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小众笔记软件『蚂蚁笔记』Windows 客户端新版(v2.8.0)

小众笔记软件『蚂蚁笔记』Windows 客户端新版(v2.8.0)

作者头像
独立观察员
发布2024-01-23 16:43:02
2480
发布2024-01-23 16:43:02
举报

小众笔记软件『蚂蚁笔记』Windows 客户端新版(v2.8.0)

独立观察员 2024 年 1 月 21 日

一、前言

本文是本人关于 “蚂蚁笔记” 的第三篇文章,前两篇分别为《【编辑】蚂蚁笔记服务端搭建(Windows 版)》和《蚂蚁笔记 Windows 客户端编译运行和打包》,同时本文也是第二篇文章的后续,在那篇文章中进行编译和打包的就是本文称之为 “v2.8.0” 版本的蚂蚁笔记新版 Windows 客户端,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以及相关的资源分享。

另外,本文所说的新版客户端,是本人依据官方开源代码,整合他人的修改,以及本人的修改,进而编译打包出来的,并非官方版,请知悉。

为什么写这么多关于 蚂蚁笔记 的文章呢?当然是因为喜欢啦,哈哈。本人从很早就开始有摘录整理搜索到的资料的习惯,最早是使用 Word,后来使用 “麦库记事”,也用了一两年了,后来 “麦库记事” 倒闭了,就开始使用这个 “蚂蚁笔记” 了,至今应该有五年多了,一直购买着 “高级套餐”(入门级付费套餐,后面会介绍到):

二、蚂蚁笔记介绍

官网地址:https://leanote.com/

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leanote

按照官网首页的介绍,蚂蚁笔记具有以下亮点(冒号后为本人的主观评价,供参考,图片大部分为官网图片):

1、多平台:我主要是用 Windows 的,网页的偶尔用,安卓的比较简陋,基本没怎么用,其它的没用过。

2、博客:笔记能一键分享成为博文,可以分享给别人观看,可以拷贝到其它平台编辑器(比如微信公众号),图片都能顺利被转存(我自己的博客网站的文章拷到微信公众号后台,图片经常会转存失败),还是挺好用的。

3、团队协作:没用过,好像是收费服务。

4、企业级私有云:也就是私有化部署,其实服务端也是开源的,可以自己搭建,它这个应该就是代码比较新一些,然后会提供技术支持,按用户数收费。

5、微信版:已失效。

6、代码高亮:它的代码编辑确实做得很好(毕竟是定位为极客笔记软件),支持众多代码语言,甚至还支持列编辑模式(这个没有在其它笔记软件中见到过)。

7、写作模式:能够隐藏侧边栏之类的,纯粹写作,避免干扰。

8、Markdown 编辑器:我不怎么用,还是喜欢所见即所得。

9、数学公式编辑器:没用过,好像现在也没有了吧?

10、支持 vim&emacs 输入:没找到。

11、思维脑图:确实有!我今天才知道!

12、详细历史记录:可以。

然后以下是我认为的其它优点:

13、可折叠的文档导航:

14、导出 PDF:导出文字版 PDF,使用了专门的组件来导出,格式很好,不是那种网页另存为或者打印的方案。客户端导出的没有目录,网页端导出的竟然能带目录!

15、支持几乎所有常用的文字设置:本来我认为这一点是一个笔记软件的基本素养,可谁曾想,很多其它软件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所以这个也列为优点了,都是同行衬托得好啊。

下面这个就是蚂蚁笔记的文字编辑条,依次的功能为:段落(标题一、标题二 这种)、字体颜色、背景颜色、加粗、斜体、下划线、删除线、图片、思维脑图、代码块、行内代码、项目符号、编号列表、左对齐、居中、右对齐、两端对齐、减少缩进、增加缩进、引用、插入 / 编辑链接、删除链接、表格、水平分割线、清除格式、下标、上标、查找和替换、粘贴为文本、切换代码原始样式、字体、字号。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常用的笔记软件,是不是有缺少其中的一些功能。我先来列举几个(2024.01.21):Trilium 没有 “标题一”、没有字体对齐功能;印象笔记没有 段落 功能;微信公众号后台编辑器也没有 段落 功能;知乎文章编辑器没有字体对齐功能。

