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AUTOSAR标准:汽车电子架构革新与智能驱动的底层密码

AUTOSAR标准:汽车电子架构革新与智能驱动的底层密码

原创
作者头像
用户10463833
修改2025-10-06 15:20:55
修改2025-10-06 15:20:55
830
举报

深度剖析AUTOSAR标准:汽车电子架构的革新力量

引言

在全球汽车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中,AUTOSAR标准(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汽车开放系统架构)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着创新与协作的光芒。它是全球众多顶尖汽车公司携手合作的智慧结晶,作为汽车行业电气/电子架构的开放式标准,于2003年由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软件、半导体和电子行业其他公司共同组成的AUTOSAR开发合作组织精心打造。正如Vector Informatik GmbH在2016年发布的《Autosar - 基础知识,AUTOSAR课程手册》第3页所提及,这一标准的诞生,旨在为汽车电子领域提供一套全面且规范的准则。

AUTOSAR的口号“Cooperate on standards and compete on implementation.”(在标准上合作,在实现上竞争),精准地概括了其核心理念。它鼓励行业各方在统一的标准框架下协同共进,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则各展所长、激烈竞争,以此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

AUTOSAR为何举足轻重

AUTOSAR在汽车行业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主要归功于它为应对车辆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快速演变的技术需求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软件独立性与可移植性

AUTOSAR标准赋予了软件组件高度的独立性和可移植性。借助该标准,开发人员能够创建出独立的软件模块,这些模块如同灵活的积木,可以在不同的汽车系统或电子控制单元(ECU)中自由组合、移植和重复使用。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地在不同车型、平台或硬件配置中复用相同的软件功能,从而显著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例如,一款用于发动机控制的软件组件,经过简单适配后,就可以应用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汽车发动机,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应对车辆复杂性

当代汽车的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每辆车通常配备超过100个ECU,每个ECU又承担着数千种功能。AUTOSAR通过提供统一的软件架构和标准化的接口,为管理和维护这些复杂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持。它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能够协调各个ECU之间的工作,确保整个汽车电子系统高效、稳定地运行。例如,在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中,众多的传感器和执行器通过ECU进行数据交互和控制,AUTOSAR的标准化架构使得这些复杂的信息流能够有序、准确地传递,从而保障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硬件无关性

采用AUTOSAR标准后,软件不再受特定硬件配置的束缚。这意味着即使硬件发生变化,软件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或者仅需进行最小程度的调整。这一特性极大地加速了新技术的部署和汽车的上市时间。以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为例,当电池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硬件规格发生改变时,基于AUTOSAR开发的软件可以快速适配新的电池硬件,无需进行大规模的软件重写,从而使得搭载新电池技术的电动汽车能够更快地推向市场。

全行业标准化

AUTOSAR是由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共同参与开发的标准,这使其获得了广泛的行业支持和认可。这种全行业的标准化举措,使得汽车生态系统更加健壮,促进了行业内部的合作和互操作性。不同企业的产品能够更加顺畅地集成和协同工作,降低了系统集成的难度和成本。例如,一家汽车制造商可以使用来自不同供应商的ECU和软件组件,只要它们都遵循AUTOSAR标准,就能够轻松地实现系统的整合,提高了汽车开发的灵活性和效率。

正是基于以上诸多优势,汽车制造巨头们迫切需要联合起来,将AUTOSAR定为全行业标准。这一举措使得软件开发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和可持续,为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AUTOSAR三层架构解析

AUTOSAR标准采用了独具特色的三层架构,包括基础软件(BSW)、运行环境(RTE)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这三层架构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AUTOSAR Classic平台架构的核心。

基础软件(BSW)

基础软件是高级软件层得以运行的基石,它由一系列标准化的软件模块组成。这些模块涵盖了底层驱动程序、操作系统、通信协议栈以及其他与硬件紧密相关的功能。基础软件就像是一座桥梁,提供了与底层硬件通信和控制的接口,使得高级软件能够在各种硬件平台上稳定运行,而无需针对不同硬件进行大量修改。例如,在汽车的多媒体系统中,基础软件负责管理音频、视频设备的驱动程序,确保多媒体内容能够顺利播放,同时与操作系统的其他部分进行协同工作。

运行环境(RTE)

运行环境在AUTOSAR架构中扮演着中间件的关键角色,它负责实现软件组件与基础软件之间的通信。RTE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通信机制,就像是一条高效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得不同的软件组件能够相互交互和通信,而无需深入了解底层基础软件的具体细节。这种解耦合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例如,在汽车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多个软件组件通过RTE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控制,实现了诸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包含了与RTE通信的应用软件组件,这些组件是实现汽车系统具体功能的核心。例如引擎控制、制动系统、安全功能等都是由应用层的软件组件来实现的。应用层通过RTE与基础软件和其他应用组件进行紧密通信,从而构建起系统级别的功能和服务。以汽车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为例,应用层的软件组件通过RTE获取来自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的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后,向制动系统发送控制指令,实现自动紧急制动功能。

