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前端基础进阶】浏览器的缓存机制

缓存可以说是性能优化中简单高效的一种优化方式了。一个优秀的缓存策略可以缩短网页请求资源的距离,减少延迟,并且由于缓存文件可以重复利用,还可以减少带宽,降低网络负荷。 对于一个数据请求来说,可以分为发起网络请求、后端处理、浏览器响应三个步骤。浏览器缓存可以帮助我们在第一和第三步骤中优化性能。比如说直接使用缓存而不发起请求,或者发起了请求但后端存储的数据和前端一致,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将数据回传回来,这样就减少了响应数据。 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通过缓存位置、缓存策略以及实际场景应用缓存策略来探讨浏览器缓存机制。

02

http请求头中缓存的实现

什么是http缓存呢,当我们使用chrome浏览器,按F12打开控制台,在网络请求中有时候看到状态码是200,有时候状态码是304,当我们去看这种请求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状态码为304的状态结果是:Status Code: 304 Not Modified,而状态码为200的时候一般会有四种情况,一种是直接返回200,没有任何其他的标志,另一种是Status Code: 200 OK (from memory cache),还有一种是Status Code: 200 (from disk cache)。最后一种不是太常见,Status Code: 200 (from Service Worker).后面这三种状态码看到的效果是灰色的,其实从给出的信息也能看出来是从缓存中获取上数据。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他们都分别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03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