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硬件笔记(6)----USB学习笔记3

根据 USB 规范,设备端点是 USB 设备中一个独特的可寻址部分,它作为主机和设备间通信流的信息源或库。USB 枚举和配置一节介绍了设备向默认地址做出响应的步骤。枚举过程中,该事件在主机读取端点描述符等其他描述符信息之前发生。在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套专用的端点用于与设备进行通信。这些专用的端点(统称为控制端点或端点 0)被定义为端点 0 IN 和端点 0 OUT。虽然端点 0 IN 和端点 0 OUT 是两个不同的端点,但对开发者来说,它们的构建和运行方式是一样的。每一个 USB 设备都需要支持端点 0。因此,该端点不需要使用独立的描述符。 除了端点 0 外,特定设备所支持的端点数量将由各自的设计要求决定。简单的设计(如鼠标)可能仅要一个 IN 端点。复杂的设计可能需要多个数据端点。USB 规范对高速和全速设备的端点数量进行了限制,即每个方向最多使用 16 个端点(16 个 IN、16 个 OUT,总共为 32 个),其中不包含控制端点 0 IN 和 0 OUT 在内。低速设备仅能使用两个端点。USB 类设备可对端点数量设定更严格的限制。例如,低速人机界面设备(HID)设计的端点可能不超过两个 — 通常有一个 IN 端点和一个 OUT 端点。数据端点本身具有双向特性。只有对它们进行配置后才支持单向传输(具有单向特性)。例如,端点 1 可作为 IN 或 OUT 端点使用。设备的描述符将正式使其成为一个 IN 端点。 各端点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来检测传输中发生的错误。CRC 是一个用于检测错误的计算值。USB 规范中对实际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解释,这些计算由 USB 硬件进行,这样可确保能够发出正确的响应。数据操作的接收方对数据进行 CRC 检查。如果两者匹配,那么接收方将发出一个 ACK。如果两者匹配失败,便不会发出任何握手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发送方将重新发送数据。 USB 规范定义了四种端点,并根据类型以及所支持的设备速度限制了数据包的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开发者使用端点描述符指出端点类型以及数据包最大尺寸。四种端点和各自的特性如下:

03

同步和异步的区别

答案一: 1.异步传输 通常,异步传输是以字符为传输单位,每个字符都要附加 1 位起始位和 1 位停止位,以标记一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并以此实现数据传输同步。所谓异步传输是指字符与字符(一个字符结束到下一个字符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可变的,并不需要严格地限制它们的时间关系。起始位对应于二进制值 0,以低电平表示,占用 1 位宽度。停止位对应于二进制值 1,以高电平表示,占用 1~2 位宽度。一个字符占用 5~8位,具体取决于数据所采用的字符集。例如,电报码字符为 5 位、ASCII码字符为 7 位、汉字码则为8 位。此外,还要附加 1 位奇偶校验位,可以选择奇校验或偶校验方式对该字符实施简单的差错控制。发送端与接收端除了采用相同的数据格式(字符的位数、停止位的位数、有无校验位及校验方式等)外,还应当采用相同的传输速率。典型的速率有:9 600 b/s、19.2kb/s、56kb/s等。 异步传输又称为起止式异步通信方式,其优点是简单、可靠,适用于面向字符的、低速的异步通信场合。例如,计算机与Modem之间的通信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它的缺点是通信开销大,每传输一个字符都要额外附加2~3位,通信效率比较低。例如,在使用Modem上网时,普遍感觉速度很慢,除了传输速率低之外,与通信开销大、通信效率低也密切相关。 -------------------------------------------------------------------------------- 2. 同步传输 通常,同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传输单位。每个数据块的头部和尾部都要附加一个特殊的字符或比特序列,标记一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一般还要附加一个校验序列(如16位或32位CRC校验码),以便对数据块进行差错控制。所谓同步传输是指数据块与数据块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必须严格地规定它们的时间关系。 答案二: 请讲详细一些,本人比较弱智,谢谢各位 --------------------------------------------------------------- 同步是阻塞模式,异步是非阻塞模式。 --------------------------------------------------------------- 我的理解:同步是指两个线程的运行是相关的,其中一个线程要阻塞等待另外一个线程的运行。异步的意思是两个线程毫无相关,自己运行自己的。 不知对错?楼下说