这三层架构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实现了电子控制单元(ECU)内部和之间的高效通信。同时,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与底层平台无关,开发人员无需深入了解下层硬件和软件的细节,就可以专注于应用功能的实现,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软件的可复用性。

除了经典的AUTOSAR Classic平台(CP)外,后来还开发了更新的AUTOSAR自适应平台架构(AP,AUTOSAR Adaptive Platform Architecture)。与经典平台不同的是,在经典平台中,单个车辆ECU静态集成到系统中,并且初始配置在后续使用中难以更改;而自适应平台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在运行期间动态地将应用程序集成到系统中,为汽车电子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带来了新的突破。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围绕经典平台(CP)来深入解释AUTOSAR架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和元素。

应用层:软件组件的协同舞台

在应用层中,软件组件(SWC)犹如汽车电子系统中的一群专业小能手,每个组件都专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它们之间通过端口进行通信,端口就像是连接各个组件的通信线路,是通信的起点和终点。每个端口都归属于一个特定的组件,就像每个电话号码都有其唯一的主人一样。

虚拟功能总线(VFB):通信的枢纽

虚拟功能总线(VFB)在应用层中扮演着通信中心的关键角色,它负责处理软件组件之间的通信。然而,在系统配置完成之前,每个组件与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的具体连接尚未确定。只有在系统配置完成后,才能明确将哪些软件组件分配到哪个ECU。因此,虚拟总线实际上代表了ECU内部以及ECU之间的通信,它是一组尚未部署到特定电子控制单元的RTE接口。由于通信是通过端口进行的,所以通信接口必须与这些端口紧密相连。

虚拟总线就像是一个高效的电话交换机,它负责将信息从一个软件组件准确地传递到另一个软件组件。而通信接口则如同电话插孔,只有正确连接到端口,通信才能顺畅无阻地进行。例如,在汽车的娱乐系统中,音频播放软件组件和显示屏控制软件组件通过虚拟总线和相应的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实现音频与画面的同步播放。

软件组件的运行项与激活方式

每个软件组件都包含一个或多个运行项,这些运行项就像是软件组件内部的“小引擎”,包含了软件组件的实现代码或指令集的一部分,使得软件组件能够执行具体的任务。这些可运行程序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激活:

循环激活

循环激活方式取决于预定的周期和调度程序。就像定时器一样,软件组件会按照设定的周期定期执行任务,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例如,在汽车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用于监测发动机温度的软件组件可能会每100毫秒循环激活一次,实时获取发动机温度数据,并根据预设的阈值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事件发生后激活

当某个特定事件发生时,例如接收到特定的数据或触发了特定的条件,就会激活相应的运行项。这种方式类似于按下按钮或收到信息后的响应动作,根据实际需求执行相应的任务。以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为例,当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时,会触发相应的事件,激活安全气囊控制软件组件的运行项,迅速展开安全气囊,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通过这两种激活方式,软件组件能够在特定的时间点精准执行任务,从而实现汽车系统的各种功能和逻辑。

运行环境(RTE):系统通信的“大管家”

在AUTOSAR体系结构中,软件组件(SWC)和基础软件(BSW)之间的通信是通过运行时环境(RTE)接口实现的。这意味着软件组件只能通过RTE接口与其他组件和/或基础软件模块进行通信。这种设计不仅确保了软件组件之间的独立性,还保证了软件组件与各个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的独立性。

运行时环境(RTE)就像是一个高效的“大管家”,它管理着操作系统、通信服务、硬件接口以及软件组件之间的工作调度。通过RTE,软件组件可以在不了解底层细节的情况下与其他组件进行通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例如,在一个复杂的汽车电子系统中,涉及到多个软件组件和ECU,RTE能够协调各个组件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RTE支持的通信模式

在AUTOSAR中,RTE可以帮助软件组件进行两种不同类型的通信:

客户端/服务器通信

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有两种工作模式:同步和异步。在同步模式下,客户端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器立即执行所请求的服务,并对请求做出响应。这就好比你给朋友打电话,她立即回答你的问题。在异步模式下,客户端和服务器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工作,通信请求和响应是分离的。软件组件可以根据需要充当客户端或服务器,这取决于其实现方式。例如,在汽车的导航系统中,导航软件组件(客户端)可以向地图数据服务器(服务器)发送获取地图数据的请求,在同步模式下,服务器会立即返回地图数据;而在异步模式下,服务器可能会在处理完其他任务后,再将地图数据发送给客户端。

