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SRE方法论之服务质量目标

SRE方法论之服务质量目标

原创
作者头像
不思jo
发布2023-08-18 17:15:56
1660
发布2023-08-18 17:15:5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SRESRE

为了量化客户对服务可靠性的期望,找到客户对可靠性满意的点,我们需要制定针对用户的服务质量目标,并且努力去达到这个质量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定义一些服务质量指标(SLI)、服务质量目标(SLO),以及服务质量协议(SLA)。这三项分别是指该服务最重要的一些基础指标、这些指标的预期值,以及当指标不符合预期时的应对计划。

一、服务质量术语:SLI、SLO、SLA

指标

服务质量指标(SLI):服务的某项服务质量的一个具体量化指标。常见的SLI包括请求延迟(处理请求所消耗的时)、错误率(请求处理失败的百分比)、系统吞吐量(每秒请求数量)、可用性(服务可用时间的百分比,运维行业经常用9的数量来描述可用程度。例如,99%可用性被称为“2个9”,99.999%被称为“5个9”)。SLI也可以是一些业务指标,例如用户投诉率之类的。重点是可量化、可确定的。

目标

SLO是服务质量目标(Objective):服务的某个SLI的目标值,或者目标范围。SLO的定义是SLI≤目标值,或者范围下限≤SLI≤范围上限。例如,对于搜索服务来说,用户希望返回结果的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那么我们可以定义一个SLO,要求搜索请求的平均延迟小于100ms。

协议

SLA是服务质量协议(Agreement):指服务与用户之间的一个明确的,或者不明确的协议,描述了在达到或者没有达到SLO之后的后果。这些后果可以是财务方面的退款或者罚款,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后果。区别SLO和SLA的一个简单方法是问“如果SLO没有达到时,有什么后果?”,如果没有定义明确的后果,那么我们是在讨论一个SLO,而不是SLA。

二、SLI、SLO、SLA制定原则

1、以用户体验为中心

服务的服务质量指标有很多,不可能将监控系统中的所有指标都定义为SLI。只有理解用户对系统的真实需求才能真正决定哪些指标是否有用。

比如对于搜索服务,用户通常关心可用性、延迟,以及吞吐量。换句话说:是否能正常处理请求?每个请求花费的时间是多少?多少请求可以被处理?对于存储系统来说,用户会关注延迟、可用性和数据持久性,换句话说:读写数据需要多少时间?我们是否可以随时访问数据?数据是否一段时间内还能被读取?

2、量力而行

资源是有限的,在选择SLO时要注意不能过于追求完美。例如1s内加载好用户就很满意了,如果非要设置20ms内加载完毕、或者成功率为100%,这些都是很难达到或者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才行,投入产出比很低。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服务质量术语:SLI、SLO、SLA
    • 指标
      • 目标
        • 协议
        • 二、SLI、SLO、SLA制定原则
          • 1、以用户体验为中心
            • 2、量力而行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