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一个房间时,你知道你是如何感觉到它的温度吗?大多数人也可以很轻松地判断一个房间的“情绪温度”,你可能在很多情况下都会这么做,比如只需要瞟一眼电视上正在放的电影。唤起积极或消极情绪的事物往往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就像墙上的一只蜘蛛,你会不由自主地去看它。事实上,发现蜘蛛比发现苍蝇更容易,因为蜘蛛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加可怕!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进化使得我们的感官更加敏锐,能够迅速察觉到当前状况是多么的愉快(或不愉快)和强烈(或平静),我们的大脑习惯于从环境中选择重要的情绪信息并迅速处理。了解这个过程可能有助于你理解情绪和“直觉”,甚至可能有助于克服恐惧!
在观看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时,你是否发觉情绪场景比中性的场景更能吸引你的注意力?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场景完全吸引住了你,使得你的注意力不会转向其他地方。消极和积极的情绪场景——比如可怕的场景,或者愉快的场景——都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可以用两个独立的部分来描述这些体验的特点。第一个部分是最初吸引你的注意力,这可能发生在你经过电视时,一个富有情绪的场景比一个平淡的场景更快地吸引了你的注意力。有趣的是,这可能发生在你直视电视的时候,或者即使你只是无意中用眼角的余光扫到了。情绪场景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发现自己很难从这些场景中抽离出来,即使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两个特点共同作用,强烈地吸引并保持你的注意力。
当大多数人进入一个房间时,他们通常能很快感觉到房间里的人是悲伤的、快乐的,还是在为某些事情争吵。我们几乎可以“感觉”到房间里的人正在经历的情绪,这种感觉被称为场景的情绪要点。我们大多数人都善于感受各种场景的情绪要点——有时人们甚至可以从一个眼神中就确定情绪要点[1]! 想想看,这就像一个内在的情绪温度照相机,可以快速识别你周围环境中的消极和积极的情绪“热点”。类似于追踪热量的相机,你的内在情绪温度相机可以让你大致了解你周围人的感受。
当然,真正的热成像仪会向你展示从热到冷的温度范围,但精确描述一个场景的情绪要点实际上需要两种独立的判断,因为场景是很复杂的。第一个判断是你觉得这个场景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这就是情绪的效价。第二个判断是情绪有多强烈——这就是情绪的唤醒水平。这些维度是相互独立的,这就好像你需要一对热成像仪而不是一个。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请看图1,在图中你可以看到沿着情绪的两个衡量标准排列的几张图片。
图1 - 情绪有两个维度:效价(从不愉快到愉快)和唤醒(从平静到强烈)。
效价和唤醒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当你看到不愉快的东西(如一只虫子)时,有可能只产生中等强烈的感觉。而其他东西,如一只帅气、快乐的小狗,可能有非常积极的效价并引起非常强烈的唤醒。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某些物体——就像情绪场景一样——也会吸引你的目光。有时这些是令人愉快的东西,如你最好的毛茸茸动物朋友,有时是不愉快的东西,如你刚刚在房间里发现的一只大蜘蛛......或者如果你害怕狗而喜欢大蜘蛛,则可能是相反的。无论哪种情况,这些物体往往很难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开。事实上,即使这些东西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你的大脑也会从这些物体中捕捉到情绪,比如当你的狗坐在一条与它毛色相近的毯子上。虽然情绪效应以及效价和唤醒维度最初是为了描述整个场景而提出的,但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场景中较小的部分,如物品或动物。就像磁铁吸引钉子一样,富有情绪的物体会吸引并保持你的注意力。不管你的房间有多乱,周围散落着多少物体,如果有一个物体在情绪上对你很重要,你很有可能会立即发现它。以前的研究表明,你发现情绪物体的速度与你发现颜色鲜艳物体(比如一只霓虹袜)的速度一样快,甚至更快。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2],研究人员收集了一些消极的、积极的和中性的物体图像,这些物体在视觉上或情绪上很突出,这意味着它们能从周围的物体中脱颖而出。该研究的参与者有一个简单的任务:他们必须看着这些图像,同时用眼动仪记录他们的眼动[3]。研究人员发现,与那些因不能“融入”背景而从中脱颖而出的东西相比,人们更经常地看向情绪突出的物体(如一只可爱的、睡着的小狗)。这表明,富有情绪的物体(如狗)甚至比鲜艳的物体(如霓虹袜)更突出(图2)!
