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通过样品台的移动,实现白光干涉中的机械相移原理

通过样品台的移动,实现白光干涉中的机械相移原理

原创
作者头像
SYNCON新启航
发布2025-08-01 09:42:37
发布2025-08-01 09:42:37
1820
举报

引言

在白光干涉测量技术体系中,机械相移是获取高精度测量数据的关键技术路径。通过样品台的精确移动实现机械相移,为干涉条纹相位信息的准确提取提供了可靠方式。深入探究该原理,对优化白光干涉测量技术、提升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相移的理论基础

白光干涉测量基于光的干涉原理,当参考光与测量光相遇产生干涉时,二者光程差直接决定干涉光相位。根据波动光学理论,相位差与光程差成正比,且与光的波长相关,这一关系构成了机械相移的理论基石。通过改变测量光路中的光程,即可实现干涉光相位的移动,而移动样品台正是改变测量光光程的有效方式。

样品台移动与光程、相位变化

在白光干涉仪测量过程中,样品台承载被测样品。当样品台沿特定方向(通常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移动时,测量光照射到被测样品表面并反射回干涉仪的光程随之改变。假设样品台移动距离为\Delta d,由于测量光需往返经过样品表面,则测量光的光程变化量为2\Delta d 。依据相位差与光程差的关系,光程变化会导致干涉光产生相应的相位移动,移动的相位值\Delta\varphi = \frac{4\pi\Delta d}{\lambda}(\lambda为光源波长)。通过精确控制样品台的移动距离,便能实现可预测、可控制的相位变化,为后续相位信息提取提供数据基础。

机械相移在测量中的应用

在实际测量时,按照特定规律移动样品台,每次移动后采集一幅干涉图,获取多幅具有不同相位的干涉图像。结合四步相移法、五步相移法等相移算法,对这些干涉图进行处理。通过计算不同干涉图间的光强差异,消除环境噪声等干扰因素的影响,进而精确提取被测表面各点的相位分布。再结合白光干涉仪的系统参数,将相位信息转换为高度信息,最终实现对被测物体表面形貌的高精度测量。相较于其他相移方式,基于样品台移动的机械相移操作直观,在常规测量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TopMap Micro View白光干涉3D轮廓仪

一款可以“实时”动态/静态 微纳级3D轮廓测量的白光干涉仪

1)一改传统白光干涉操作复杂的问题,实现一键智能聚焦扫描,亚纳米精度下实现卓越的重复性表现。

2)系统集成CST连续扫描技术,Z向测量范围高达100mm,不受物镜放大倍率的影响的高精度垂直分辨率,为复杂形貌测量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3)可搭载多普勒激光测振系统,实现实现“动态”3D轮廓测量。

实际案例

1,优于1nm分辨率,轻松测量硅片表面粗糙度测量,Ra=0.7nm

2,毫米级视野,实现5nm-有机油膜厚度扫描

3,卓越的“高深宽比”测量能力,实现光刻图形凹槽深度和开口宽度测量。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