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微信放大招!再也不用担心员工离职流失企业资源了

早上 9 点,微信突然宣布重磅消息:企业微信发布内测申请,将和微信正式打通!简短的消息推送,包含了满满的信息量: 企业微信用户和微信用户可以互相添加为好友,并支持单聊; 企业使用企业微信提供的 API 接口,对接自建 CRM 应用,可以管理微信客户关系。 这种互通意味着什么? 消息互通,让微信和企业微信无缝连接,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工作和生活),清晰界定和无缝切换身份,同时,企业可以实现对客户的完善管理,提供规范、持续的服务。 企业终于可以真正把客户资料系统管理起来了,服务得到保障和延续。 公司员工终于

01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活跃用户超3000万,你平时上班用企业微信吗?

“我今天忘记带名片了。” “不如加个微信吧,方便联系。” “好的,我扫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微信已经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在我的记忆里,最开始使用的腾讯社交工具还是QQ。要放到现在来说,微信和QQ的关系,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每天上班免不了使用最多的,不是微信就是QQ。但两个平台的倒腾,时常会出现沟通的记录丢失,以及文件的备份过乱。你是否有发现,从公众号开始的写作自媒体潮,到小程序的有望取代APP的进步,微信的创新和模仿,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有一个东西,你可能还不太熟悉,但却已经拥有3

010

恶战阿里钉钉 企业微信进入内测阶段

昨天就有网友爆出腾讯将在企业级市场再出杀手锏,企业微信发布将进入倒计时,此前就有媒体猜测腾讯此次发布企业微信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狙击阿里钉钉,并且已经有成熟产品的微信企业号,腾讯为何一定要单独发版企业微信原因何在呢?企业微信与微信企业号之间又有哪些区别呢?让我们大胆的猜想一下。 第一猜想:不能让阿里钉钉太嚣张 的确,善于公关的阿里,将这点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背靠腾讯帝国但微信企业号在市场造势方面并未讨到半分便宜,反之让阿里钉钉凭借阿里的基因长驱直入,大有要击败微信企业号气势,年前马云的两次

05

微信企业号重新定义管理软件 怎么做才能更具杀伤力?

从青岛到北京再到深圳,跟各地的CIO交流完之后,T哥有一种感觉,微信企业号可能会重新定义管理软件,包括企业的管理,商业模式,业务流程等,几乎我所访问的所有CIO都对微信企业号抱有期待,但有一些担扰,这些顾虑却是微信企业号最致命的,腾迅要想彻底颠覆企业级市场格局,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有的人可能会说重新定义管理软和颠覆这两个词用的不恰当,这个我会单独拿一篇文章来叙述,这里面只讲述一下微信企业号未来应该怎么走才更有杀伤力。 安全问题或成微信企业号推广普及的拦路虎 跟众多CIO交流后,我认为微信企业虽然万众期待

08

企业办公市场未来如何发展?企业微信告诉你开放赋能最重要

开放是互联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强调的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时代凸显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发展迅速的数字经济时代,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全方位应对各种挑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让开放和跨界合作成了共识,唯有开放才能取得共赢。 企业微信合作伙伴大会已经顺利落幕,但是在大会上,企业微信强调的“开放 赋能”依旧言犹在耳,让人印象深刻。作为腾讯微信生态中的唯一面向企业端的产品,企业微信拥有着微信生态中的优势资源,例如高达9亿的用户基础,方便快捷的微信支付技术……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企业微信本可以做出相当极

07

腾迅将在七月发布微信移动办公协同 标准化OA厂商将迎来灭顶之灾

据内部消息微信将在七月份发布移动协同办公平台产品,做为管理软件厂商和企业CIO的你又作何感想?T哥对此事也有自已的看法。 去年有很多人问我,腾迅会不会做企业级市场,其实腾迅一直都在做企业级市场,从BQQ到企业邮箱,腾迅从来没有放弃过企业级市场,他有企业客户80多万,就像很多人不知道360拥有企业客户近百万一样,所以大家不用却怀疑BAT公司会不会进入这个市场,他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只不过进入的程度不足以震动这个市场而已。 而随着360曲线进入BYOD安全市场后,让企业移动安全厂商大喊狼来了,百度CEO李彦宏也

06

谁要革命掉80%的软件开发企业?微信企业级应用

我喜欢这个马化腾的样子,好像在说,用用脑子想想吧! 管理软件大佬看不起微信: 前几天,张小龙的一封内部公开信再次疯转网络,BAT公司就是这一点特别好,连一个邮件都能被解读出花来,反观我们企业级市场死水一潭,不仅是思维老化,还对互联风公司不屑一顾,甚至冷嘲热疯互联网公司的行径,可是这些大佬再装清高市值也没有BAT公司高,如果依然还自命不凡的话,下一个被变革的人有可能就是你。 其实企业级市场最最可悲的还不仅这些,据传某知名管理软件公司的高管没有微博也没有微信,你们信吗?这话我信,因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软件厂商不

05

企业微信正式上线,下阶段着重开放API接口

编辑导语 此版本除了具有类似微信的聊天功能,还集成了公费电话和邮件功能,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在OA功能方面,结合了公告、考勤、请假、报销等功能。企业微信团队表示,下一阶段会着重于API接口的开放。 企业微信也创新了一些更贴合办公场景的功能,如回执消息、休息一下。“回执消息”既保护了消息接收者,也确保了办公场景下重要信息的触达。“休息一下”可以让员工进入工作免打扰模式,在休息期间不接收工作消息,帮助员工区分工作和生活,这也是企业微信的产品理念。 企业微信团队表示,企业微信可以适用于各类型的企业和机构用户,伸缩自

09

千呼万唤微信企业号发布公测 毁坏时代已来哪些行业会被颠覆?

