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谷易IC测试座工程师:电极片封装测试座的关键应用

谷易IC测试座工程师:电极片封装测试座的关键应用

原创
作者头像
用户11866768
发布2025-10-10 14:24:29
发布2025-10-10 14:24:29
370
举报

一、电极片的种类与核心工作原理

电极片作为电子设备中信号传导与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终端设备的精度与可靠性。根据功能与应用场景,可分为两大核心类别,不同类型的工作原理存在显著差异:

谷易电子IC测试座工程师:电极片封装测试座的关键应用
谷易电子IC测试座工程师:电极片封装测试座的关键应用

(一)按功能划分的核心种类

信号传感类电极片

主要用于捕捉物理或化学信号,如生物电信号(医疗领域)、压力 / 温度信号(工业领域)。常见结构包括金属箔电极(铜、银材质,延展性好)、印刷电极(采用导电油墨印刷于柔性基板,适配曲面场景)、薄膜电极(厚度 < 10μm,如 ITO 透明电极,用于精密传感)。

工作原理:通过电极与被测对象的接触界面形成信号通路,例如医疗体表电极片依靠电解质凝胶降低皮肤接触阻抗,将生物电信号(如心电、脑电)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工业压力传感电极片则利用压电材料(如 PZT)的压电效应,将机械压力转化为电压信号。

能量传输类电极片

用于电力或能量的传递,如电池极片、射频天线电极。材质多为高导电金属(金、银、铜),部分需具备耐腐蚀性(如工业高频电极片采用镍合金)。

工作原理:基于欧姆定律实现电流传导,或通过电磁感应完成能量耦合,例如工业高频加热设备的电极片,通过高频电流在电极与工件间形成交变磁场,实现能量传输。

(二)共性工作逻辑

无论何种电极片,其核心机制均围绕 “界面接触 - 信号 / 能量转换 - 稳定传输” 展开:接触阶段需保证低阻抗连接,转换阶段依赖材质特性(如压电、导电)实现信号形态转化,传输阶段则需规避干扰与损耗,这也为后续测试提供了核心评估维度。

谷易电子IC测试座工程师:电极片封装测试座的关键应用
谷易电子IC测试座工程师:电极片封装测试座的关键应用

二、主流封装形式与对应测试类型

电极片的封装不仅影响安装适配性,更决定了测试重点。针对 TO、DIP、QFP、LCC、BGA 五种典型封装,需设计差异化的测试方案,以覆盖电性能、机械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三大核心维度:

(一)TO 封装(金属外壳封装)

结构特点:金属外壳 + 引脚引出,密封性强,常用于高可靠性场景(如医疗植入式电极片、工业高温传感器)。

核心测试类型

气密性测试:采用氦质谱检漏法,要求泄漏率 < 1×10⁻⁹ Pa・m³/s(符合医疗 ISO 14644 洁净标准);

引脚导通性测试:检测引脚与电极片的焊接电阻,需 < 100mΩ;

耐高温测试:在 - 55℃~150℃温域循环中,监测电极片信号传输稳定性。

谷易测试座应用:定制金属外壳适配夹具,内置耐高温探针(耐温 200℃),实现封装无损夹持,同时集成气密性测试接口,无需频繁更换工装。

(二)DIP 封装(双列直插封装)

结构特点:引脚直插式,安装便捷,多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低频电极片(如 PLC 传感器电极)。

核心测试类型

引脚间距与垂直度测试:通过光学测量仪确保引脚间距偏差 < 0.1mm,垂直度误差 < 0.5°;

绝缘电阻测试:在 500V DC 下,引脚间绝缘电阻需 > 100MΩ;

插拔寿命测试:模拟 1000 次插拔后,接触电阻变化率 < 20%。

谷易测试座应用:采用弹性夹爪结构,适配不同引脚数量(8~40Pin),探针接触电阻 < 50mΩ,支持插拔寿命测试的自动化循环控制。

谷易电子IC测试座工程师:电极片封装测试座的关键应用
谷易电子IC测试座工程师:电极片封装测试座的关键应用
(三)QFP 封装( Quad Flat Package,四方扁平封装)

结构特点:引脚沿四边分布,间距小(0.4~1.27mm),常用于高密度信号传感电极片(如医疗多通道心电电极)。

核心测试类型

引脚共面性测试:通过激光测高仪确保引脚共面度 < 0.05mm;

信号完整性测试:在 100MHz 频率下,测量电极片的插入损耗 < 0.5dB,回波损耗 <-15dB;

抗振动测试:在 10Hz~2kHz 扫频振动中,监测信号传输无中断。

谷易测试座应用:微间距探针阵列(最小间距 0.3mm),采用镀金探针减少信号衰减,配合真空吸附定位,实现引脚精准对接,信号测试带宽达 500MHz。

(四)LCC 封装(无引脚芯片载体封装)

结构特点:无外露引脚,靠封装底部焊盘连接,适用于小型化电极片(如可穿戴医疗设备电极)。

核心测试类型

焊盘尺寸与平整度测试:焊盘直径偏差 < 0.02mm,平整度误差 < 0.01mm;

焊接可靠性测试:经 260℃回流焊后,焊盘与基板剥离强度 > 5N;

弯曲测试:在基板弯曲半径 5mm 条件下,电极片信号无漂移。

谷易测试座应用:采用柔性接触垫(硅胶 + 导电颗粒),贴合 LCC 焊盘曲面,无需精准对位即可实现稳定接触,同时支持弯曲测试的动态信号监测。

(五)BGA 封装(球栅阵列封装)