三、服务端介绍

3.1、官方服务及其存在的问题

先来看看蚂蚁笔记官方的套餐:

可以看出,基本都是要付费的,高级套餐是 10 元每月,或者 100 元每年,其实也还好,主要是有个流量限制,才 128M 每月。我之前倒是没遇到过流量超限的情况(难道我之前开的是旗舰套餐?),但是遇到过单篇文章图片过多就同步不了的情况,这个先按下不表。但是,最近我竟然遇到了总流量超限的情况(可以从本文第一张图看出),所以都不能同步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之前我搭建 Windows 服务端的时候,就是有意向使用自建服务来替换官方服务的,毕竟他们这个客户端切换服务还是很方便的(leanote.com 那个是官方的):

当时因为有的时候写博客的话图片会很多,然后偶尔会出现单篇内容超限的情况,想着是不是官方限制比较严格,自建服务应该没这个问题。但是当我搭好 Windows 版服务端,测试了一下,发现也有这个问题,就暂时搁置了,又继续用官方服务了。

3.2、自建服务的后台管理

最近因为遇到总流量超限的问题(我对于之前没遇到过这个问题感到疑惑),所以重新研究了一下,在 CentOS7 系统上搭了个 Linux 版的服务端,然后关注到了这个只有管理员账号(内置的两个账号之一,可以改掉默认的名称和密码来使用)能看到 “后台管理” 入口:

这就相当于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什么流量限制、大小限制,都是浮云,先进入后台再说(说句题外话,后台是看不了笔记的,可以看到 NOTES 是灰色的,这也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因为这个是多用户系统):

由于是多用户系统,所以有个用户管理功能就是很合理的咯:

还有个邮件管理,这里我没去配置:

是否开放注册,由于就我一个人用,所以我把它关闭了:

下面这个就是关键了,上传文件大小限制,全给它改成 0(无限制,之前好像是 5):

然后是导出 PDF 要用到的 wkhtmltopdf 组件,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一下,不然网页端导出不了,直接点击那个蓝色的链接,按照组件官网的介绍安装即可,然后这边填上默认路径并 Submit 即可(之前提到的网页端导出时能带目录,应该就是因为这个组件比较强大):

最后一个是数据备份恢复功能,需要配置一下 MongoDB 的相关工具,我这里还没配置,所以显示的是作者的默认路径,自然也就暂时没效果了:

好了,都介绍完了,那么我们来做个测试吧。就拿我的文章《几十款 WPF 控件 – UI 库,总有一款适合你》来测试吧,里面有非常多图片,之前蚂蚁笔记的官方服务就是在它面前败下阵来的(其实蚂蚁笔记没有转存外链图片的功能,不知道为什么外链图片多会对它产生影响),现在让我们的自建服务(取消了文件上传大小限制之后)来挑战一下吧。挑战过程很简单,直接复制文章,粘贴到新笔记中,然后保存,能正常保存就挑战成功了,结果当然是成功啦(没有小红点):

四、新客户端的诞生

既然自建服务这么好用,官方服务又快要到期了,那就着手开始迁移笔记了呗。然后问题就来了,要迁移的话,肯定先要导出原来的所有笔记,但是没有批量导出功能,而且原版(v2.7.0)导出某个文件夹,只会把直接放在该文件夹内的笔记导出,该文件夹的子文件夹则被忽略了。以下图为例,如果在 “编程” 这个一级目录上操作导出,则只会导出 4 篇笔记,至于其下的 “GO”、“.Net Core”、“网络” 等文件夹则无动于衷,仿佛在说,你导出的是 “编程”,和我 “GO” 有什么关系。然后导入自然也是同样的逻辑,这就很麻烦了。