早前T哥发布关于微信企业号报道的时候,受到过很多的质疑,也收到过腾迅的警告,微信企业号原定本月15号发布,也改成18号发布公测版,首批开放50个注册号,我想得到消息的用户想要体验一下微信企业号的神奇基本没戏,50个注册号对于万众期待的弄潮者而言,简直是沧海一粟。不过至此开始,微信将逐步开放正式版,也开启微信企业颠覆时代的来临。那么哪些行业会受到微信企业号的冲击? 第一、 服务号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 前两天跟内行的朋友聊天,就谈到过微信企业号会革掉自已的命,第一个中枪的就是微信苦心经营的微信服务号,因为微信服

05

企业微信卢青伟:专注连接开放赋能,不与合作伙伴竞争

【天极网IT新闻频道】在12月21日北京举行的2017企业微信合作伙伴大会上,企业微信产品部助理总经理卢青伟强调,企业微信定位于“企业专属的连接器”,不做与合作伙伴竞争的事情。他表示,企业微信希望通过开放与连接,与合作伙伴一起为企业用户提供卓越体验,不断繁荣生态。 📷 企业微信专注连接,不与合作伙伴竞争 “腾讯最近几年的业务一直在坚持‘两个半策略’,第一个是做通信和社交,第二个做数字内容,剩下半个则是合作伙伴。”卢青伟表示,“腾讯并不是整条命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另外半条命全靠生态里面的合作伙伴,企业微信也是如

05

企业微信将是腾讯下一个爆发点?

已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已经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显著特征,比如越来越碎片化的手机上网,比如9亿用户基于微信沟通,再比如中国一线城市已经步入无现金社会。 当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因移动互联而改变时,企业办公和沟通方式也正在随之而改变,今天以手机为先导、手机+电脑等多设备构成的移动办公已经成为主流。去年,腾讯微信团队为企业打造的企业微信推出后,移动办公更有了与手机、电脑等设备无缝覆盖的高效办公平台。 企业级市场是个巨大市场,诸多互联网企业都在布局发力,不少国内外优秀企业应用正在涌现,企业市场进一步繁荣。在这其中,

010

左手企业微信,右手企点 腾讯搞什么鬼?

昨天万众期待的企业微信终于问世,但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火爆,至少没有微信企业号出来时那样刷屏朋友圈,可能大家对腾讯切入2B市场已经习以为常,少了之前的那份惊恐,还是企业微信远没有想象的那么惊艳,让众人狂呼儿狼来了的心跳,也许两方面都有,也许两方面都没有,也许关注者变得比以前更加理性了而已。 企业微信首秀大失所望 自前两天企业微信发布1.0版本后,很多人都在第一时间下载试用,但多数人都难掩失望之情,很多人认为内测已久的企业微信终于来了,虽然气势汹涌,但看来这更像是一场防御战。 企业微信和企业号如何区别?两者之间

07

腾讯SaaS加速器二期成员微盛·企微管家完成亿元级融资,腾讯红杉再度加码企业微信服务赛道|腾讯SaaS加速器·学员动态

来源 |腾讯SaaS加速器二期项目-微盛·企微管家 ---- 2021年1月29日,企业微信服务商 微盛·企微管家(腾讯SaaS加速器二期学员)发布消息,宣布完成由腾讯领投、红杉中国跟投的亿元级A+轮融资,继上轮腾讯和红杉的投资仅隔5个月;微盛创始人杨明表示,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服务团队建设,继续夯实微盛在赛道中的领先优势。 对于本次投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郑庆生表示:企业微信的生态在2020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与消费者和工作者的强大连接能力,基于这种能力,企业能够构·成绩,并且取得

01

企业微信想做的,有个叫金蝶云之家的早做了,还做得很好

企业微信终于来了,在腾讯证实之前我便相信了,因为在我看来这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不是因为腾讯的老对手阿里巴巴做了钉钉,而是因为微信太需要一款企业版应用了。早去年10月,我与中国最早做移动办公的金蝶“云之家”的CEO田荣举有过一次长谈,田荣举谈到了这些与微信相关的话题让我印象深刻: 1、移动办公市场最大的潜在用户对象是微信中的工作群,但微信并非一个好的办公工具。可以预见工作和生活分离是趋势,况且专门的企业应用可以比微信体验更高、服务丰富数倍。 2、未来移动办公软件会更加重视用户体验,“用户思维取代客户思维

05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