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PU-learing:解决正负样本不足利器(R语言)

在实际分类场景中,经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只有标记了的正样本,和未标记的样本。比如金融风控场景,有一部分用户被标记为欺诈用户,剩下的用户未被标记,虽然这其中大多数信用良好,但仍有少量可能为欺诈用户。虽然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将未标记的样本都作为负样本进行训练,但会降低准确度,如何辨别未标记样本中的正负样本,提升模型准确度,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PU-learning算法于2002年提出,最早用来解决文本分类问题,并延伸到基因识别、反欺诈等诸多领域,是解决样本未标记问题的利器,本文将对此算法进行介绍,并通过R语言进行实例演示。

02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R语言实现决策树的分析

决策树分析主要是根据数据的属性建立决策模型。此模型经常被用来解决回归问题和分类问题。常见的算法包括ID3,C4.5,随机森林和CART。其中ID3主要对可选值多的属性具有一定的偏向性;相反,C4.5则主要对可选值少的属性具有一定的偏向性。最终便设计了CART算法来中和这两个极端。CART在特征选取的时候引入了基尼指数,此指数主要是数据纯度的度量方法。所谓数据纯度,就其表面意思便是指的通过特征选择获取的分类结果的纯度情况。当然还有其它的纯度评价函数,那就是信息增益,这个参数可以度量某个特征对分类结果影像的大小,从而确定可以使得模型得到高纯度分类结果的特征属性。接下来我们看下在R中如何实现决策树的分析。实现的包不止一个,包括rpat,party等。我们今天主要介绍party的使用。首先看下包的安装:

03

数据科学求职建议:掌握5种类型的数据科学项目

一年一度的秋招已经打响了发令枪,从去年的薪酬排行来看,算法工程师和数据分析等工作排在前列,很多相关专业的学生一直在自学一些网络上的公开课并阅读一些专业书籍,比如“西瓜书”、“花书”等,如果你现在仍然什么也没有准备的话,然而还想从事数据科学领域这个似乎令人望而生畏的工作话,现在就要抓紧补补相关的知识了。在这里要提示一点,自我完善的知识不要局限于数据分析相关的知识,还要额外补充下相关领域的知识。另外,简历上展示个人技能的最佳方式是使用技能组合的形式,这样能让雇主相信你可以使用你已经学习的技能。为了展示这些技能,以下是你应该着重补充的5种数据科学项目组合类型:

03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