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大约需要5分钟
区块链是借由密码学串接并保护内容的串连交易记录(又称区块),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2020年是中国产业区块链元年,中央将区块链定调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并将 区块链纳入新基建的重要技术基础设施。区块链如何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深入结合?
本期腾讯云大学邀请了腾讯法律创新中心总监 吴平平、腾讯区块链产品经理 王乐庆,为大家带来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战课之 《区块链赋能司法存证》。
腾讯法律创新中心总监
吴平平
腾讯区块链产品经理
王乐庆
电子数据司法存证现状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据调研显示,2018年全国法院受理的2000多万宗民事案件中,有73%涉及到电子证据。我们知道在2012年的民诉法修改之后,电子证据才正式被法院确立为独立的证据类型,但接下来的短短几年间,七成以上的案件都涉及到了电子证据。这是由于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纠纷要素普遍线上化,比如说我们的保险合同、劳动合同现在几乎都是线上签订;民间借贷现在也都由微信或支付宝转账;更不用说大量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都是发生在线上。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电子诉讼体系也日趋成熟,除了三大互联网法院之外,微法院等电子诉讼平台日益普及,案件线上审理逐步成为常态。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涉网案件激增,电子证据必将成为最主要的证据类型,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电子证据的比重可能还会不断地攀升。
但是根据另外一项研究显示,2012年之后国内涉及到电子数据、电子证据的20318份判决书中,电子证据获得法院明确采信的比例仅有7.2%,。这两个数字鲜明的对比集中凸显了几个痛点,也就是电子数据的存证成本高、流转效率低,电子证据司法采信度极低。
区块链存证的优势
区块链存证相较于传统的固证手段有以下四个优势,第一个是证据保全的效率非常高,因为它是直接对接生产数据库的,所有的存证工作都是自助、及时地自动化进行。
第二个优势就是证据保全的成本非常低。我们知道做一次公证,便宜的也要花几百块钱,贵的话甚至要几千上万,做司法鉴定可能价格就更贵了。而区块链上的证据保全成本仅在每条几块钱,贵的也只有几十块,甚至在量大的基础上能够缩减至几毛钱。这个成本是远远低于公证等证据保全方式的。
第三个优势就是电子证据效力非常强,因为使用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根据最新的证据规定,人民法院原则上应认定其真实性。
第四个优势就是它的商业秘密保护做得特别好,因为区块链存证是不保存电子数据原文的,是Hash存证,根据Hash的不可逆性是无法推导出原文的。所以可以充分保护商业秘密。
司法行业对区块链存证的回应
首先我们看下法院,在2018年6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宣判首例区块链存证民事案件。2018年9月的时候,最高人民法院审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认可区块链作为电子数据存证的技术手段,随后三大互联网法院先后发布了自己的司法区块链平台。
2019年6月,最高院又牵头编写了《区块链司法存证应用白皮书》。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4月1日,新的《民事证据规定》实施,进一步为区块链在内的新兴技术适用于证据认定奠定合法性基础。
讲完法院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行业的态度。我们针对网信办发布的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做了一个统计,截至今年的4月25日,网信办一共发布了三批信息服务备案清单,一共涉及了730个备案项目,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在这些项目里面涉及到司法存证或版权确权等司法行业项目占了16%,在所有行业类型中排名第一。
接下来我们看看区块链证据司法认定的情况。通过公开的途径检索(不完全),我们一共检索到87个涉及到区块链存证的案例,在这87个案例判决中,法院支持区块链证据的有85个,支持率超过97%。
根据上诉法院、行业的态度,以及司法实践三个维度的考察,我们认为区块链司法存证正处于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以区块链司法存证作为底层能力,我们相信之后会发展出很多的业务模式。
温馨提示:本期直播课中还分享了区块链存证的技术原理及生态平台建设,建议感兴趣的同学观看完整课程视频进行学习,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观看噢~
腾讯云大学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腾讯云大学”
了解更多免费、专业
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分享
戳“阅读原文”即可观看课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