图2 - 同一场景的三个版本。
(A) 原始图像。(B)你的“情绪温度照相机”从图像中捕捉到的东西。(C) 那些没有融入背景的东西。与那些在视觉上从背景中脱颖而出的事物(如鲜艳的袜子)相比,人们倾向于更多地关注情绪突出的对象(如可爱的狗或可怕的蜘蛛)。
迅速确定一个场景的情绪要点,或迅速发现环境中情绪物体的能力得益于适应性进化过程,因为这有助于我们祖先的生存。而且这可能对你也有好处,能够帮你迅速了解周围人的感受,或者能够发现你周围环境中令人愉快和不愉快的事物,从而帮助你决定是否接近或避免这些事物。适应性进化过程对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很重要,当我们与同龄人竞争时,这些过程增加了我们的“适应性”。在进化的意义上,“适应性”意味着活得足够长,可以繁衍,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我们的基因遗传下去。我们的大脑工作方式和行为模式是在1万至1.5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这一进化过程至今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
那么,你的大脑中发生了什么,使你处理情绪信息的速度比其他事情快得多?这种情绪处理往往发生得很快,以至于你甚至没有意识到你的大脑在做什么。这怎么可能呢?适应性进化过程的结果之一是,我们有一套神经通路,从我们的感官(在这种情况下,是我们的眼睛)到我们的大脑,这些通路使我们能够快速地处理信息,从而使我们能够反射性地采取行动,这意味着甚至不需要思考!想想你上次不小心踩到一个尖锐的物体,比如一个小玩具或乐高积木。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会想都没想地把脚挪开,而你的大脑只有在你把脚挪开后才会感受到疼痛,让你四处查看你刚才踩到了什么。
同样,在你的大脑中有一种“警报系统”,它连接着脑干的上丘(负责产生头部和眼睛的综合运动,并控制针对物体的行为)和前额叶皮层(参与“高级”功能,如思考和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图3)。这是一条比“传统”路线(用于处理普通物体)快得多的路线,“传统”路线还包括了枕叶皮层,它负责视觉信息的神经表征。一个叫做杏仁核的大脑区域是最初检测来自感官信息的情绪效价的主要区域(“这很可怕吗?”)。当杏仁核检测到在情绪上很重要的东西(一声巨响,如狗叫)时,它可以迅速启动类似反射的动作,如引导你的眼睛更直接地注视该物体,以了解更多的信息。杏仁核反应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你甚至没有意识到就已经发生了!然而,杏仁核也“通知”脑干和前额叶皮层。你有没有注意到,当有情绪化的事情发生时,比如在学校看到你的暗恋对象——感觉你的心脏“漏了一拍”?这是杏仁核向脑干发送信号,脑干与神经系统协调,并触发身体反应,如心率或呼吸的变化。一旦你获得了关于情绪对象的足够信息,大脑皮层就会接管并决定它是否重要(“这是一只没有拴绳的愤怒的狗!”与“不,这只是一只在栅栏后面兴奋的狗”)以及下一步该怎么做(“远离它!”与“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忽略它吧”)。
图3-负责快速检测情绪信息的神经通路(红色)。
从眼睛传来的信息(绿色)通过脑干的上丘,然后分成两个“流”。一条流向大脑的视觉处理区域(枕叶皮层),另一条流向杏仁核,大脑在那里检查信息是否具有情绪重要性。如果有,杏仁核会迅速通知前额叶皮层,这样你就会意识到潜在的威胁。我们必须等待较慢的流“赶上”并告诉我们正在看什么。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