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企业采购管理如何做好价格分析?5步教你看懂、算清、讲明白

企业采购管理如何做好价格分析?5步教你看懂、算清、讲明白

原创
作者头像
用户5667915
发布2025-07-17 11:56:51
发布2025-07-17 11:56:51
4190
举报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把采购价格分析简单理解成“谁报价低就选谁”。

但真到实际执行的时候,很多人就犯难了:

  • 同一个物料,A报价8块,B报价9块,但B交货快、质量稳,到底哪个更合适?
  • 上个月才谈好的合同价,这个月供应商又说要涨价,涨得是不是有道理?
  • 财务问你为什么同一个产品,这次进价高了2块,你该怎么解释?

说到底,采购不是看谁便宜,而是要能算得清、看得懂、讲得明白。

而这背后的核心能力,正是——价格分析

今天这篇,我们就来聊聊:采购到底该怎么做价格分析?

注:本文示例所用方案模板:简道云采购管理系统,给大家示例的是一些通用的功能和模块,都是支持自定义修改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里面的功能。

一、什么是采购价格分析?

采购看到的报价,往往只是一个数字,但你得知道它背后到底有什么。

一个完整的采购价格,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价格 = 材料成本 + 加工成本 + 管理费用 + 运费 + 税费 + 利润 + 其他隐性成本

拆开来说,就是这些:

  • 材料成本:最直接,比如铜、铝、钢、塑料、元器件;
  • 加工费/人工费:复杂工艺、定制产品,这一块可能占大头;
  • 运输费:尤其跨省、海外,运费价格浮动很大;
  • 包装费:特别是出口或精密零部件,这一块常被忽略;
  • 税费:含税还是不含税?开13%的专票还是收普票?
  • 利润:供应商的合理毛利,一般在10%-30%不等;
  • 汇率/原材料波动带来的附加风险
  • 付款条件成本:你要预付款,对方可能报价低一点;你要求60天账期,那利润就要提上来;

所以,你不能只看表面多少钱,而是要看报价构成。你问得越细,供应商越不敢乱报。

1.采购价格有哪几种?

很多采购系统里都有“价格字段”,但你得分得清楚几个常见术语,否则分析就全混了,下面是常见的几种采购价格类型:

2. 影响采购价格的6个关键因素

你看到的价格,其实是多个因素博弈后的结果,所以,不光要记录多少钱,更要记录“为什么是这个价”。

否则以后价格一波动,根本没法解释。

主要有以下六个变量:

二、怎么用采购系统做价格分析?

很多企业都在用Excel做价格分析,能做到一定程度没问题。

但如果你想让这件事长期规范化、团队协同化、数据自动化,就必须借助系统来做。

1. 产品价格表

你系统里的产品价格表,如果只是维护一个“当前报价”,那等于白写。 真正有用的价格表,要包含这些字段:

  • 同一物料的多个供应商报价
  • 每条报价的报价时间、联系人、报价来源
  • 是否为协议价 / 市场参考价 / 临时报价
  • 是否含税、是否包运、付款方式;
  • 价格有效期、报价备注

这样,你每次下单时,就能从价格表里拉出多个供应商的历史报价进行对比,而不是靠记忆、翻聊天记录。

系统要能支持“价格记录自动关联采购订单”,成交价和报价分开记录,留痕、可查、可溯源。


2. 采购申请和订单模块:比价流程要能跟进,记录要能留档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手动记表、写备注,所以比价流程必须在采购申请或采购订单模块中直接做。

建议这样配置:

  • 在【采购申请单】中增加一个“比价记录”子表; 支持添加多个供应商报价; 系统自动对比最高价、最低价、平均价; 必填字段:报价来源、是否含税、有效期、选择理由;
  • 在【采购订单】中,设置“引用报价来源”,拉入比价结果;
  • 系统设置审批校验机制: 如果不是最低价,需要填写“非最低价成交原因”; 如果没有上传报价附件或填写比价信息,不允许通过审批。


3 供应商询报价:统一入口、自动留痕、多轮报价可追溯

手工发邮件、打电话要报价,过程无法统一管理。 所以系统中一定要有一个询报价模块:

