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并发编程中,调用start()方法时会启动一个新的线程,并且该线程会执行run()方法。这与Java语言本身的设计有关,具体原因如下:
一、线程启动方式
在Java中,线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启动,一种是继承Thread类并重写其run()方法,另一种是实现Runnable接口并实现其run()方法。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调用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
二、线程状态
在调用start()方法后,线程并不能立即开始执行run()方法,而是处于就绪状态(Runnable),等待线程调度程序为其分配CPU时间片,并使其进入运行状态(Running)。
当线程获得CPU资源后,就会自动调用其对应的run()方法,开始执行线程代码。
三、线程上下文切换
在多线程并发执行的环境下,线程之间使用共享的内存空间,并通过CPU的上下文切换机制来实现线程之间的切换。
正因为Java中调用start()方法时只是将线程设置为就绪状态,所以多个线程可以并发地进行切换和执行。
四、回调(Callback)机制
在Java中,Thread类中的start()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异步调用,它会立即返回并继续执行下一条语句,而不会等待线程执行完毕。
当新线程启动并开始执行run()方法时,会通过回调机制来通知Thread类实例已经完成了线程的执行,并且组织相应的资源回收等操作。
因此,在Java中调用start()方法时会执行run()方法,是由于Java语言本身的设计和多线程的实现方式而决定的。这种设计可以让我们更加方便地进行多线程编程,并允许多个线程并发地执行,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