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互联网金融潮流退却,BATJ们正开启去金融化之旅

从当下的情况来看,互联网对于金融行业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金融本身并未发生改变,真正改变的仅仅只是金融行业去中间化的流程和环节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下金融行业遭遇到的政策监管似乎并不意外,一味地获取流量,并且将用户看做“韭菜”进行收割只会把金融行业的发展带离到距离本质越来越远的位置。对于金融行业未来的路在哪,很多人想到了去用新技术的力量挖掘金融行业本身的功能,从而让金融行业去做一些非金融的事情。然而,事实情况却是,金融依然是金融,它始终都逃不脱金融的范畴,所谓的新技术与金融行业的融合更像是一次逃离监管的游戏。

02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ICO遭遇滑铁卢:互联网金融的“阿喀琉斯之踵”

文|孟永辉 ICO被定性为非法集资似乎又给处于严冬时节的互联网金融当头一棒,让原本在监管政策的掣肘下发展有些缓慢的互联网金融再次受到严重打击。尽管很多人并不将ICO看作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甚至有人将它看作是超脱于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存在,但是它本身所具有的金融属性还是让行业受到一些影响,甚至可能将会进一步减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步伐。 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经历了前期的飞速发展之后,进入调整阶段显得不可避免。随着以e租宝为代表的P2P平台跑路、以校园贷为代表的借贷问题的不断出现,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进入到一个深度调整

06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仅仅是金融发展的一个阶段?

文|孟永辉 随着“互联网+”的魔力不断减弱,很多行业在经历了前期的飞速发展后,开始陷入到新的瓶颈期。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尽管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见证了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诞生以及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但是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有一定积累的互联网平台,他们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同样陷入到新一轮的增长瓶颈期。 流量优势的消耗殆尽、用户活跃度的不断下降、平台模式的创新度不高等问题不断困扰着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新阶段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上半场的盲目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平台跑路、用户利益受损等问题的不断出现

06

做产品、加技术、深运营,如何融合与求变才能破解互联网金融困境?

文|孟永辉 P2P平台持续出现跑路、网络信贷乱象不断出现、互联网金融风控难度加大等问题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无论从市场层面还是从监管层面都在持续影响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产品变革的方式不同,互联网金融的改变似乎更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以滴滴、美团、今日头条等“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互联网新贵为例,他们的变革多半是一种底层的,自下而上的一种变革方式,他们试图通过借助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来破解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难题。而互联网金融似乎并不是这样,它更多地带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味

07

新技术的新风口,互联网金融的新盘口

文\孟永辉 每一次新技术时代的来临都会给原有的商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同样如此。通过将“互联网”和“金融”两种元素实现融合,传统金融行业的运作机制开始发生相当深刻的变化。P2P平台不断涌现、网络信贷持续出现、众筹平台层出不穷……这些现象都在印证着互联网金融成为风口的事实。 风口之下必有隐忧。简单地搭建一个平台、单纯地改变获取用户的方式和手段、看似松散,可有可无的风控体系都在让互联网金融在风口之下依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以P2P平台的跑路为肇始,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了调整的过程。随之而来的国家政策层面

09

承继、融合与拓展:金融科技时代互联网金融蜕变的新风口

文\孟永辉 流量红利的结束让“互联网+”时代发展起来的诸多行业都在开始新的调整,并寻找新的发展思路来面对消费升级时代的用户需求。阿里全面布局新零售、百度深度介入智能科技、腾讯不断打造业务生态都是这种趋势的直接体现。互联网金融作为诸多行业当中的底层支撑体系,通过新技术的手段来优化现有的运行逻辑的做法开始越来越多地在金融行业当中出现。 已经在阿里、百度公司内部出现的酷炫的人脸支付、华尔街金融机构开始尝试的智能风控、蚂蚁金服正在进行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风控体系……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开始进行优化和调整的具体体现。随着

08

互联网金融深度调整,金融科技时代还会远吗?

文|孟永辉 进入到“互联网+”下半场,以平台型和流量思维为主导的盈利模式正在失去原来的效力,深度介入,垂直型的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金融行业同样如此。尽管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同样出现了一些问题。平台跑路、收益难以保障、虚假信息等问题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随着互联网金融深度调整的逐步加剧,通过加入新的元素来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原有的结构,提升用户投资的安全性,成为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在思考的重要话题。项目路演、用户深度参与、项目运营情况及

011

S2b模式下,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点在哪?

文|孟永辉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正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主要策动力的全新发展模式和发展逻辑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很多“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开始通过与这些新技术的结合试图找到破解他们发展困境的方式和方法,以阿里、百度、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不例外。 阿里布局智能科技、百度加注无人驾驶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证。未来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发展成熟,还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其中,从而将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互联网+”

04

深度调整,互联网金融或成生活方式

文|孟永辉 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的加剧让整个市场陷入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迷之中,有关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走向有过很多讨论。从政策监管开始之际的恐慌、忧虑到后来的审慎、稳健,互联网金融在自我发展与政策协调之间实现了“双轨”发展。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将互联网金融为主体的业务进行重新包装和梳理,试图通过将新的技术与金融行业发生联系,从而找到更多的结合点。 比如,阿里在春节期间就推出了通过AR搜集福字的活动,腾讯在春节期间也在QQ端推出了基于位置寻找福字的活动。除了借助游戏方式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之外,互联网巨头们也开始