发送方/接收方通信

发送方/接收方通信有两种模式:显式和隐式。显式模式下,使用显式RTE API调用来接收和发送部分数据,就像你明确地给朋友发信息,她明确地收到并回复。隐式模式下,在调用可运行组件之前,RTE自动读取某些数据集,就像你把信息放在一个地方,朋友会在需要的时候读取它。发送方/接收方通信还可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直接通信(Rte_Read、Rte_Write)

RTE直接访问数据缓冲区,实现1:N通信和初始值传递。组件通过Rte_Write调用与其他组件进行数据通信,并通过Rte_Read调用接收来自其他组件的通信数据项。例如,在汽车的传感器网络中,多个传感器(发送方)可以通过Rte_Write将采集到的数据写入数据缓冲区,而中央处理单元(接收方)通过Rte_Read从缓冲区读取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缓冲通信(Rte_IRead、Rte_IWrite、Rte_IWriteRef)

RTE在执行可运行组件之前生成数据副本,并在执行后将数据复制到全局缓冲区。在执行期间,数据不会改变。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对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例如在汽车的电子稳定程序(ESP)中,传感器数据在处理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缓冲通信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队列(Queued)通信(Rte_Receive, Rte_Send)

RTE从特定的接收队列读取数据,并可以使用Rte_Receive和Rte_Send进行通信。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处理大量数据或需要按照特定顺序处理数据的场景,例如在汽车的信息娱乐系统中,音频数据可以通过队列通信方式进行有序传输和处理。

基础软件(BSW):系统运行的基石

基础软件(BSW)由基础软件模块(BSWM)组成,它是软件文件(代码和说明)的集合,定义了ECU上的某些基本软件功能。基础软件由三层组成,分别是服务层、ECU抽象层和微控制器抽象层,此外还有复杂设备驱动程序作为特例存在。

服务层(Services Layer)

服务层是基础软件的最上层,I/O访问由ECU抽象层组织。它提供了多种关键服务:

操作系统服务

负责管理整个系统的运行,确保各个部分协调工作。就像一个高效的指挥官,它负责任务的调度和资源的分配,处理系统中的各种事件。例如,在汽车的发动机管理系统中,操作系统服务确保各个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指令的发送按照预定的时间顺序进行,保证发动机的稳定运行。

车辆网络通信和管理服务

负责处理车辆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通信和协调。在汽车的智能网联系统中,车辆网络通信和管理服务使得不同的ECU之间能够实时交换数据,实现诸如远程诊断、车辆状态监控等功能。例如,通过车辆网络通信,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可以获取来自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发送到云端服务器,实现车辆的远程管理和监控。

NVRAM管理

负责管理非易失性内存,用于存储关键数据。在汽车的电子系统 中,许多配置参数和历史数据需要长期保存,NVRAM管理服务确保这些数据在断电情况下不会丢失。例如,汽车的发动机控制单元会存储发动机的运行参数和故障码,NVRAM管理服务保证这些数据在车辆熄火后依然能够安全存储。

诊断服务

帮助检测和解决系统中的问题。当汽车电子系统出现故障时,诊断服务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并提供相应的诊断信息。例如,在汽车的ABS系统中,诊断服务可以检测到轮速传感器的故障,并通过仪表盘上的警告灯提示驾驶员,同时将详细的故障信息存储在系统中,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排查和修复。

ECU状态管理

跟踪和管理ECU的状态,确保系统正常运行。ECU状态管理服务可以实时监测ECU的工作状态,如是否处于激活状态、睡眠状态或故障状态等。例如,在汽车的自动启停系统中,ECU状态管理服务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电池电量等因素,控制发动机的启停,同时确保ECU在各种状态下都能稳定运行。

ECU抽象层(ECU Abstraction Layer)

ECU抽象层为设备提供应用程序接口,与设备的位置无关。它的主要任务是使上层软件独立于ECU硬件布局。这意味着无论ECU在车辆中的具体位置如何,上层软件都可以通过ECU抽象层提供的统一接口与ECU进行通信。例如,在汽车的灯光控制系统中,无论前照灯、转向灯还是刹车灯的ECU位于车辆的哪个部位,灯光控制软件都可以通过ECU抽象层与相应的ECU进行通信,实现对灯光的控制。

微控制器抽象层(Microcontroller Abstraction Layer)

微控制器抽象层是基础软件的最底层,它包含直接访问微控制器、内部外设和外部设备内存映射微控制器的驱动程序。该层的任务是使高层软件独立于微控制器。例如,在汽车的电机控制系统中,微控制器抽象层的驱动程序可以直接控制电机的驱动芯片,实现对电机的转速、转向等参数的精确控制,而高层软件无需了解微控制器的具体型号和内部结构。