既然我有这个问题,别人肯定也会有,于是去官方 GitHub 页面去看看,看到了这样一个 pull request:

https://github.com/leanote/desktop-app/pull/339

也就是说,这位叫做 Mrzyxing 的老哥已经实现了一个递归导出和导入 .leanote 文件的功能,宣称是能够按照原文件夹的嵌套结构原样导出和导入的。

不过有一个问题是,它这个是个 pull request,而官方已经不再维护这些仓库了,这些拉取请求自然也被置之不理了,而且它这个拉取请求是 2019.05.17 提交的,而官方代码最后提交日期是 2021.08.14,这期间代码已经变动很大了,必然会有很多冲突,并不能直接拿来就用。所以我先是把他的改动弄了个分支提交到我克隆的仓库了,但是当时由于对 Electron 编译和打包不熟(现在可以看看我上一篇文章,链接见文章开头),打包出来的运行不起来(卡首屏),而直接运行的没有递归导入导出效果(点击了没反应),问了老哥,他说他会来提交,但是后面好像没有,所以当时就暂时搁置了:

直到前一段时间,又想使用自建服务了,所以研究了一下 Electron 编译和打包,运行起来,调试 JS 代码,解决了一些 Bug,终于这个递归导出导入功能基本可用了,提交记录如下(Gitea):

https://gitee.com/DLGCY_Clone/leanote-desktop-app

可以看到,除了让这个递归导入导出功能可用之外,对于导出文件的文件名方面也做了些修改,包括:

1、让文件名支持 “#” 和 “ ”(空格),之前这些都是使用 “-” 来替代,就很难看,“C#” 都变成 “C-” 了;

2、过滤 “” 和 “/”,也就是正反斜杠,之前代码中有用正则表达式过滤,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效果,我直接使用替换法来过滤了,这样就不会出现实际导出失败但是又没有提示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现象了,然后这两个我是让它替换为 “-” 的。

另外,我还建了个包含客户端外壳文件的仓库:

https://gitee.com/DLGCY_Clone/leanote-desktop-windows

由于官方的 Windows 客户端最后一个版本是 v2.7.0,所以我把我生成的这个版本定为 v2.8.0。

五、使用示例

导出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一级目录(如果还是嫌太多一级目录要操作,可以通过拖拽将所有一级目录统一放在某个一级目录下,这样就只有一个一级目录了),点击齿轮 — 导出笔记 — 递归导出 Leanote:

选择一个文件夹之后,开始导出,导出过程和最终结果都有提示:

最终该一级目录以及其下的子目录包括所有 .leanote 格式的笔记就会出现在选择的文件夹中:

注意:还是要提醒一下,目前导出有可能会缺斤少两,最后要检查一下文件数量,某个文件夹内文件数量不对,可以删除里面的文件然后重新导出一下该文件夹。

然后就是导入了,在导入前,可以对导出的文件夹任意修改结构、移动笔记等。都调整好了之后,打开软件,切换到自建服务,然后在某个一级目录上点击 — 导入笔记 — 导入 Leanote:

点击 “选择 Leanote 文件夹” 按钮(然后在文件夹选择窗口选择之前导出的文件夹):

可以看到成功导入了 665 个笔记,从文件夹那边统计,正是 665 个,一个不差,一次成功,而且速度很快:

题外话:这个文件夹内文件数统计,是一个 Quicker 动作 —— “文件数”:

刚导入时是在本地,还没有同步到服务器,可以看到文件夹全是红点:

后台在依次进行同步(如果没有自动开始,可以按一下 Ctrl S 来触发),同步完成的笔记,红点就消失了:

可以在软件的左下角看到同步的状态和进度: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01-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独立观察员博客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前言
  • 二、蚂蚁笔记介绍
  • 三、服务端介绍
    • 3.1、官方服务及其存在的问题
      • 3.2、自建服务的后台管理
      • 四、新客户端的诞生
      • 五、使用示例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云数据库 MongoDB
      腾讯云数据库 MongoDB(TencentDB for MongoDB)是腾讯云基于全球广受欢迎的 MongoDB 打造的高性能 NoSQL 数据库,100%完全兼容 MongoDB 协议,支持跨文档事务,提供稳定丰富的监控管理,弹性可扩展、自动容灾,适用于文档型数据库场景,您无需自建灾备体系及控制管理系统。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