08

互联网金融不是终点,金融行业新变革将持续

文/孟永辉 作为打通人们消费闭环的一个重要环节,金融的作用丝毫不能让人忽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以消费、理财、信贷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金融行业最终都会在支付的流程上画上句点。传统的以卡片、现金为主的交易除了流程繁琐,需要支付的人和收款的人不断进行沟通之外,无法实现随支付随走同样是困扰金融行业的主要痛点。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似乎能够解决这样一个痛点:用户只需要带着手机,付款的时候扫描二维码就能够轻松实现支付。这种支付方式相对于传统时代的支付方式提升了不少,但是随着人们对于支付流程要求的不断提高,以二维码为主的扫码支

08

演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发展新时代来临

文|孟永辉 无人超市的出现、无现金城市的刷屏、人脸支付的火爆都在说明互联网金融正在以一种更加新奇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始终以一种别样的方式不断给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低门槛、高收益的回报、轻松便捷的投资方式、多样化的金融参与方式都在改变着我们对于金融行业的原有认知。 尽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获得了不少便利,甚至有些时候颠覆了我们对传统金融的印象。但是,互联网金融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的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的存在同样让它饱受质疑,甚至还引发了一些监管政策

09

困境之中,互联网金融还会好吗?

文/孟永辉 在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的那个时候,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它背后隐藏着的巨大风险。正是人们对于风险的无视,所以才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入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境地。无论是用户还是政府层面,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开发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甚至用九十度的大转弯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但是,我们不可能否认的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不仅有蚂蚁金服、陆金所、腾讯金融等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诞生,出现了京东众筹、苏宁众筹、聚米众筹为代表的互金新生力量。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曾经如日中天的互联网金融遭遇到了当下的困境呢?互联网金融的未

07

流量时代一去不复返,互联网金融如何回归实体经济?

文/孟永辉 高收益、短周期是互联网金融时代吸引用户进行投资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这一定位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几乎出现的所有的互金平台都在将自身的功能和属性定位成为一个理财平台。这除了说明当下人们的闲钱的确有很多之外,更多的是在说明我们对金融行业认知的浅薄。 金融行业如果仅仅只是投资和理财的话,那么它只能是一个小小行业的一个小小品种而已,根本无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道路是多么的窄,它走入发展的死胡同是多么的必然。对于金融的想象力直接决定了互联网

05

科技为剑,金融为犁:互联网金融的蜕变与赋能之路在哪?

文|孟永辉 对于很多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人来讲,2017年或许是一个不愿被提及的年份,因为正是在这一年,突出其来的政策监管给市场的快速发展踩下了急刹车,同样给市场未来的发展增加了一丝不确定的气氛。去P2P化、去平台化已经成为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必须着重思考的话题,同样是这个行业的主要市场表现之一。 庆幸的是,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让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自我转型之外找到了另外一条能够迅速转型并能够产生效果的方法。于是,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始朝着金融科技公司的方向发展。率先开启这样一种发展势头的是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

04

金融科技:金融沃土长成的技术新芽

文/孟永辉 金融对于行业的影响开始从简单而又直接的金钱供给向基础的技术、工具等方向转移,这个时代被很多人称作是金融科技时代。之所以会有这个称谓,除了与互联网金融区分有关之外,更多的是因为金融科技时代不再是将金融行为与外部技术进行简单相加,来告别金融行业原本的流程和程序,而是将金融科技看作是一种技术来看待,从而找寻它与外部行业的结合点。 然而,同互联网时代的一拥而上相比,金融科技似乎要平静许多。从参与门槛来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只需要搭建一个平台就能够从事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工作,参与门槛比较低;而金融科技却

05

巨头入局、市场诡谲:激荡的互联网金融大变革

文|孟永辉 共享单车的兴起从某种意义来讲可以看做是“互联网+”时代退潮的标志,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看到这一并不太新奇的商业模式依然获得了资本的青睐。除此之外,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投身其中,尽管人们认为共享单车更多地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是从它的运作逻辑、操作方式来看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传统的阶段。当前市场当中的共享单车租赁的意义似乎要多于共享,让它的深度商业化面临着诸多挑战。 仅仅借助互联网的手段,缺少自我附加值的创新最终只会让共享单车在流量势能日渐消减的时刻面临全新危机,一场或合并、或

04

融合替代相加:互联网金融黎明困境的破解之法

文|孟永辉 进入到互联网金融下半场,对于金融概念的创新,对于应用领域的拓展,对于技术工具的深化都在改变着我们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原有认知。出现这种改变的一个很大原因在于互联网金融面临着内外交困的情况,必须通过主动的求变创新才能改变当前这样一种状态。 以普惠金融、金融生态为代表的金融新概念的出现,以区块链、虚拟货币为代表的金融新物种的萌发,以VR、AR、人脸识别等黑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都在说明互联网金融正在通过主动变革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变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有关互联网金融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的探索似

09

【钛媒体首发】十部委监管新政,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是喜是忧?

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发布文件规范、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划分了各个互联网金融形态的监管职能部门,也对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消费金融公司等制定了基本业务规则,同时还提出了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的相关要求。这项监管新政可谓姗姗来迟,却又显得“欲说还羞”,这无疑会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但对互联网金融公司到底是推还是坑?恐怕不是一言半句就能说清。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