  • 在【供应商管理】模块下设置“报价邀请”功能: 可按物料选择多个供应商,批量发起报价请求; 供应商通过系统入口填写报价、有效期、附加条件; 报价人和时间自动记录,支持上传附件(如PDF报价单);
  • 支持多轮报价记录: 第一轮报价 → 修改报价 → 最终报价,每次留痕; 可生成报价历史对比图,一眼看出价格走势和供应商行为模式。


三、采购价格分析流程有哪几步

价格分析这件事,说起来好像很复杂,但真做起来,其实就是五件事: 记录、比对、归因、看趋势、用起来。

价格分析听起来复杂,做起来其实就五件事:留痕、比对、归因、看趋势、做决策。如果能结合系统,把这些动作“自动化、可追溯”,效率和准确性都会上一个台阶。

第一步:报价要留痕

很多采购员嘴上说“上次是12块”,但系统里找不到、表格里也没记录,最后只能拍脑袋决策。

所以第一步最关键的动作就是:把每一次报价都留痕。

怎么留?

  • 谁报的,报了多少,报的时间是多少;
  • 是电话、微信、邮件还是平台报价;
  • 是正式报价、初步估价还是框架协议价;
  • 有没有注明报价有效期,是否含税含运;


第二步:比价不能只看数字,要看条件能不能对齐

比价不是比谁报价低,而是“在相同条件下比谁更合理”。

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常犯的错是:一个报价含税包运,另一个不含税、到厂自提,直接就拿数字比。

这一步最关键的,就是统一几个口径:

  • 是不是含税价?
  • 运费是否包含?
  • 付款方式一致吗?(现结 vs 月结)
  • 交货周期一样吗?(3天 vs 14天)
  • 有没有其他附加条件?

你可以建个小表格或用系统子表,把这几项都一一对上, 否则你分析出来的“最低价”,可能是假的。


第三步:价格变动要能归因,涨了为什么涨?

不是所有涨价都不合理,问题是——你得能讲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次价格变了。

你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查:

  • 是原材料行情上涨?比如铜、铝、塑料有没有波动;
  • 是订单数量变了?批量变小,单价上浮;
  • 是交货期缩短了?加急费加上去了;
  • 是供应商换了报价策略?临时报价 vs 协议报价;

关键是:不能让价格涨了只停留在感觉层面,而是要能用数据和记录给出解释。


第四步:做一条价格趋势线,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慢慢抬价

你不留历史记录,就只能看眼前的报价。

但供应商很多时候不是一次涨很多,而是每次涨一点点,等你发现,可能一年涨了20%。

你可以这么干:

  • 拉出每个物料、每个供应商过去6个月或12个月的报价记录;
  • 画成一条趋势线,看它是稳定的、下跌的,还是在悄悄上浮;
  • 趋势图可以分供应商维度、也可以分采购方式维度(协议 vs 临时报价);
  • 也可以设置“波动率”指标:涨幅超过某个阈值,就做标记或触发预警。


第五步:分析完了要反馈到动作上,否则就是白干

最后一步,很多企业做不到。 表是做了,图是画了,报告也写了,但接下来呢?还是该怎么买怎么买。

分析最终是为了决策。你应该根据价格分析结果,做出策略调整,比如:

  • 某物料波动太大,那就签协议锁价;
  • 某供应商报价稳定性差,那就调整评级或导入新供方;
  • 某产品长期高于市场价,那要重点优化采购策略或流程;
  • 某类产品总是临时报价,那就纳入计划性采购做集中询价。

不是为了“分析而分析”,而是为了用数据指导采购。

四、结语

做好采购,不只是把价格谈下来,更重要的是把价格看清楚、讲明白、管得住。

价格分析只是入口,背后考验的是:

你有没有一套留痕、有据、能追的机制。

有没有让采购变得透明、可比、可复盘的能力。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什么是采购价格分析?
    • 1.采购价格有哪几种?
    • 2. 影响采购价格的6个关键因素
  • 二、怎么用采购系统做价格分析?
    • 1. 产品价格表
    • 2. 采购申请和订单模块:比价流程要能跟进,记录要能留档
    • 3 供应商询报价:统一入口、自动留痕、多轮报价可追溯
  • 三、采购价格分析流程有哪几步
    • 第一步:报价要留痕
    • 第二步:比价不能只看数字,要看条件能不能对齐
    • 第三步:价格变动要能归因,涨了为什么涨?
    • 第四步:做一条价格趋势线,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慢慢抬价
    • 第五步:分析完了要反馈到动作上,否则就是白干
  • 四、结语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