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一个牛逼的插件,国内用户可以免费用Grok4(附教程)

一个牛逼的插件,国内用户可以免费用Grok4(附教程)

作者头像
派大星的数据屋
发布2025-07-12 16:21:18
发布2025-07-12 16:21:18
6.4K0
举报

马斯克的背水一战,大获全胜!

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AI模型——Grok 4,终于来了!

北京时间7月10日,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正式发布了Grok 4。

这是Grok系列模型的第四次重要迭代,号称是“世界上最强AI模型”。

根据官方的描述,Grok  4具备“逻辑推理更强、语言理解更准确”的优势,在处理学术问题上的表现,已达到博士级别。

图片
图片

Grok 4系列被分为两个版本:Grok 4和Grok 4 Heavy。两者都是纯推理模型,没有非推理模式。

在主流推理基准测试中,Grok 4 Heavy全部拿下了Humanity’s Last Exam(一个涵盖数学、科学与语言等多学科、约2500道题目的权威考试),甚至达到了44.4%的高分。

这个分数对于其他模型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高分。

图片
图片

话不多说,先来介绍下国内用户最关心的一点:

如何使用Grok 4?

目前,Grok 4只有付费用户才能使用,普通版月费30刀。

而最强的Grok 4 Heavy需要订阅 300 美元/月的SuperGrok Heavy会员才能使用。

这价格超过了OpenAI最贵的200美元Pro会员月费。

图片
图片

好在,在发布会结束后不久,DeepSider就在第一时间上线了这款模型。

现在,所有用户均可体验Grok 4模型,包括免费用户和订阅用户!

官网地址:https://www.deepsider.ai

图片
图片

如何使用DeepSider?

DeepSider是一款浏览器侧边栏插件,支持与多款热门AI模型进行聊天对话和图像生成。

最重要的是,不用魔法!无需海外邮箱!

国内用户直接就能体验最新的Grok4、Claude 4 Sonnet、GPT-4o画图、GPT-4.1、GPT-o3、Grok 3、Gemini 2.5 Pro、FLUX画图、DeepSeek R1等等模型。

图片
图片

装完插件后,点开侧边栏就能与AI对话,无需在多个页面窗口间来回切屏。

一边看视频,一边让AI在旁边替你写代码、写文章、画图,非常便捷。

图片
图片

DeepSider现在适用于谷歌Chrome浏览器、微软Edge浏览器,直接在浏览器右上角,进入扩展商店,搜索deepsider安装即可。

图片
图片

安装完成后,记得将插件图标固定在浏览器顶部。

图片
图片

下次想要使用AI对话功能时,直接点击浏览器顶部的DeepSider图标就可以展开AI侧边栏。

图片
图片

然后,切换到你想使用的模型,比如Grok 4,就可以使用了。

图片
图片

DeepSider还能做什么?

DeepSider也支持PDF、Word、TXT等多种格式文档的智能解析,甚至支持同时上传多份文档,快速提取关键信息。

图片
图片

即使是代码小白,也可以通过Claude4.0一句话生成一个精美的、可以互动的网页。

图片
图片

不管是生成图片,还是总结文档内容、写代码、查找真实文献、写论文综述,DeepSider都能帮助你极大地节省成本和时间。

图片
图片

给Gemini2.5Pro一个巧妙的指令,它就能替你快速找出真实的文献资料。

图片
图片

再来看看DeepSider的GPT-4o-image绘图模型,实测速度很快,效果相当好。

图片
图片

经常需要做装修图、电商图的小伙伴,也可以用新一代AI画图神器FLUX.1 Kontext模型,精准还原你的创意构想。

图片
图片

再比如,你想画一副高质量的科研配图,但不知道用什么样的绘图提示词才能更精准地表达你的需求。

那么可以先用Claude润色一下你的绘图提示词,让它来替你优化。

图片
图片

接着,再把润色后的提示词丢给GPT-4o-image模型,很快就可以得到一张完整的科研配图了。

通过DeepSider,无需频繁切换各个大模型的账号,就能体验多款顶级大模型结合起来发挥的1+1>2的效果。

图片
图片

目前做侧边栏的工具很多,做AI集成工具的也很多。

但像DeepSider这样,提供了顶级大模型免费使用的侧边栏AI工具,几乎没有。

既不需要安装电脑客户端,又不需要自己去折腾api,还支持国内邮箱注册,不限制设备登录数量。

图片
图片

很适合新手和讨厌繁琐的小伙伴,值得尝试。

快去试试Grok 4,看它是否真的是老马口中的“世界上最聪明的AI”吧!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7-1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Python大数据分析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