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在Windows XP下安装 SQL SERVER 2000 企业版

SQL2000企业版本适用于WIN 2000系统,2003系统和XP一般装不了需要选用个人版,当然如果你在不清楚的前提下辛辛苦苦下载了企业版本却不能安装,是不是很失望呢?这里介绍一个XP下安装装SQL2000企业版本方法以供参考~ 办法如下: 一.在SQL服务器的安装盘中找到MSDE这个目录,并且点击setup.exe安装它,过程简单直接下一步就OK了。 二. 重启系统WINDOWSXP,这下就可以看到SQL服务的图标出现了。 三. 再拿出SQL服务器版的安装光盘,直接安装客户端工具(这个不要多说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点击光盘根目录下的autorun.exe) 根据提示安装,自检过程中知道系统不是SERVER版,会提示只安装客户端工具。(哈哈,服务端我已有了) 四. 打开企业管理器,试用SA用户连一下看看,是不是发现SA用户登陆失败?因为你还没有与信任SQL SERVER连接相关联。还好这个只要对系统注册表稍加修改就可以啦: 在运行中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MSSQLSERVER\MSSQLSERVER],这个项里面有一个键值LoginMode,默认下,值是1,现在将值改为2,重启电脑。 五. 再打开企业管理,再连接试试,是不是OK了?

02

服务器磁盘配置信息,服务器磁盘阵列配置

说到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现在几乎成了网管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之一,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因为磁盘阵列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当前数据备份的主要方案之一。然而,许多网管员只是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介绍,却并没有看到一些实际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所以仍只是一知半解,到自己真正配置时,却无从下手。本文要以一个具体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为例向大家介绍磁盘阵列的一些基本配置方法,给出一些关键界面,使各位对磁盘阵列的配置有一个理性认识。当然为了使各位对磁盘阵列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还是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有关磁盘阵列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为实际的配置找到理论依据。

04

Linux硬盘的检测–smartctl详细介绍

随着硬盘容量、速度的快速发展,硬盘的可靠性问题越来越重要,今天的单块硬盘存储容量可轻松达到1TB,硬盘损坏带来的影响非常巨大。 不同的文件系统(xfs,reiserfs,ext3)都有自己的检测和修复工具。检测之前可以先使用dmesg命令查看有没有硬件I/O故障的日志,如果有,先用fsck看看是不是文件系统有问题,如果不是则可以使用下面介绍硬盘检测和优化方法来修复它。 grep”error”/va/log/messages*; Linux检测硬盘坏道 使用SMART检测硬盘 SMART是一种磁盘自我分析检测技术,早在90年代末就基本得到了普及每一块硬盘(包括IDE、SCSI),在运行的时候都会将自身的若干参数记录下来,这些参数包括型号、容量、温度、密度、扇区、寻道时间、传输、误码率等。硬盘运行了几千小时后,很多内在的物理参数都会发生变化,某一参数超过报警阈值,则说明硬盘接近损坏,此时硬盘依然在工作,如果用户不理睬这个报警继续使用,那么硬盘将变得非常不可靠,随时可能故障。 启用SMART SMART是和主板BIOS上相应功能配合的,要使用SMART,必须先进入到主板BIOS设置里边启动相关设置。一般从Pentium2级别起的主板,都支持SMART,BIOS启动以后,就是操作系统级别的事情了(Windows没有内置SMART相关工具,需要安装第三方工具软件),好在Linux上很早就有了SMART支持了,如果把Linux装在VMware等虚拟机上,在系统启动时候可以看到有个服务启动报错:smartd。这个服务器就是smart的daemon进程(因为vmware虚拟机的硬盘不支持SMART,所以报错)。smartd是一个守护进程(一个帮助程序),它能监视拥有自我监视,分析和汇报技术(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 – SMART)的硬盘。SMART体系使得硬盘能监视并汇报自己的运行状况.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能够预测失败,使得系统管理员能避免数据丢失。

