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微信"刷掌支付",睡觉时也无法被冒用!技术上还有哪些厉害的地方?

​微信"刷掌支付",睡觉时也无法被冒用!技术上还有哪些厉害的地方?

作者头像
CV君
发布2023-08-31 09:42:37
2930
发布2023-08-31 09:42:3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我爱计算机视觉

❝CV君:最近微信推出了刷掌支付,不知各位研究CV的同学们你敢用吗?正好看到一篇腾讯技术人员介绍这项技术的的文章,分享给大家,让我比较震惊的是,工作人员称这项技术在睡觉的时候都无法被冒用!

除了识别技术本身,技术人员也公布了应对低质量数据和数据量少的处理方法,相信对从事技术开发的朋友会有帮助!一起来看看吧!以下内容节转自鹅厂技术派。

作为一项全新的支付技术,其刷掌支付安全性究竟如何?背后有哪些技术突破?来自腾讯优图实验室的算法同学们对这项技术进行了介绍。

刷掌支付安全性如何保证

刷掌支付是一种基于手掌表皮掌纹和皮下掌静脉进行身份验证的新型支付方式。通过先进的成像技术和AI算法,微信刷掌支付设备可以将用户手掌图像转化为数字特征,与预先注册的特征进行比对确认用户身份完成支付。

由于每个人的手纹和掌静脉信息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在分叉和走势上也有明显差异,通过掌纹和掌静脉双模态结合可以确保区分开每个人。

那么如果手掌脏了、或者有东西挡到、或者受伤,会对识别精度产生影响么?就像前面介绍,刷掌使用的是掌纹和掌静脉,如果手掌上有脏污、遮挡或者受伤,都会是掌纹掌静脉信息缺失或改变,导致错误的识别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信刷掌支付具备质量判断模块,可以避免异常手掌进入支付流程,提示无法使用。如果手掌因各种原因无法使用可以切换到另一侧手掌,也可以使用扫码、刷脸等其他方式支付。

在一些极端的场景下,如果不法分子要盗用用户的手掌照片,通过打印或者屏幕作为载体来攻击,会怎么样呢?对此,刷掌联合团队储备了大量算法防御能力和应对策略,并做了丰富多样的测试。微信刷掌设备使用可见光采集掌纹图像和红外光采集掌静脉图像,无法呈现掌静脉信息的打印照片、屏幕等都无法攻破系统,日常可见光拍照也无法泄露掌静脉信息。

有一些网友也问到“睡着了会不会被支付”、“挥挥手会不会就付款了”,这些问题背后其实都是担心刷掌是否能充分确认用户使用意愿。研究表明当人们伸手刷掌时,他们的手心会紧绷保持平整,并且有特定的运动轨迹。相反在睡觉时手掌通常处于放松状态、掌心充满褶皱,因此通过外力使睡着的人手掌满足上述条件非常困难,并且手掌周围的干扰物也会导致不可使用。

掌纹识别核心技术难点

虽然市面上已经有类似的技术,但微信在推出这些技术的过程中主要突破了三大难点,归纳起来就是超大规模应用、极致用户体验、环境人群适应。

首先,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服务数百万乃至更多用户,我们通过红外与彩色双摄像头同时采集掌纹+掌静脉的高质量成像,使用双模态融合识别提供百万级识别能力。在区分双胞胎等高相似人群方面,我们提出了全局与局部结合的识别方案,可以区分出掌纹掌静脉的局部细节差异。

其次,为了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通过扩大视场角、抗运动模糊拍摄、实时质量优选等技术,我们可以支持用户在比较大的范围内高速移动手掌,尽可能少对用户的使用限制,提供更接近扫码的极致用户体验。同时,结合本地识别、私有化部署等方案可以将整个使用过程控制在数百毫秒内。

最后,在环境和人群适应性方面,我们结合光线滤除和可控补光能力,减轻了室内外光强差异、有水环境湿手掌、油性皮肤、弱静脉手掌等成像问题。针对各种场景掌纹数据稀少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逼真掌纹掌静脉的生成算法,可以实现稀缺数据的有效补充。

得益于多维度的技术创新和研究以及大范围的高频次实践,微信支付与腾讯优图实验室联合团队成功克服了掌纹识别技术在金融级支付场景下的技术应用挑战,有效满足广大用户对于“无介质”、“非接触”、“高便捷”和“高安全性”的支付需求。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06-0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我爱计算机视觉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刷掌支付安全性如何保证
  • 掌纹识别核心技术难点
相关产品与服务
多因子身份认证
多因子身份认证(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Service,MFA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防御体系,通过结合两种或三种认证因子(基于记忆的/基于持有物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因子)验证访问者的身份,使系统或资源更加安全。攻击者即使破解单一因子(如口令、人脸),应用的安全依然可以得到保障。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