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钛媒体首发】十部委监管新政,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是喜是忧?

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发布文件规范、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划分了各个互联网金融形态的监管职能部门,也对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消费金融公司等制定了基本业务规则,同时还提出了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的相关要求。这项监管新政可谓姗姗来迟,却又显得“欲说还羞”,这无疑会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但对互联网金融公司到底是推还是坑?恐怕不是一言半句就能说清。

02

美国如何监管P2P,有何借鉴意义?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规模更大,在一些技术领域比如支付处置能力等也更领先。这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市场空白大、技术发展快和监管适度。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普惠性也十分突出。但行业发展不平衡,比如第三方支付相对发达,网络贷款比较混乱、股权众筹基本没有做起来。未来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呈现多样化,既有大而惠,也有小而美;既有专注tech,也有直接做fin。 美国的监管框架,一方面消除了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些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也极大地限制了这个行业发展的空间。显然,在风险控制方面,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但我们也应该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客观地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实实在在地满足了实体经济的一些需求,在助力普惠金融发展方面的作用尤其明显。同样,如果对数据管制过严,大数据分析就无从谈起,但如果听任商业机构任意侵犯个人隐私,也会酿成严重后果。 因此,监管政策的核心是要平衡创新与稳定之间的关系,既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又不造成重大的金融、社会风险,起到真正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02

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的去金融化:新技术赋能金融的新开始

文/孟永辉 前有京东金融,后有蚂蚁金服,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去金融化正在成为一种主流。继京东金融宣布不再做金融之后,蚂蚁金服近日也表示不再将重心放在“金融”上,而是将发展的重点放在金融相关的服务上。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去金融化,外界有过很多解读。其中很多解读是将互联网金融的去金融化看作是金融监管政策使然。然而,我们并不能够将政策层面的监管看作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去金融化的所有原因。 尽管有关金融科技到底是金融还是科技的讨论依然在继续,但是随着以京东金融、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巨头公司不断去金融化,金融科技最终成为科

04

[互联网金融]园丁式监管走向大数据监管

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合已成趋势。如何监管互联网金融,既把握好风险防范底线,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已成各方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和紧迫挑战。 互联网金融将“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融入金融服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赋能金融产品,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和门槛,实践普惠金融。在“互联网金融”概念中,金融的功能属性、风险属性和契约精神没有改变,但相比传统金融已呈现一些本质上的差异,诸如加速货币去纸化、促进金融服务碎片化、推动金融系统去中心化等。此外,就像生态系统一样,互联网金融具有蜕变性(突破固有形态或边

010

互联网金融末日来了?或许还为时尚早!

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落地让整个市场开始弥漫悲观情绪,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更是非常担心。再加上以e租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出现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更显迷茫。在经历了两三年的井喷式发展之后,互联网金融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很多人将监管政策的出台看作是互联网金融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更有人预测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将会出现萎缩,互联网金融的末日即将到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论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次监管政策的出台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再定义,按照这种定义,当下的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都不在这项规范之中,而这同样意味着有很

010

通过“大数据”监管互联网金融是否可行?

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合已成趋势。不论在互联网业内还是在传统金融业内,各类互联网金融业务近年来都获得迅猛成长。如何监管互联网金融,既把握好风险防范底线,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已成各方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和紧迫挑战。   互联网金融将“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融入金融服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赋能金融产品,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和门槛,实践普惠金融。在“互联网金融”概念中,金融的功能属性、风险属性和契约精神没有改变,但相比传统金融已呈现一些本质上的差异,诸如加速货币去纸化、促进金融服务碎片化、推

010

做产品、加技术、深运营,如何融合与求变才能破解互联网金融困境?

文|孟永辉 P2P平台持续出现跑路、网络信贷乱象不断出现、互联网金融风控难度加大等问题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无论从市场层面还是从监管层面都在持续影响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产品变革的方式不同,互联网金融的改变似乎更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以滴滴、美团、今日头条等“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互联网新贵为例,他们的变革多半是一种底层的,自下而上的一种变革方式,他们试图通过借助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来破解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难题。而互联网金融似乎并不是这样,它更多地带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味

07

区块链:无比锋利的互联网金融“手术刀”

文\孟永辉 区块链技术无疑是当下中国市场最火爆的新技术,尽管它的母体——数字货币遭遇了政策层面的监管,但是有关区块链技术本身的优势让人们看到了它对于传统行业,特别是互联网行业具备的巨大的改造作用。这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偶然的是,区块链技术竟然在其数字货币遭受全世界质疑的情况下有了“逆生长”;必然的是,互联网时代的落幕让人们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以维系后来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平台模式下遭遇诸多痛点和难题的人们开始思考:有没有一种可能性让人们绕过平台依然能够获得比现在还要优质的服务。 区块链的去中