03

卡3

51 . 测试1MB以上的存储器。 . 52 所有ISA只读存储器ROM进行初始化,最终给PCI分配IRQ号等初始化工作。 已完成1MB以上的存储器测试;即将准备回到实址方式。 进入键盘检测。 53 如果不是即插即用BIOS,则初始化串口、并口和设置时种值。 保存CPU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大小,将进入实址方式。 . 54 . 成功地开启实址方式;即将复原准备停机时保存的寄存器。 扫描“打击键” 55 . 寄存器已复原,将停用门电路A-20的地址线。 . 56 . 成功地停用A-20的地址线;即将检查BIOS ROM数据区。 键盘测试结束。 57 . BIOS ROM数据区检查了一半;继续进行。 . 58 . BIOS ROM的数据区检查结束;将清除发现<ESC>信息。 非设置中断测试。 59 . 已清除<ESC>信息;信息已显示;即将开始DMA和中断控制器的测试。 . 5A . . 显示按“F2”键进行设置。 5B . . 测试基本内存地址。 5C . . 测试640K基本内存。 60 设置硬盘引导扇区病毒保护功能。 通过DMA页面寄存器的测试;即将检验视频存储器。 测试扩展内存。 61 显示系统配置表。 视频存储器检验结束;即将进行DMA#1基本寄存器的测试。 . 62 开始用中断19H进行系统引导。 通过DMA#1基本寄存器的测试;即将进行DMA#2寄存器的测试。 测试扩展内存地址线。 63 . 通过DMA#2基本寄存器的测试;即将检查BIOS ROM数据区。 . 64 . BIOS ROM数据区检查了一半,继续进行。 . 65 . BIOS ROM数据区检查结束;将把DMA装置1和2编程。 . 66 . DMA装置1和2编程结束;即将使用59号中断控制器作初始准备。 Cache注册表进行优化配置。 67 . 8259初始准备已结束;即将开始键盘测试。 . 68 . . 使外部Cache和CPU内部Cache都工作。 6A . . 测试并显示外部Cache值。 6C . . 显示被屏蔽内容。 6E . . 显示附属配置信息。 70 . . 检测到的错误代码送到屏幕显示。 72 . . 检测配置有否错误。 74 . . 测试实时时钟。 76 . . 扫查键盘错误。 7A . . 锁键盘。 7C . . 设置硬件中断矢量。 7E . . 测试有否安装数学处理器。 80 . 键盘测试开始,正在清除和检查有没有键卡住,即将使键盘复原。 关闭可编程输入/输出设备。 81 . 找出键盘复原的错误卡住的键;即将发出键盘控制端口的测试命令。 . 82 . 键盘控制器接口测试结束,即将写入命令字节和使循环缓冲器作初始准备。 检测和安装固定RS232接口(串口)。 83 . 已写入命令字节,已完成全局数据的初始准备;即将检查有没有键锁住。 . 84 . 已检查有没有锁住的键,即将检查存储器是否与CMOS失配。 检测和安装固定并行口。 85 . 已检查存储器的大小;即将显示软错误和口令或旁通安排。 . 86 . 已检查口令;即将进行旁通安排前的编程。 重新打开可编程I/O设备和检测固定I/O是否有冲突。 87 . 完成安排前的编程;将进行CMOS安排的编程。 . 88 . 从CMOS安排程序复原清除屏幕;即将进行后面的编程。 初始化BIOS数据区。 89 . 完成安排后的编程;即将显示通电屏幕信息。 . 8A . 显示头一个屏幕信息。 进行扩展BIOS数据区初始化。 8B . 显示了信息:即将屏蔽主要和视频BIOS。 . 8C . 成功地屏蔽主要和视频BIOS,将开始CMOS后的安排任选项的编程。 进行软驱控制器初始化。 8D . 已经安排任选项编程,接着检查滑了鼠和进行初始准备。 . 8E . 检测了滑鼠以及完成初始准备;即将把硬、软磁盘复位。 . 8F . 软磁盘已检查,该磁碟将作初始准备,随后配备软磁碟。 . 90 . 软磁碟配置结束;将测试硬磁碟的存在。 硬盘控制器进行初始化。 91 . 硬磁碟存在测试结束;随后配置硬磁碟。 局部总线硬盘控制器初始化。 92 . 硬磁碟配置完成;即将检查BIOS ROM的数据区。 跳转到用户路径2。 93 . BIOS ROM的数据区已检查一半;继续进行。 . 94 . BIOS ROM的数据区检查完毕,即调定基本和扩展存储器的大小。 关闭A-20地址线。 95 . 因应滑鼠和硬磁碟47型支持而调节好存储器的大小;即将检验显示存储器。 . 96 . 检验显示存储器后复原;即将进行C800:0任选ROM控制之前的初始准备。 “ES段”注册表清除。 97 . C800:0任选ROM控制之前的任何初始准备结束,接着进行任选ROM的检查及控制。 . 98 . 任选ROM的控制完成;即将进行任选ROM回复控

03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