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平台国际化:两个时间点、三大领域、两个依赖

平台国际化:两个时间点、三大领域、两个依赖

作者头像
小腾资讯君
发布2024-06-24 18:36:56
2270
发布2024-06-24 18:36:56

闫德利 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悄然取得可喜成绩

平台企业国际化是一个难题。我国第一代互联网平台都曾做出努力和尝试,结果不尽理想,长期以来主要服务华人市场。这和美国形成强烈反差。两国同为平台经济二强,国际化路径和水平却完全不同。美国互联网平台天然是国际化的,2023财年五大科技公司(Big 5 tech)的国际收入占比分别是——Meta(63.1%)、苹果(57.6%)、Alphabet(53.0%)、微软(49.6%)、亚马逊(31.2%)。

近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平台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出人意料的是,我国平台企业国际化悄然间取得了可喜成绩。尽管和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进展和势头十分喜人。在2023年美国App Store应用下载量排行榜中,我国有Temu、CapCut和TikTok三款应用进入前5名。主要平台中,小米、携程、腾讯、阿里巴巴、滴滴和快手等6家披露了国际收入,占比平均为13.6%。其中,小米凭借制造业属性基本达到美国平台“国内国外各占一半”的水平。根据市场机构估算,拼多多和字节跳动的国际收入占比分别为23%和20%。除此,还有原生国际化的SHEIN,其市场和收入全部来自海外。如下图所示。

2018年重新启动

2022年全面加速

这波国际化浪潮起步于2018年左右,距我国互联网商业化元年正好二十周年。标志有二:

一是以携程和腾讯为代表的老树新枝。携程披露的国际收入最早追溯到2017年,疫情改变了占比的曲线走势。如不考虑这三年(2020-2022),其国际收入占比逐年提升。腾讯的国际化起步相对较早,国际收入占比呈V型,2018年触达底部后逐年提升。阿里巴巴与之相似,起步早,但占比波动,2020年波谷后重回上升通道。

二是以字节跳动和滴滴为代表的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力量。2017年,TikTok上线;次年登录美国,全年累计下载量达6.63亿次(来源:Sensor Tower)。滴滴于2018年收购巴西出行平台99,正式开启国际化征程,目前已进入14个国家,主打巴西和墨西哥等拉美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史上,2018年是一个特殊年份。我国平台企业国际化反而在这一年逆势而起,十分值得关注。重新起步的国际化,于2022年进入了快车道,开始全面加速。

一是老平台取得新成绩、新突破。网易游戏一季度的国际收入占比超过10%,并提出40%-50%的目标。SHEIN高歌猛进,2022年估值达到1000亿美元的高点,成为与字节跳动、SpaceX齐名的三大独角兽之一。

二是多个平台在2022年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在跨境出口方面,拼多多Temu和TikTok Shop接踵上线,惊喜不断;快手开启国际化,主打巴西和印尼市场;美团成立境外业务,今年改由王兴负责。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公司财报和招股书整理。

三大领域

总体来看,我国平台企业国际化在短视频、跨境电商和网络游戏三个领域的进展较为显著。

一是短视频乘风而起、漂洋过海。短视频是继长文(博客)、短文(微博客)、图片(朋友圈、小红书)之后的新一代UGC平台,可谓近十年平台经济最大风口。短视频的国际化也较为成功,以TikTok、快手和欢聚为代表。值得注意的是,抖音推出仅8个月时间,TikTok就上线了,开创了“国内国际齐发并进”的先河,改变了“先国内,再国外”的传统国际化路径。短视频深受各国人们喜爱,由于它是个性化推荐的个人信息平台,面临的政策和文化风险较大。不仅考验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还考验政治智慧。

二是跨境电商创新模式、汹涌澎湃。跨境电商不是新事物,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互联网模式之一。中国制造网(1998)、阿里巴巴国际站(1999)、敦煌网(2004)、兰亭集势(2007)、SHEIN(2008)、米兰网(2008)、速卖通(2010)、Jollychic(2012)等众多平台已耕耘多年,国家也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发展。此次跨境电商汹涌澎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模式创新。Temu于2022年9月在美国上线,它开创了全托管模式,大大降低了出海门款,显著提高了经营效率,有效改善了用户体验,掀起了跨境出口电商新浪潮。2024年,速卖通率先推出半托管模式,把这股浪潮推向新高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Temu、TikTok Shop、SHEIN和速卖通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被誉为跨境电商“四小龙”。尤其Temu,推出21个月时间就进入70个国家和地区,最新一站是巴西。总之,我们可以用“全托+半托”和“四小龙”来概括。

三是网络游戏低调前行、结伴而出。我国网游出海主打美、日、韩发达市场,2023年三国占我国自主研发游戏出海60%的份额(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等)。我国网游国际化已达较高水平。根据data.ai数据,2023年中国发行商旗下产品在海外移动游戏市场中占24%的份额,有27家手游发行商海外营收突破1亿美元。其中,米哈游和腾讯超过10亿美元,三七互娱接近9亿美元。原神、崩坏、Honor of Kings、Whiteout Survival等产品深受全球用户喜爱,还涌现出一批以游戏出海为核心业务的企业,壳木游戏、宝通科技、智明星通等公司的游戏国际收入占比达到90%以上,昆仑万维和上海骏梦在80%以上。

跨境出口电商依托发达的中国制造和完善的产业链,网游出海彰显的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我国网游的国际化程度更高,涉及企业数量更多,但常被忽视或轻视。如下表所示。

两个依赖

我国平台企业国际化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高度依赖国外的应用商店和网络媒体,在这两个环节上受制于人。

一是高度依赖应用商店。用户付费下载APP或应用内购买数字商品和服务,所支付的金额会被应用商店强制征收30%或15%。这里的30%是基准佣金率,订阅首年后以及小型企业通常可享受15%的优惠,具体数值还跟所在国家、终端类型等因素有关。这是一种类似于征税的商业模式,被戏称为“苹果税”“安卓税”等。应用商店是通往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大门,其重要意义无需赘述。但高昂的佣金率,已成为我国出海企业的沉重负担。30%的基准水平甚至高于企业税率——2023年全球181个独立税收管辖区的平均企业税率为23.45%(来源:Tax Foundation)。当然,这不仅是出海APP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仅是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两家应用商店的问题,而是在非实物APP中普遍存在的。降低应用商店佣金率成为全球共同呼声。

二是高度依赖海外媒体。在陌生的国度打出知名度和品牌,需要大量的广告投放。作为全球两大广告平台,Meta和谷歌(包括YouTube)成为中国平台企业出海的重要受益者。2023年,Meta来自中国广告主的收入高达13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比重突破10%。如下图所示。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Temu是2023年Meta最大的广告商,广告支出近20亿美元,也是谷歌前五大广告商。网游出海龙头米哈游近一年在美国的广告投放近2.9亿美元,增长487%,在亚太游戏品牌中位居第一位(来源:Sensor Tower,2024.4)。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