07

互联网金融痛点何在?深化专业优势才是发展根本

过去几年内,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都经历了一个喧嚣的躁动期,从无到有、从激昂到稳定、抑或不断开发新的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之风横扫社会各界,获得了极大的关注。而如今,互联网金融不断在行业的风口浪尖上起舞,究竟怎样的运营模式才最契合发展的主题?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另辟蹊径?还是效仿电商模式? 若论2016年互联网金融的“风口”,则非消费金融莫属。在这个方兴未艾、加速发展的市场之中,传统金融类、电商类、互联网金融类等几方力量,各显神通争取生存空间,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现状。日前,央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

07

深度调整,互联网金融或成生活方式

文|孟永辉 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的加剧让整个市场陷入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迷之中,有关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走向有过很多讨论。从政策监管开始之际的恐慌、忧虑到后来的审慎、稳健,互联网金融在自我发展与政策协调之间实现了“双轨”发展。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将互联网金融为主体的业务进行重新包装和梳理,试图通过将新的技术与金融行业发生联系,从而找到更多的结合点。 比如,阿里在春节期间就推出了通过AR搜集福字的活动,腾讯在春节期间也在QQ端推出了基于位置寻找福字的活动。除了借助游戏方式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之外,互联网巨头们也开始

08

BAT不断加持,金融行业开启新风口

文\孟永辉 “互联网+”时代的落幕已经成为必然。借助新模式、新技术、新思维来实现新发展成为行业内人们的新共识。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在经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政策监管之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从火爆回归平静,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看法和认识同样开始回归理性。 以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智能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保证用户更加便捷地支付、理财和交易成为下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点。以蚂蚁金服、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早早地便开始了他们在互联网金融创新性方面的尝试。 支付宝和百度

04

融合替代相加:互联网金融黎明困境的破解之法

文|孟永辉 进入到互联网金融下半场,对于金融概念的创新,对于应用领域的拓展,对于技术工具的深化都在改变着我们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原有认知。出现这种改变的一个很大原因在于互联网金融面临着内外交困的情况,必须通过主动的求变创新才能改变当前这样一种状态。 以普惠金融、金融生态为代表的金融新概念的出现,以区块链、虚拟货币为代表的金融新物种的萌发,以VR、AR、人脸识别等黑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都在说明互联网金融正在通过主动变革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变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有关互联网金融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的探索似

09

AI、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的全新边界

文|孟永辉 移动互联网时代硝烟的逐渐散尽让人们开始寻找下一个拉动行业增长的引擎。从目前的表现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望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下一个引擎。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开始将布局的焦点转移到了这些新技术上面。互联网金融同样如此。 在经历了前期的飞速发展之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由于监管政策的出台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状态。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同样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诸多新的金融概念开始不断出现。随着互联网金融将目光聚焦到

05

水大鱼大,金融科技的新生态时代已然开启

文\孟永辉 一项技术发生成熟的重要标志在于其能否给外部行业带来积极促进作用,能否与外部行业产生深度融合。互联网如此,即将到来的新技术时代同样如此。回归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从萌发、生长到成熟,互联网技术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 随后,互联网便开始了与外部行业融合的一路狂奔,出行、外卖、金融等诸多领域开始了与互联网技术的拥抱与恋爱。在这诸多领域当中,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结合颇受关注。传统神秘、封闭的金融体系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变得开放、鲜艳起来。用户在参与金融活动过程当中的自由度也开始灵活起来,互联网的刀

010

资本布局区块链应用层,如何才能赋能互联网金融?

区块链将改变传统的互联网模式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将区块链和互联网都看作一种外部技术的话,那么,互联网技术仅仅改变的是行业的表皮,而区块链则将会改变行业的内里。因此,我们看到当下资本对于区块链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应用层上。 正是由于区块链的这种底层改造能力,所以我们几乎可以预计区块链技术不仅将会改造传统行业,而且将会给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些新的产品或行业产生影响。 作为“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一种全新产品,互联网金融尽管改变了人们参与金融活动的方式,但是门槛的降低、渠道的多变、产品的嬗变都让它又陷入

08

困境之中,互联网金融还会好吗?

文/孟永辉 在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的那个时候,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它背后隐藏着的巨大风险。正是人们对于风险的无视,所以才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入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境地。无论是用户还是政府层面,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开发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甚至用九十度的大转弯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但是,我们不可能否认的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不仅有蚂蚁金服、陆金所、腾讯金融等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诞生,出现了京东众筹、苏宁众筹、聚米众筹为代表的互金新生力量。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曾经如日中天的互联网金融遭遇到了当下的困境呢?互联网金融的未

07

新技术的新风口,互联网金融的新盘口

文\孟永辉 每一次新技术时代的来临都会给原有的商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同样如此。通过将“互联网”和“金融”两种元素实现融合,传统金融行业的运作机制开始发生相当深刻的变化。P2P平台不断涌现、网络信贷持续出现、众筹平台层出不穷……这些现象都在印证着互联网金融成为风口的事实。 风口之下必有隐忧。简单地搭建一个平台、单纯地改变获取用户的方式和手段、看似松散,可有可无的风控体系都在让互联网金融在风口之下依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以P2P平台的跑路为肇始,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了调整的过程。随之而来的国家政策层面

09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