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Nature:可重复的全脑关联研究需要数千人参与

磁共振成像(MRI)已经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大脑的理解,通过对特定结构的能力(例如,损伤研究)和功能(例如,任务功能MRI (fMRI))的复制映射。心理健康研究和护理还没有从核磁共振成像中实现类似的进步。一个主要的挑战是复制大脑结构或功能的个体间差异与复杂的认知或心理健康表型之间的关联(全脑关联研究(BWAS))。这样的BWAS通常依赖于适合经典脑成像的样本量(中位神经成像研究样本量约为25),但对于捕捉可复制的脑行为表型关联可能太小了。在这里,我们使用了目前最大的三个神经成像数据集,总样本量约为50,000人,以量化BWAS效应大小和可重复性作为样本量的函数。BWAS的关联比之前认为的要小,导致了统计上的研究不足,效应大小和典型样本量的复制失败。随着样本量增加到数千个,复制率开始提高,效应大小信息减少。功能性MRI(对比结构)、认知测试(对比心理健康问卷)和多变量方法(对比单变量)检测到更强的BWAS效应。小于预期的脑表型关联和人群亚样本的变异性可以解释广泛的BWAS复制失败。与影响更大的非BWAS方法(例如,损伤、干预和个人)相比,BWAS的可重复性需要数千个人的样本。

01

[强基固本-视频压缩] 第三章:HEVC中的空间(帧内)预测

HEVC标准所实现的视频编码系统被分类为基于块的混合编解码器。“基于块”在这里意味着每个视频帧在编码过程中被划分为块,然后应用压缩算法。那么“混合”是什么意思呢?在很大程度上,编码过程中视频数据的压缩是通过从视频图像序列中消除冗余信息来实现的。显然,在时间上相邻的视频帧中的图像极有可能看起来彼此相似。为了消除时间冗余,在先前编码的帧中搜索与当前帧中要编码的每个块最相似的图像。一旦找到,该图像就被用作正在被编码的区域的估计(预测),然后从当前块的像素值中减去预测的像素值。在预测良好的情况下,差分(残差)信号包含的信息明显少于原始图像,这为压缩提供了保障。然而,这只是消除冗余的一种方法。HEVC提供了另一个选择,使用与当前块相同的视频帧中的像素值进行预测。这种预测被称为空间或帧内预测(intra)。因此,“混合”一词所指的是同时使用两种可能的方法来消除视频图像中的时间或空间冗余。还应当注意,帧内预测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编码系统的效率。现在让我们更详细地考虑HEVC标准提供的帧内预测的方法和算法的主要思想。

01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3)YOLO1SSD

前言:RCNN系列一般都是分为两个步骤,下面介绍one-stage方法,SSD和yolo算法 目标检测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很重要的进展,主流的算法主要分为两个类型: (1)two-stage方法,如R-CNN系算法,其主要思路是先通过启发式方法(selective search)或者CNN网络(RPN)产生一系列稀疏的候选框,然后对这些候选框进行分类与回归,two-stage方法的优势是准确度高; (2)one-stage方法,如Yolo和SSD,其主要思路是均匀地在图片的不同位置进行密集抽样,抽样时可以采用不同尺度和长宽比,然后利用CNN提取特征后直接进行分类与回归,整个过程只需要一步,所以其优势是速度快,但是均匀的密集采样的一个重要缺点是训练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正样本与负样本(背景)极其不均衡(参见Focal Loss),导致模型准确度稍低。 各种方法速度如下:

01

大疆腾讯携手杀疯了!——单目深度估计挑战赛冠军方案-ICCV2023

利用图像进行精确3D场景重建是一个存在已久的视觉任务。由于单图像重建问题的不适应性,大多数成熟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多视角几何之上。当前SOTA单目度量深度估计方法只能处理单个相机模型,并且由于度量的不确定性,无法进行混合数据训练。与此同时,在大规模混合数据集上训练的SOTA单目方法,通过学习仿射不变性实现了零样本泛化,但无法还原真实世界的度量。本文展示了从单图像获得零样本度量深度模型,其关键在于大规模数据训练与解决来自各种相机模型的度量不确定性相结合。作者提出了一个规范相机空间转换模块,明确地解决了不确定性问题,并可以轻松集成到现有的单目模型中。配备该模块,单目模型可以稳定地在数以千计的相机型号采集的8000万张图像上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对真实场景中从未见过的相机类型采集的图像进行零样本泛化。

03

BIRCH详解_Bilabial

聚类特征(Clustering Feature,简称CF)是一种用来表征聚类特征的数据格式,他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簇中所含样本点的个数(用 N N N来表示)、簇中所有点的各项属性的线性和(用 L S LS LS来表示)以及簇中所有点的各项属性的平方和(用 S S SS SS来表示),假设存在簇 C = { ( 1 , 2 ) , ( 2 , 1 ) , ( 1 , 1 ) , ( 2 , 2 ) } C=\{\left(1,2\right),\left(2,1\right),\left(1,1\right),\left(2,2\right)\} C={ (1,2),(2,1),(1,1),(2,2)},那么 N = 4 N=4 N=4, L S = ( { 1 + 2 + 1 + 2 } , { 2 + 1 + 1 + 2 } ) = ( 6 , 6 ) LS=\left(\{1+2+1+2\},\{2+1+1+2\}\right)=\left(6,6\right) LS=({ 1+2+1+2},{ 2+1+1+2})=(6,6), S S = 1 2 + 2 2 + 1 2 + 2 2 + 2 2 + 1 2 + 1 2 + 2 2 = 20 SS=1^2+2^2+1^2+2^2+2^2+1^2+1^2+2^2=20 SS=12+22+12+22+22+12+12+22=20。因此这种结构具有很好的线性性质,即当需要合并两个簇时,总的聚类特性可以简单的通过两者聚类特性之和来表示。有了上述信息之后,就可以计算簇的质心以及方差(或标准差),其中方差可以用来表征簇的半径,还可以间接的计算两个簇质心之间的距离。   聚类特征树(Clustering Feature Tree,简称CF-Tree)是一棵高度平衡的树,这棵树由根节点、内部节点(或者称为非叶节点)以及叶节点,其中每个非叶节点和根节点都由形如 [ C F i , c h i l d i ] [CF_{i},child_{i}] [CFi​,childi​]的项组成, c h i l d i child_i childi​代表第 i i i个节点的子节点,而叶节点(或者称为簇)通过 C F i CF_i CFi​组成的序列来表示每个簇的特征,下图(图1)所示是一个CF-Tree实例。

01

SSD: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本文提出了一个使用单一深度神经网络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检测的方法。本文的方法称为SSD,根据每个feature map位置不同的宽高比和尺度,将Bounding Box的输出离散为Bounding Box先验的集合。在预测时,网络产生置信度,认为每个先验对应感兴趣的目标,并对先验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匹配目标的形状。此外,该网络结合了来自具有不同分辨率的多个特征图的预测,以自然地处理不同大小的目标。SSD模型相对于需要目标建议的方法(如R-CNN和MultiBox)是简单的,因为它完全抛弃了生成建议的步骤,并将所有计算封装在一个网络中。这使得SSD易于训练,并且易于集成到需要检测组件的系统中。在ILSVRC DET和PASCAL VOC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实,SSD的性能与使用目标建议步骤的方法相当,但速度要快100-1000倍。与其他单阶段方法相比,SSD具有相似或更好的性能,为训练和推理提供了统一的框架。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