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算力共享:环形结构的算力分配策略

算力共享:环形结构的算力分配策略

原创
作者头像
zhangjiqun
发布2024-07-26 09:27:26
980
发布2024-07-26 09:27:2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大语言模型,算力共享

目录

算力共享:环形结构的算力分配策略

方法签名

方法实现

注意事项

nodes.sort(key=lambda x: (x[1].memory, x[0]), reverse=True)

end = round(start + (node[1].memory / total_memory), 5)


算力共享:环形结构的算力分配策略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RingMemoryWeightedPartitioningStrategy的类,它继承自一个假定的PartitioningStrategy基类。这个类的目的是根据节点的内存大小来分配节点到不同的分区中,以确保每个分区内的节点在内存资源上尽可能均衡。这种策略可能用于分布式系统或集群管理中,以便更好地平衡工作负载和资源利用率。

下面是对这个类中partition方法的详细解释:

方法签名

def partition(self, topology: Topology) -> List[Partition]:

  • self: 类实例自身的引用。
  • topology: Topology: 方法的输入参数,代表集群或系统的拓扑结构。这里假设Topology是一个包含系统中所有节点的容器,并且每个节点具有内存大小等属性。
  • 返回值: 返回一个Partition对象的列表,每个Partition对象代表一个分区,包含了节点的ID、该分区在资源分配中的起始和结束位置(这里的位置是相对于整个资源池的比例)。

方法实现

  1. 获取并排序节点
    • nodes = list(topology.all_nodes()):从topology中获取所有节点,并将它们存储在一个列表中。
    • nodes.sort(key=lambda x: (x[1].memory, x[0]), reverse=True):根据节点的内存大小和节点ID(作为次要排序标准)对节点进行降序排序。这里假设每个节点是一个元组,其中第一个元素是节点ID(x[0]),第二个元素是包含节点信息的对象(x[1]),该对象具有memory属性表示节点的内存大小。
  2. 计算总内存
    • total_memory = sum(node[1].memory for node in nodes):遍历排序后的节点列表,计算所有节点的总内存大小。
  3. 创建分区
    • 初始化partitions列表来存储分区信息,以及start变量来表示当前分区的起始位置(初始化为0)。
    • 遍历排序后的节点列表,对于每个节点:
      • 计算当前节点应该结束的相对位置(end),这是通过将当前节点的内存大小除以总内存大小,然后加上当前分区的起始位置start来实现的。这里使用round函数将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5位,以避免浮点数精度问题。
      • 创建一个新的Partition对象,包含当前节点的ID、起始位置start和结束位置end,并将其添加到partitions列表中。
      • 更新startend,以便为下一个分区计算起始位置。
  4. 返回分区列表
    • 最后,返回包含所有分区信息的partitions列表。

注意事项

  • 这个实现假设Partition类已经定义,并且接受节点ID、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作为参数。
  • 分区的结束位置是基于内存比例计算的,这意味着它们不是绝对的索引或位置,而是相对于整个资源池(在这里是内存)的比例。
  • 由于使用了浮点数运算,可能存在微小的精度误差,这在处理大规模集群时可能需要注意。
  • 此策略假设节点的内存大小是固定的,不考虑动态变化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节点的内存大小会变化,可能需要定期重新分区。

nodes.sort(key=lambda x: (x[1].memory, x[0]), reverse=True)

在Python中,nodes.sort(key=lambda x: (x[1].memory, x[0]), reverse=True) 这行代码是对列表 nodes 进行排序的操作。这里,nodes 被假设为一个包含元组的列表,其中每个元组至少有两个元素:第一个元素(x[0])是节点的某种标识符(如ID),第二个元素(x[1])是一个对象,该对象具有一个 memory 属性,表示节点的内存大小。

这行代码的工作原理如下:

  • sort() 方法是列表(List)的一个内置方法,用于对列表中的元素进行就地排序(即直接修改原列表,而不是返回一个新的已排序列表)。
  • key 参数是一个函数,用于从每个元素中提取一个用于比较的关键字。在这个例子中,key 是一个匿名函数(lambda函数),它接受列表中的一个元素(这里用 x 表示)作为输入,并返回一个元组 (x[1].memory, x[0]) 作为排序的关键字。
  • 元组 (x[1].memory, x[0]) 的第一个元素是节点的内存大小x[1].memory),第二个元素是节点的ID(x[0]。由于元组在Python中是按位置进行比较的,因此当用作排序关键字时,会首先比较元组的第一个元素(内存大小),如果两个元素的内存大小相同,则会比较第二个元素(节点ID)。
  • reverse=True 参数指定了排序的方向。默认情况下,sort() 方法会进行升序排序(即从小到大)。设置 reverse=True 会将排序方向改为降序(即从大到小)。因此,在这个例子中,节点将首先根据它们的内存大小进行降序排序,如果内存大小相同,则根据节点ID进行降序排序(尽管在内存大小不同的情况下,节点ID的比较通常不会影响最终排序结果)。

综上所述,这行代码的目的是将 nodes 列表中的节点按照它们的内存大小进行降序排序,如果内存大小相同,则按照节点ID的降序排序(尽管这一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不是必需的,因为内存大小的不同通常足以决定排序顺序)。

end = round(start + (node[1].memory / total_memory), 5)

在这行代码中,end 变量被计算为当前分区应该结束的相对位置,这个位置是基于整个资源池(在这个上下文中是内存)的比例来确定的。具体地,end 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出的:

  1. node[1].memory:获取当前节点的内存大小。
  2. total_memory:这是之前计算出的所有节点的总内存大小。
  3. node[1].memory / total_memory:这个表达式计算当前节点内存大小占总内存大小的比例
  4. start + (node[1].memory / total_memory):将上述比例加到当前分区的起始位置 start。这里,start 初始化为 0,表示第一个分区的起始位置是资源池的开头。随着分区的创建,start 会被更新为上一个分区的结束位置
  5. round(..., 5):最后,使用 round 函数将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五位。这是为了处理浮点数运算中可能出现的精度问题,并确保分区的结束位置是一个相对精确的值

然而,这里有一个潜在的问题:由于 start 是基于前一个分区的结束位置更新的,并且每个分区的结束位置都是基于内存比例计算的,因此所有分区的总和可能不会恰好等于 1(即整个资源池的比例)。这通常不是问题,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关心的是每个分区相对于其他分区的大小比例,而不是它们是否严格等于整个资源池的一个固定比例切片

但是,如果你需要确保所有分区的比例之和恰好等于 1,你可能需要采用一种不同的方法来分配分区,例如使用累积分布函数(CDF)来确保分区的连续性。然而,这种方法可能更复杂,并且在这个简单的基于内存权重的分区策略中可能不是必需的。

在这个场景中,end 的计算方式确保了内存资源是根据节点的内存大小来分配的,较大的节点会获得更大的分区比例。然后,你可以使用这个比例来分配任务、数据或任何需要平衡资源使用的资源。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算力共享:环形结构的算力分配策略
    • 方法签名
      • 方法实现
        • 注意事项
        • nodes.sort(key=lambda x: (x[1].memory, x[0]), reverse=True)
        • end = round(start + (node[1].memory / total_memory), 5)
        相关产品与服务
        容器服务
        腾讯云容器服务(Tencent Kubernetes Engine, TKE)基于原生 kubernetes 提供以容器为核心的、高度可扩展的高性能容器管理服务,覆盖 Serverless、边缘计算、分布式云等多种业务部署场景,业内首创单个集群兼容多种计算节点的容器资源管理模式。同时产品作为云原生 Finops 领先布道者,主导开源项目Crane,全面助力客户实现资源优化、成本控制。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