响应式原理就是重新了splice等方法,调用splice就会触发视图更新)

基本使用

以下方法调用会改变原始数组:push(), pop(), shift(), unshift(), splice(), sort(), reverse(),Vue.set( target, key, value )

  • 调用方法:Vue.set(target, key, value )
    • target:要更改的数据源(可以是对象或者数组)
    • key:要更改的具体数据
    • value :重新赋的值
代码语言:html
复制
<div id="app">{{user.name}} {{user.age}}</div>
<div id="app"></div>
<script>
    // 1. 依赖收集的特点:给每个属性都增加一个dep属性,dep属性会进行收集,收集的是watcher
    // 2. vue会给每个对象也增加一个dep属性
    const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 // vm._data  
            user: {name:'poetry'}
        }
    });
    // 对象的话:调用defineReactive在user对象上定义一个age属性,增加到响应式数据中,触发对象本身的watcher,ob.dep.notify()更新 
    // 如果是数组 通过调用 splice方法,触发视图更新
    vm.$set(vm.user, 'age', 20); // 不能给根属性添加,因为给根添加属性 性能消耗太大,需要做很多处理

    // 修改肯定是同步的 -> 更新都是一步的  queuewatcher
</script>

相关源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src/core/observer/index.js 44
export class Observer { // new Observer(value)
  value: any;
  dep: Dep;
  vmCount: number; // number of vms that have this object as root $data

  constructor (value: any) {
    this.value = value
    this.dep = new Dep() // 给所有对象类型增加dep属性
  }
}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src/core/observer/index.js 201
export function set (target: Array<any> | Object, key: any, val: any): any {
  // 1.是开发环境 target 没定义或者是基础类型则报错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isUndef(target) || isPrimitive(target))
  ) {
    warn(`Cannot set reactive property on undefined, null, or primitive value: ${(target: any)}`)
  }
  // 2.如果是数组 Vue.set(array,1,100); 调用我们重写的splice方法 (这样可以更新视图)
  if (Array.isArray(target) && isValidArrayIndex(key)) {
    target.length = Math.max(target.length, key)
    // 利用数组的splice变异方法触发响应式  
    target.splice(key, 1, val)
    return val
  }
  // 3.如果是对象本身的属性,则直接添加即可
  if (key in target && !(key in Object.prototype)) {
    target[key] = val // 直接修改属性值  
    return val
  }
  // 4.如果是Vue实例 或 根数据data时 报错,(更新_data 无意义)
  const ob = (target: any).__ob__
  if (target._isVue || (ob && ob.vmCount))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warn(
      'Avoid adding reactive properties to a Vue instance or its root $data ' +
      'at runtime - declare it upfront in the data option.'
    )
    return val
  }
  // 5.如果不是响应式的也不需要将其定义成响应式属性
  if (!ob)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 6.将属性定义成响应式的
  defineReactive(ob.value, key, val)
  // 通知视图更新
  ob.dep.notify()
  return val
}

我们阅读以上源码可知,vm.$set 的实现原理是:

  • 如果目标是数组 ,直接使用数组的 splice 方法触发相应式;
  • 如果目标是对象 ,会先判读属性是否存在、对象是否是响应式,最终如果要对属性进行响应式处理,则是通过调用 defineReactive 方法进行响应式处理( defineReactive 方法就是 Vue 在初始化对象时,给对象属性采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动态添加 gettersetter 的功能所调用的方法)

构建的 vue-cli 工程都到了哪些技术,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vue.jsvue-cli工程的核心,主要特点是 双向数据绑定 和 组件系统。
  • vue-routervue官方推荐使用的路由框架。
  • vuex:专为 Vue.js 应用项目开发的状态管理器,主要用于维护vue组件间共用的一些 变量 和 方法。
  • axios( 或者 fetchajax ):用于发起 GET 、或 POSThttp请求,基于 Promise 设计。
  • vuex等:一个专为vue设计的移动端UI组件库。
  • 创建一个emit.js文件,用于vue事件机制的管理。
  • webpack:模块加载和vue-cli工程打包器。

实现双向绑定

我们还是以Vue为例,先来看看Vue中的双向绑定流程是什么的

  1. new Vue()首先执行初始化,对data执行响应化处理,这个过程发生Observe
  2. 同时对模板执行编译,找到其中动态绑定的数据,从data中获取并初始化视图,这个过程发生在Compile
  3. 同时定义⼀个更新函数和Watcher,将来对应数据变化时Watcher会调用更新函数
  4. 由于data的某个key在⼀个视图中可能出现多次,所以每个key都需要⼀个管家Dep来管理多个Watcher
  5. 将来data中数据⼀旦发生变化,会首先找到对应的Dep,通知所有Watcher执行更新函数

流程图如下:

先来一个构造函数:执行初始化,对data执行响应化处理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lass Vue {  
  constructor(options) {  
    this.$options = options;  
    this.$data = options.data;  

    // 对data选项做响应式处理  
    observe(this.$data);  

    // 代理data到vm上  
    proxy(this);  

    // 执行编译  
    new Compile(options.el, this);  
  }  
}  

data选项执行响应化具体操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function observe(obj) {  
  if (typeof obj !== "object" || obj == null) {  
    return;  
  }  
  new Observer(obj);  
}  

class Observer {  
  constructor(value) {  
    this.value = value;  
    this.walk(value);  
  }  
  walk(obj) {  
    Object.keys(obj).forEach((key) => {  
      defineReactive(obj, key, obj[key]);  
    });  
  }  
}  

