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集群公网访问与控制面子网配置详解
在搭建生产级别 Kubernetes 容器服务时,经常会遇到关于控制面子网和公网访问的配置问题。本文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详细分析这些配置的作用及是否需要开启。
背景与业务需求
业务需求如下:通过 DNS 解析,将外部流量引流至负载均衡器(LB),然后进入 Kubernetes 集群,由 nginx-ingress 路由到相应的应用服务。
控制面子网详解
什么是控制面子网?
控制面子网是 Kubernetes 集群核心组件运行的网络环境,用于承载控制面组件(如 API Server、调度器、控制器管理器等)。它确保控制面组件能够高效且高可用地工作。
控制面子网的作用
- 隔离性:为控制面提供独立的网络资源,避免与普通工作负载争抢资源。
- 负载均衡:控制面组件会通过负载均衡器进行流量分发,确保高可用性和故障容错性。
配置示例
在配置过程中,用户可能会看到如下子网选项:
如何选择控制面子网
- IP 地址空间:确保子网有足够的可用 IP 地址(如
253 / 253)。 - 可用区覆盖:建议选择覆盖多个可用区的子网,以提升集群的高可用性。
- 高可用性需求:如果业务需要高可用,建议配置跨可用区的子网和负载均衡器。
配置要点
- 若希望在多个可用区内实现高可用,可以选择多个子网作为控制面组件的网络基础设施。
- 如果仅在单一区域部署,可以选择一个子网,但这可能会影响故障容忍能力。
公网访问详解
什么是公网访问?
开启公网访问后,系统会自动为集群创建 NAT 网关并配置相应规则,允许集群内的节点和应用访问公网。
公网访问的作用
- 节点访问公网:
- 集群节点可能需要访问外部互联网资源(例如拉取 Docker 镜像或下载依赖)。
- NAT 网关为集群节点提供了访问公网的统一出口。
- 应用访问公网:
- 部分应用需要访问外部 API 或服务(如支付网关、外部数据库)。
- 便捷性:简化公网流量管理,自动生成规则,无需手动配置。
是否需要开启公网访问
开启场景
- 节点需要访问公网:
- 拉取镜像:如果 Kubernetes 中的节点或 Pod 需要从公网拉取 Docker 镜像,则需要开启公网访问。
- 访问外部服务:如第三方 API、外部数据库或云服务。
- 应用需要访问外部资源:
- 如果业务逻辑依赖外部的 REST API 或支付网关,则需要开启公网访问。
不开启场景
- 仅接收外部流量:
- 如果业务逻辑仅需处理从公网进入集群的流量,例如通过负载均衡器和
nginx-ingress,集群本身不需要主动访问公网资源,则可以不启用公网访问。
注意事项
- 安全性:即使开启公网访问,也要通过网络策略和防火墙限制不必要的外部访问。
- 成本:开启 NAT 网关会产生额外的费用,需评估是否有必要。
配置示例
以下是系统界面中的公网访问选项:
公网访问:开启后,自动为集群专有网络创建 NAT 网关并配置相应规则,满足集群内节点、应用访问公网的需求。
- 如果需要访问外部资源,可以勾选此选项。
- 如果集群不需要与公网交互,可关闭此选项以节省成本并提升安全性。
综合分析与建议
业务流量路径分析
你的业务流量路径如下:
- 用户通过域名访问负载均衡器。
- 负载均衡器将流量转发至 Kubernetes 集群的
nginx-ingress。 nginx-ingress 根据规则将流量分发到后端服务。
控制面子网的选择
- 建议配置跨可用区的子网和负载均衡器,以保证控制面的高可用性。
- 确保子网有足够的 IP 地址可用,避免因资源不足影响部署。
公网访问的选择
- 如果你的节点或应用需要访问公网资源,建议开启公网访问以确保正常运行。
- 如果集群仅需处理公网流量进入,不需要开启公网访问。
安全性与成本权衡
- 如果开启公网访问,请设置合理的防火墙规则,避免集群暴露在不受控的公网环境中。
- 未必要时可关闭公网访问,减少不必要的费用。
总结
在 Kubernetes 集群的配置过程中,控制面子网和公网访问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设置。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选择可以提升集群的高可用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 控制面子网:确保覆盖多个可用区,并选择具有足够 IP 地址的子网。
- 公网访问:根据集群节点或应用是否需要访问公网资源决定是否开启。
通过合理的网络规划和配置,可以为你的业务搭建一个安全、高效的 Kubernetes 集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