复杂设备驱动程序(Complex Device Drivers)

复杂设备驱动程序通过直接访问微控制器来控制特殊传感器和执行器。它们是AUTOSAR分层软件架构中的特例。例如,在汽车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激光雷达传感器需要高速、精确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复杂设备驱动程序可以直接与激光雷达的微控制器进行通信,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处理,为ADAS系统提供准确的环境感知信息。

实例分析:ABS系统中的BSW层次结构

让我们以汽车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为例,深入说明基本软件(BSW)的层次结构和功能:

服务层

在ABS系统中,操作系统服务确保系统正确运行,管理系统的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处理系统中的各种事件。例如,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操作系统服务会迅速启动ABS系统的相关任务,确保制动压力的调节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车辆网络通信和管理服务负责与其他车辆系统进行通信,如与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或车轮传感器的通信,以获取必要的车辆状态信息。例如,ABS系统需要通过车辆网络获取车轮的转速信息,以便判断车轮是否即将抱死。NVRAM管理负责管理ABS系统的非易失性内存,其中存储了系统的关键配置和校准参数。例如,ABS系统的制动压力调节阈值等参数存储在NVRAM中,确保在车辆断电后这些参数不会丢失。诊断服务监控ABS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在出现故障时生成相应的诊断码以供检测和修复。例如,当ABS系统的某个传感器出现故障时,诊断服务会及时检测到并生成故障码,通过仪表盘上的警告灯提示驾驶员。ECU状态管理跟踪ABS系统的状态,例如系统是否处于激活状态或非激活状态。当车辆行驶速度达到一定阈值时,ECU状态管理会将ABS系统激活,准备应对可能的制动情况。

ECU抽象层

ABS系统可以通过ECU抽象层与车辆的任何ECU进行通信,而不需要关心具体的ECU硬件布局。这意味着ABS系统可以与各种车辆硬件配置兼容,而无需进行修改。例如,无论车辆的ECU采用何种品牌和型号,ABS系统都可以通过ECU抽象层提供的统一接口与ECU进行通信,实现对制动系统的控制。

微控制器抽象层

在微控制器抽象层,ABS系统的驱动程序直接与车辆的微控制器及其相关外设交互。例如,通过该层,ABS系统可以直接控制车轮制动器的压力,以实现防抱死的功能。微控制器抽象层的驱动程序会根据ABS系统的控制算法,精确地调节制动压力,确保车轮在制动过程中不会抱死,从而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复杂设备驱动程序

在ABS系统中,可能会存在与特殊传感器或执行器直接交互的驱动程序,如轮速传感器或制动阀。这些驱动程序直接控制这些设备的操作,以实现ABS系统的功能。例如,轮速传感器驱动程序会实时采集车轮的转速信息,并将其传输给ABS系统的控制单元;制动阀驱动程序会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精确地调节制动阀的开度,控制制动压力的大小。

通过这些层次结构,ABS系统可以在不同的车辆配置和硬件环境中运行,同时保持其功能和性能不变。

结语

本篇文章全面深入地介绍了AUTOSAR体系结构、技术要点以及该体系结构对汽车行业的重要意义。如今,AUTOSAR标准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通用准则,所有主要汽车公司都在积极应用这一标准及其定义的各个方面。

即使是世界最大的汽车软件公司,也在其工作中全面实施AUTOSAR并开发相应的软件解决方案。因为AUTOSAR的目标涵盖了多个关键方面,包括对不同车辆和平台变体的可扩展性、软件的可移植性、对可用性和安全要求的充分考虑、不同合作伙伴之间的紧密协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整个软件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可维护性。可以预见,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AUTOSAR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汽车电子技术迈向更加智能、高效和安全的未来。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深度剖析AUTOSAR标准:汽车电子架构的革新力量
    • 引言
    • AUTOSAR为何举足轻重
      • 软件独立性与可移植性
      • 应对车辆复杂性
      • 硬件无关性
      • 全行业标准化
    • AUTOSAR三层架构解析
      • 基础软件(BSW)
      • 运行环境(RTE)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应用层:软件组件的协同舞台
      • 虚拟功能总线(VFB):通信的枢纽
      • 软件组件的运行项与激活方式
    • 运行环境(RTE):系统通信的“大管家”
      • RTE支持的通信模式
    • 基础软件(BSW):系统运行的基石
      • 服务层(Services Layer)
      • ECU抽象层(ECU Abstraction Layer)
      • 微控制器抽象层(Microcontroller Abstraction Layer)
      • 复杂设备驱动程序(Complex Device Drivers)
      • 实例分析:ABS系统中的BSW层次结构
    • 结语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