结构特点:底部球形焊点阵列,散热性好,多用于高功率工业电极片(如新能源设备功率电极)。

核心测试类型

焊点空洞率测试:通过 X 射线检测,焊点空洞率 < 5%(符合 IPC-A-610 标准);

热阻测试:在 10W 功率下,电极片热阻 < 5℃/W;

大电流传输测试:模拟 50A 电流下,焊点温度升高 < 30℃,无熔断现象。

谷易测试座应用:定制球形焊点适配凹槽,内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焊点温度,支持大电流探针(最大承载 100A),满足高功率测试需求。

谷易电子IC测试座工程师:电极片封装测试座的关键应用
谷易电子IC测试座工程师:电极片封装测试座的关键应用

三、重点领域电极片测试详解

(一)医疗电极片测试:安全与精准优先

医疗电极片直接接触人体(体表或植入),测试需符合 ISO 10993 生物相容性标准与 IEC 60601 医疗电气设备安全标准,核心测试维度如下:

生物相容性测试

皮肤刺激性测试:电极片与皮肤接触 72 小时后,无红肿、瘙痒(符合 ISO 10993-10);

细胞毒性测试:提取物对细胞存活率影响 < 10%,避免重金属(如铅、镉)析出。

信号质量测试

噪声水平测试:体表心电电极片的等效输入噪声 < 5μVrms,确保生物电信号无干扰;

信号漂移测试:连续监测 24 小时,信号基线漂移 < 10μV,适配长期监护场景(如 ICU 心电监测)。

灭菌适应性测试

耐受 121℃高压蒸汽灭菌(20 分钟)或 γ 射线灭菌(剂量 25kGy)后,电极片导电性能变化率 < 5%,封装无开裂。

谷易测试座关键应用

采用医用级硅胶夹具,避免测试过程中释放有害物质,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

集成低噪声信号采集模块,噪声抑制比(SNR)>80dB,精准捕捉微幅生物电信号;

设计灭菌后快速测试工装,无需冷却即可完成电性能检测,测试效率提升 40%。

(二)工业机器控制传感电极片测试:抗干扰与耐恶劣环境

工业场景中,电极片需耐受高温、油污、电磁干扰(EMI),测试需符合 IEC 60068 环境测试标准与 GB/T 17626 电磁兼容标准,核心测试维度如下:

电磁兼容(EMC)测试

辐射抗扰度测试:在 30MHz~1GHz 频段,承受 10V/m 场强后,电极片信号误差 < 2%(适配工业机器人位置传感);

传导抗扰度测试:在 150kHz~80MHz 频段,注入 10V 传导干扰,信号传输无中断。

耐环境测试

高低温循环测试:-40℃~85℃循环 50 次,电极片接触电阻变化率 < 15%,适配冶金、化工高温场景;

耐油污测试:浸泡工业齿轮油(40℃,24 小时)后,绝缘电阻 > 50MΩ,无短路现象。

响应速度测试

工业压力传感电极片的响应时间 < 1ms,确保工业自动化设备(如液压机械)的实时控制精度。

谷易测试座关键应用

内置 EMC 屏蔽罩(屏蔽效能 > 60dB),避免测试环境电磁干扰影响结果;

采用耐油、耐高温探针(材质为镍合金,耐温 120℃),适配油污、高温测试场景;

集成高速号采集卡(采样率 1GS/s),精准测量电极片的响应时间,测试误差 < 0.1ms。

谷易电子IC测试座工程师:电极片封装测试座的关键应用
谷易电子IC测试座工程师:电极片封装测试座的关键应用

四、谷易电子测试座的技术突破与行业价值

谷易电子针对电极片测试的痛点,从材料、结构、功能三方面实现技术创新,成为医疗与工业领域的核心测试支撑:

多封装兼容设计:一款测试座可通过更换探针模块,适配 TO/DIP/QFP/LCC/BGA 五种封装,减少工装切换成本,尤其适配中小批量多品种电极片测试场景。

智能监控与数据追溯:测试座集成物联网(IoT)模块,实时上传测试数据(如接触电阻、温度、信号误差),支持 MES 系统对接,实现测试过程全追溯,符合医疗 GMP 与工业 ISO 9001 质量要求。

耐用性提升:探针采用镀金 + 铑合金材质,插拔寿命超 10 万次,比传统测试座耐用性提升 2 倍;夹具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PA66 + 玻纤),耐冲击、抗老化,适配长期量产测试需求。

电极片测试是保障终端设备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医疗领域的 “安全精准” 与工业领域的 “抗扰耐候” 需求,推动测试技术向多维度、高精准方向发展。谷易电子通过定制化测试座设计,不仅解决了不同封装、不同场景的测试痛点,更实现了测试效率与数据可靠性的双重提升。未来,随着柔性电极片、植入式微型电极片的普及,测试技术将进一步向 “微创化”“高频化” 发展,谷易电子的多场景适配能力与智能化技术,将为电极片产业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电极片的种类与核心工作原理
    • (二)共性工作逻辑
    • (一)TO 封装(金属外壳封装)
    • (二)DIP 封装(双列直插封装)
    • (三)QFP 封装( Quad Flat Package,四方扁平封装)
    • (四)LCC 封装(无引脚芯片载体封装)
    • (五)BGA 封装(球栅阵列封装)
    • (一)医疗电极片测试:安全与精准优先
    • (二)工业机器控制传感电极片测试:抗干扰与耐恶劣环境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