04

利用WCF改进文件流传输的三种方式

WCF在跨域传输使用了两种模型的方法调用:一种是同步模型,这种模型显然对那些需要大量操作时间的方法调用(如从数据库中获取大量数据时)是一种痛苦的选择。另一种是异步模型的方法调用,这种模型是一种非阻塞方法,其方法调用期间并不等到方法调用结束获得结果才返回,而是方法调用一经开始就马上返回,程序可以继续向前执行,被调用方法和主程序同时执行,在调用方法结束才返回结果。显然这种模型给了我们很好的编程和使用体验。 基于WCF在普通的编码是以文本编码方式在信道之间传输信息的,这种编码会把所有的二进制信息以字节数组的形式存

06

同步和异步的区别

答案一: 1.异步传输 通常,异步传输是以字符为传输单位,每个字符都要附加 1 位起始位和 1 位停止位,以标记一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并以此实现数据传输同步。所谓异步传输是指字符与字符(一个字符结束到下一个字符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可变的,并不需要严格地限制它们的时间关系。起始位对应于二进制值 0,以低电平表示,占用 1 位宽度。停止位对应于二进制值 1,以高电平表示,占用 1~2 位宽度。一个字符占用 5~8位,具体取决于数据所采用的字符集。例如,电报码字符为 5 位、ASCII码字符为 7 位、汉字码则为8 位。此外,还要附加 1 位奇偶校验位,可以选择奇校验或偶校验方式对该字符实施简单的差错控制。发送端与接收端除了采用相同的数据格式(字符的位数、停止位的位数、有无校验位及校验方式等)外,还应当采用相同的传输速率。典型的速率有:9 600 b/s、19.2kb/s、56kb/s等。 异步传输又称为起止式异步通信方式,其优点是简单、可靠,适用于面向字符的、低速的异步通信场合。例如,计算机与Modem之间的通信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它的缺点是通信开销大,每传输一个字符都要额外附加2~3位,通信效率比较低。例如,在使用Modem上网时,普遍感觉速度很慢,除了传输速率低之外,与通信开销大、通信效率低也密切相关。 -------------------------------------------------------------------------------- 2. 同步传输 通常,同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传输单位。每个数据块的头部和尾部都要附加一个特殊的字符或比特序列,标记一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一般还要附加一个校验序列(如16位或32位CRC校验码),以便对数据块进行差错控制。所谓同步传输是指数据块与数据块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必须严格地规定它们的时间关系。 答案二: 请讲详细一些,本人比较弱智,谢谢各位 --------------------------------------------------------------- 同步是阻塞模式,异步是非阻塞模式。 --------------------------------------------------------------- 我的理解:同步是指两个线程的运行是相关的,其中一个线程要阻塞等待另外一个线程的运行。异步的意思是两个线程毫无相关,自己运行自己的。 不知对错?楼下说

02

inotify-rsync文件实时同步问题记录

如图分析原因:通过ftp或者其他客户端上传一个稍大点的文件到文件同步监控目录下,inotifywait会实时监控到此目录下该文件的创建及修改,此时上传文件对文件修改可能是每1024个字节一次写入(可能更多,根据写文件客户端而定),因此在一定时间内造成了大量的并发,因为每次修改都会触发inotifywait检测到MODIFY类型的文件操作,同时也会调用rsync传输工具对该文件进行传输,在大量并发的情况下,对该文件的文件传输也会产生大量并发的传输,会造成io阻塞。 修改方案:在正常对文件的操作下,都会有CLOSE_WRITE,因此我们不需要让inotifywait监控MODIFY类型的事件,就不会触发大量并发的文件传输。 附上部分文件同步监控shell代码:

03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