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人类才是传谣机器】Science刊发最大规模社交网络假新闻研究,人比机器更爱转发谣言

MIT 媒体实验室近日发表在Science的一项迄今最大规模的假新闻研究发现,在 Twitter 上不实消息被转发的概率比真相高 70%,真消息扩散至 1500 人所需的时间平均是不实消息的 6 倍。研究以海量数据揭示了假新闻的传播路径和传播特征——谣言比真相传得更远、更深、更快,而且每个人都是散播恐惧、厌恶的假新闻的放大器。 一项迄今最大规模的关于新闻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方式的研究,以海量数据揭示了假新闻的传播路径和传播特征——谣言比真相传得更远、更深、更快,而且每个人都是散播恐惧、厌恶的假新闻的放大器

07

P2P技术原理及应用[通俗易懂]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P2P技术原理及应用 作 者:金海 廖小飞 摘要:对等网络(P2P)有3种主要的组织结构:分布式哈希表(DHT)结构、树形结构、网状结构。P2P技术已经延伸到几乎所有的网络应用领域,如分布式科学计算、文件共享、流媒体直播与点播、语音通信及在线游戏支撑平台等方面。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将重心转入到覆盖层网络的节点延时聚集研究、覆盖网之间(Inter-Overlay)优化研究、P2P支撑平台研究以及P2P安全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对等网络;分布式哈希表;覆盖层网络 Abstract:ThePeer-to-peer(P2P)network has three main structures: Distributed Hash Table (DHT) structure, tree structure, and mesh structure. P2P technology has been extended to almost all areas of network applications, including distributed scientific computing, file sharing, streaming media on-demand and live broadcast, voice communications, and online gaming support platform. Now, study areas such as node latency aggregation for overlay network, Inter-Overlay optimization, P2P supporting platform, and P2P security are receiving more attention. Keywords:P2P;distributedHash table; overlay network 1 P2P技术原理 什么是对等网络(P2P)技术?P2P技术属于覆盖层网络(Overlay Network)的范畴,是相对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来说的一种网络信息交换方式。在C/S模式中,数据的分发采用专门的服务器,多个客户端都从此服务器获取数据。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数据的一致性容易控制,系统也容易管理。但是此种模式的缺点是:因为服务器的个数只有一个(即便有多个也非常有限),系统容易出现单一失效点;单一服务器面对众多的客户端,由于CPU能力、内存大小、网络带宽的限制,可同时服务的客户端非常有限,可扩展性差。P2P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对等网络结构。在P2P网络中,每个节点既可以从其他节点得到服务,也可以向其他节点提供服务。这样,庞大的终端资源被利用起来,一举解决了C/S模式中的两个弊端。 P2P网络有3种比较流行的组织结构,被应用在不同的P2P应用中。 (1)DHT结构 分布式哈希表(DHT)[1]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具,它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一股研究DHT的热潮。虽然DHT具有各种各样的实现方式,但是具有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一个环行拓扑结构,在这个结构里每个节点具有一个唯一的节点标识(ID),节点ID是一个128位的哈希值。每个节点都在路由表里保存了其他前驱、后继节点的ID。如图1(a)所示。通过这些路由信息,可以方便地找到其他节点。这种结构多用于文件共享和作为底层结构用于流媒体传输[2]。 (2)树形结构 P2P网络树形结构如图1(b)所示。在这种结构中,所有的节点都被组织在一棵树中,树根只有子节点,树叶只有父节点,其他节点既有子节点也有父节点。信息的流向沿着树枝流动。最初的树形结构多用于P2P流媒体直播[3-4]。 (3)网状结构

01

视频边缘计算网关EasyNVR在视频整体监控解决方案中的应用分析

视频边缘计算网关是基于开放式、大融合、全兼容、标准化的设计架构理念,依据《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标准开发,集流媒体转发、视频编码、视频管理、标准通信协议、网络穿透等核心技术于一体,实现视频编码、流媒体转发、标准协议转换、数据流媒体等多系统技术跨越融合,可基于 GB/T 28181-2011 联网标准实现视频监控平台间的级联、互联,解决视频系统联网中视频信息的独立、分散、孤岛问题,实现将不同系统、不同厂家、不同类型、不同编码的视频信息统一标准、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同时可以实现多流媒体转发网关分布式、集群、级联部署,实现冗余热备和云计算管理。

03

HLS 协议:直播回放首选这个协议?丨音视频基础

HLS(HTTP Live Streaming)是由苹果公司提出的一种流媒体传输协议,可支持流媒体的直播和点播。对于 HLS 点播,基本上就是常见的分段 HTTP 点播,不同在于,它的分段非常小。要实现 HLS 点播,重点在于对媒体文件分段。对于 HLS 直播,相对于常见的流媒体直播协议,例如 RTMP 协议、RTSP 协议等,HLS 最大的不同在于直播客户端获取到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流,而是连续的、短时长的媒体文件(如 MPEG-TS 格式),客户端不断的下载并播放这些小文件。由于数据通过 HTTP 协议传输,所以完全不用考虑防火墙或者代理的问题,而且分段文件的时长很短,客户端可以很快的选择和切换码率,以适应不同带宽条件下的播放。不过 HLS 的这种技术特点,决定了它的延迟一般总是会高于普通的流媒体直播协议。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