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RADIOLOGY:深度学习风险评分与标准钼靶密度评分预测乳腺癌风险的比较

导读: 影像组学的概念最早在2012年由荷兰学者提出,其强调的深层次含义是指高通量地从影像(CT、MRI、PET等)中提取大量影像信息,实现病灶分割、特征提取与模型建立,通过对大量的影像数据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预测和分析,辅助临床医师做出最准确的诊断。影像组学可直观地理解为将视觉影像信息转化为深层次的特征来进行量化研究。 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通过从不同模态的影像中提取高通量的影像特征,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肿瘤异质性的评估和肿瘤的预后评估,早期主要用于评估放疗效果,并逐步在影像领域应用,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融合影像、基因、临床等信息的辅助诊断、分析和预测的工具。与活检对比而言,它有明显的优势,不仅可以减少活检带来的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经济上的负担,为将来患者病情复查提供更健康和安全的途径。当然影像组学早已不局限于肿瘤领域,其他疾病也将其应用其中。近年来,影像组学的相关研究呈井喷式发展。

00

BIB | 基于图卷积网络和深度神经网络的药物靶点相互作用识别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臧天仪教授等人发表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上的文章“Identifying drug–target interactions based on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and deep neural network”。识别新的药物靶点相互作用(DTIs)是药物发现中一个重要但耗时且昂贵的步骤。然而,现有的方法大多是分别构建药物网络和靶点网络,然后根据已知的药物和靶点之间的关联来预测新的DTI,而没有考虑药物-蛋白质对之间的关联(DPP)。为了将DPP纳入到DTI建模中,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多种药物和蛋白质的DPP网络,以DPP为节点,DPP之间的关联为网络的边缘。然后,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框架:图卷积网络DTI预测框架(GCN-DTI)用于新的药物-靶点相互作用识别。

04

放射学中基于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预测癌症预后

人工智能(AI)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成功应用使得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症成像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于解决其他更复杂的临床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讨论了基于人工智能利用影像图像解决临床问题的新挑战,如预测多种癌症的预后、预测对各种治疗方式的反应、区分良性治疗混杂因素与进展,肿瘤异常反应的识别以及突变和分子特征的预测等。我们综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肿瘤成像中的发展和机遇,重点介绍了基于人工的影像组学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并举例说明了它们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我们还解决了临床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整理和标注、可解释性以及市场监管和报销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帮助临床医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和挑战,以及它作为癌症临床决策支持工具所能提供的机会,为他们揭开影像组学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02

CVPR 2023--CiteTracker:关联图像和文本以进行视觉跟踪

现有的视觉跟踪方法通常以图像块作为目标的参考来进行跟踪。然而,单个图像块无法提供目标对象的完整和精确的概念,因为图像的抽象能力有限并且可能是模糊的,这使得跟踪变化剧烈的目标变得困难。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 CiteTracker,通过连接图像和文本来增强视觉跟踪中的目标建模和推理。具体来说,我们开发了一个文本生成模块,将目标图像块转换为包含其类别和属性信息的描述性文本,为目标提供全面的参考点。此外,还设计了动态描述模块来适应目标变化,以实现更有效的目标表示。然后,我们使用基于注意力的相关模块将目标描述和搜索图像关联起来,以生成目标状态参考的相关特征。在五个不同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来评估所提出的算法,并且相对于最先进的方法的良好性能证明了所提出的跟踪方法的有效性。源代码和训练模型将在 https://github.com/NorahGreen/CiteTracker 发布。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