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 IDEA 就可以在一个项目中创建多个子模块。
如果要构建不同的 Maven 工程类型,可以勾选【从原型创建】在列表中选择工程类型
当 Maven 主路径更改后,可以自行配置【用户设置文件】和【本地存储库】;
当配置完子工程后,IDEA 自动在父工程的 pom.xml 中配置聚合
<!-- 父工程自动完成聚合操作 -->
<modules>
<module>pro05-module.java</module>
</modules>
在右侧 Maven 列表中使用【生命周期】或【插件】中的插件,可以达到执行 mvn 指令的方式
在右侧 Maven 列表中点击 “M” 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命令也可以达到执行 mvn 指令的方式
在左侧项目目录中,右键打开列表选择cmd
当 web 项目创建完毕后,我们可以看到 web.xml 的配置版本是比较低的,所以这里删掉这个由模板生成的 web.xml 自己手动配置一个新版本的 web.xml
来到【项目结构.Facet】中,找到创建的 Web 项目的配置,将 web.xml 进行移除
然后再点击添加即可。
如果xml文件的版本已经足够高并且没有这方面需求的可以忽略
跟创建普通的 Maven Java 工程一样,只不过在项目结构的 Facet 中添加 web 项目结构以及对应的 web.xml 罢了
Maven 工程除了自己创建的,还有很多情况是别人创建的。而为了参与开发或者是参考学习,我们都需要导入到 IDEA 中。
目前我们通常使用的是 Git(本地库)+ 码云(远程库)的版本控制系统.
直接使用 IDEA 打开工程目录即可。 请注意打开的根目录必须是在pom.xml文件的那一级
如果IDEA没有默认选择出pom文件,还需要自己右键pom文件进行添加Maven项目
操作
在实际开发中,通常会忽略模块(也就是module)所在的项目仅仅导入某一个模块本身。
这么做很可能是类似这样的情况:比如基于 Maven 学习 SSM 的时候,做练习需要导入老师发给我们的代码参考
先将带有pom文件的pom项目文件夹放置项目文件夹中,然后导入该文件夹为模块,选择Maven,等IDEA加载过后就完成了
为了让构建过程自动化完成,Maven 设定了三个生命周期,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应构建过程中的一个操作
Maven 之所以这么设计其实就是为了提高构建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让使用者只关心最终要干的即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自动执行的。
Maven 的核心程序仅仅负责宏观调度,不做具体工作。具体工作都由 Maven 插件完成的。
例如编译就是由 maven-compiler-plugin-3.11.jar
完成的
一个插件可以对应多个目标,而每一个目标都和生命周期中的某一个环节对应。
Default 生命周期中由 compile 和 test-compile 两个和编译相关的环节,这两个环节对应 compile 和 test-compile 两个目标,而这两个目标都是由 maven-compile-plugin-3.1.jar
插件来执行的
建议:不要中央仓库和阿里云镜像混淆,否则 jar 包来源不纯,彼此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