编译Compile

对每个元素节点的指令进行扫描跟解析,根据指令模板替换数据,以及绑定相应的更新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lass Compile {  
  constructor(el, vm) {  
    this.$vm = vm;  
    this.$el = document.querySelector(el);  // 获取dom  
    if (this.$el) {  
      this.compile(this.$el);  
    }  
  }  
  compile(el) {  
    const childNodes = el.childNodes;   
    Array.from(childNodes).forEach((node) => { // 遍历子元素  
      if (this.isElement(node)) {   // 判断是否为节点  
        console.log("编译元素" + node.nodeName);  
      } else if (this.isInterpolation(node)) {  
        console.log("编译插值⽂本" + node.textContent);  // 判断是否为插值文本 {{}}  
      }  
      if (node.childNodes && node.childNodes.length > 0) {  // 判断是否有子元素  
        this.compile(node);  // 对子元素进行递归遍历  
      }  
    });  
  }  
  isElement(node) {  
    return node.nodeType == 1;  
  }  
  isInterpolation(node) {  
    return node.nodeType == 3 && /\{\{(.*)\}\}/.test(node.textContent);  
  }  
}  

依赖收集

视图中会用到data中某key,这称为依赖。同⼀个key可能出现多次,每次都需要收集出来用⼀个Watcher来维护它们,此过程称为依赖收集多个Watcher需要⼀个Dep来管理,需要更新时由Dep统⼀通知

实现思路

  1. defineReactive时为每⼀个key创建⼀个Dep实例
  2. 初始化视图时读取某个key,例如name1,创建⼀个watcher1
  3. 由于触发name1getter方法,便将watcher1添加到name1对应的Dep
  4. name1更新,setter触发时,便可通过对应Dep通知其管理所有Watcher更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负责更新视图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vm, key, updater) {  
    this.vm = vm  
    this.key = key  
    this.updaterFn = updater  

    // 创建实例时,把当前实例指定到Dep.target静态属性上  
    Dep.target = this  
    // 读一下key,触发get  
    vm[key]  
    // 置空  
    Dep.target = null  
  }  

  // 未来执行dom更新函数,由dep调用的  
  update() {  
    this.updaterFn.call(this.vm, this.vm[this.key])  
  }  
}  

声明Dep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lass Dep {  
  constructor() {  
    this.deps = [];  // 依赖管理  
  }  
  addDep(dep) {  
    this.deps.push(dep);  
  }  
  notify() {   
    this.deps.forEach((dep) => dep.update());  
  }  
} 

创建watcher时触发getter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vm, key, updateFn) {  
    Dep.target = this;  
    this.vm[this.key];  
    Dep.target = null;  
  }  
}  

依赖收集,创建Dep实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 {  
  this.observe(val);  
  const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get() {  
      Dep.target && dep.addDep(Dep.target);// Dep.target也就是Watcher实例  
      return val;  
    },  
    set(newVal) {  
      if (newVal === val) return;  
      dep.notify(); // 通知dep执行更新方法  
    },  
  });  
}  

Vue-router 除了 router-link 怎么实现跳转

声明式导航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router-link to="/about">Go to About</router-link>

编程式导航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literal string path
router.push('/users/1')

// object with path
router.push({ path: '/users/1' })

// named route with params to let the router build the url
router.push({ name: 'user', params: { username: 'test' } })

回答范例

  • vue-router导航有两种方式:声明式导航和编程方式导航
  • 声明式导航方式使用router-link组件,添加to属性导航;编程方式导航更加灵活,可传递调用router.push(),并传递path字符串或者RouteLocationRaw对象,指定pathnameparams等信息
  • 如果页面中简单表示跳转链接,使用router-link最快捷,会渲染一个a标签;如果页面是个复杂的内容,比如商品信息,可以添加点击事件,使用编程式导航
  • 实际上内部两者调用的导航函数是一样的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Composition API 与 Options API 有什么不同
  • v-if和v-show区别
  • v-if和v-for哪个优先级更高
    • watch 原理
      • 用过pinia吗?有什么优点?
        • Vue3.0 为什么要用 proxy?
          • $route和$router的区别
            • delete和Vue.delete删除数组的区别?
              • Vue 修饰符有哪些
                • vue中修饰符分为以下五种
                • 应用场景
              • 如果让你从零开始写一个vuex,说说你的思路
                • 怎么缓存当前的组件?缓存后怎么更新
                  • Vue为什么没有类似于React中shouldComponentUpdate的生命周期
                    • Vue中的过滤器了解吗?过滤器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 如何用
                      • 定义filter
                      • 应用场景
                      • 原理分析
                    • Vue中常见性能优化
                      • 请说出vue cli项目中src目录每个文件夹和文件的用法
                      • 为什么Vue采用异步渲染
                      • Vue.set的实现原理
                        • 构建的 vue-cli 工程都到了哪些技术,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实现双向绑定
                            • Vue-router 除了 router-link 怎么实现跳转
                            相关产品与服务
                            内容分发网络 CDN
                            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通过将站点内容发布至遍布全球的海量加速节点,使其用户可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避免因网络拥堵、跨运营商、跨地域、跨境等因素带来的网络不稳定、访问延迟高等问题,有效提升下载速度、降低响应时间,提供流畅的用户体验。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