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Delphi 语言「建议收藏」

自1995年Borland公司发布Delphi 1.0以来,Delphi受到很多开发者的亲睐,到1999年发布Delphi5,Delphi以其开发快捷、控件丰富、易于上手等优势吸引了众多的开发者,用户人数达到高潮,一度超越Visual Studio。可是好景不长,在推出Delphi7之后不久,Borland公司也走向衰败,最终被人收购,仅卖了区区7500万美元。 Borland公司倒闭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财务出现困难,内部矛盾上升。但我认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产品定价死板且价格过高,记得当时一套Delphi正版要卖68000人民币,而同期的Visual Studio仅卖一万多人民币。过高的定价导致很多人放弃使用正版用盗版。这可能是Borland公司财务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倒闭后的版本变迁 Borland公司倒闭后,先是到易博龙手中,再转到微软,最后到Embarcadero手中。Borland的最后版本是Delphi7。之后有Delphi2005到Delphi2010,这些版本基本不受Delphi开发者关注,因为D7就用得很好。Embarcadero推出DelphiXE,版本升得很快,目前已经到了XE10.2。并在XE5开始支持手机开发。引起一些Delphi的关注。 二、Delphi目前的用户人群 Borland公司倒闭后,导致很多Delphi爱好者信心产生动摇,加之Jave和.net兴起,许多开发者纷纷转向,放弃Delphi,Delphi用户群体急剧流失。经过若干年后,剩下的Delphi开发者估计只剩下三类人: 1、业余开发者,转向其他开发工具比较困难的人; 2、 Delphi死粉,这类人很少,程序员毕竟要吃饭,不会有人死抱着Delphi失业的,所谓死粉应该还是那些不愿意或有困难转向的人; 3、 手头有大量已有Delphi系统,无法全部重写,只能留在Delphi的人。 年轻的开发人员基本上不进入Delphi,大家都知道Delphi是一个没落的工具,学了也不好找工作,干脆不进来。所以,到目前,Delphi的开发者基本上是老司机。我曾去参加过一次Delphi XE的新版本发布会,参会的人基本上都在30岁以上,这还是好几年前。所以,Delphi可以说是后继无人。 老司机们的年龄最小估计也在35岁左右了,新人不进来,这些人将会在五年十年后淡出编程,大部分人到了这个年龄基本上想混个一官半职,脱离Coding的苦海。所以,Delphi命不长矣。 三、Delphi用户目前的困境 1、硬件及操作系统的升级让用户无法停留的D7上 大多数继续使用Delphi的人基本上仍在使用Delphi6或Delphi7的版本,后者人数较多。Delphi几经转手,继D7之后也出了一些版本,什么Delphi2005.net、2009、2010到现在有XE,XE都到十了。让老司机们无法继续留在D7的原因主要是操作系统及计算机硬件的升级,Delphi7之前的版本在XP 32位系统下运行很好,但到后面的Win7及64位系统就不灵了,加以对多核CPU的支持也没有。XP已经不被微软支持等。这样又迫使部分人离开Delphi,剩下的老司机考虑往XE上寻求升迁老的系统。 2、XE对Windows开发支持不好 从Delphi XE最新的版本取向来看,Embarcadero似乎更专注于移动开发,最新的版本还想走向Linux,而放弃对Windows的支持。D6和D7只专注于Windows上的开发,现在XE要同时支持Windows、Android、IOS和Linux,可谓战线拉得太长。对Windows的开发支持感觉越来越差。要知道现在主要用户是老司机,老司机走老路,EXE+DLL,他们要把老系统迁到新工具下,才能去继续按老方法使用Delphi的新功能,开发Android、IOS和Linux,但XE好象一到DLL就不行,这就不能解决老司机们的后顾之忧,老司机们的后顾之忧就是要把他们的那些旧坛坛罐罐搬到新的XE上面来,没有解决这个之前,他们不会心思去用XE的新功能。 另外,Delphi写Android、IOS和Linux不就是为老司机们准备的吗,新司机谁他娘的还用Delphi这破东西呢,何况Android、IOS和Linux下本身就有很多开发工具都是开源免费的,又正宗又原生态、又成熟又用者众,Delphi真是一点优势都没有,除了让那些只会Delphi又不愿离开Delphi的老司机用,还有谁用呢。 再说,用Delphi开发Android和IOS永远会落在别人屁股后面。因为Android是Google的,IOS是苹果的,这两家都有自己的开发工具,当Android和IOS升级时,人家自己系统立即支持新看到本,而Delphi还要等到Embarcadero是否

02

选择设置好ext3日志模式

Linux是一种开放的、因Internet而产生的操作系统。Internet的发展、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模式如电子商务被迅速接受和普及,都为 Linux提供了更巨大的机会,使之成为企业和部门级的首选平台。同时,Linux也以其对新技术的巨大包容能力为自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栖息环境。这表现在其内核技术的发展为Linux环境下管理数据、存储数据、分配数据、升级数据提供了高性能的系统技术支持。ext3文件系统就属这类技术中较突出的一种。     日志文件系统     通常在系统运行中写入文件内容的同时,并没有写入文件的元数据(如权限、所有者及创建和访问时间),如果在写入文件内容之后与写入文件元数据之前的时间差里,系统非正常关闭,处于写入过程中的文件系统会非正常卸载,那么文件系统就会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当重新启动时,Linux会运行fsck程序,扫描整个文件系统,保证所有的文件块都被正确地分配或使用,找到被损坏的目录项并试图修复它。但是,fsck不保证一定能够修复损坏。出现这种情况时,文件中不一致的元数据会填满已丢失文件的空间,目录项中的文件项可能会丢失,也就造成文件的丢失。     为了尽量减少文件系统的不一致性,缩短操作系统的启动时间,文件系统需追踪引起系统改变的记录,这些记录存放在与文件系统相分离的地方,通常我们叫“日志”。一旦这些日志记录被安全地写入,日志文件系统就可以应用它们清除引起系统改变的记录,并将它们组成一个引起文件系统改变的集,将它们放在数据库的事务处理中,保持在状态下有效数据的正常运行,不与整个系统的性能发生冲突。在任何系统发生崩溃或需要重新启动时,数据就遵从日志文件中的信息记录进行恢复。由于日志文件中有定期的检查点,通常非常整齐。文件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效率和性能方面的问题。     Linux可以支持许多日志文件系统,包括FAT、VFAT、HPFS(OS/2)、NTFS(Windows NT)、UFS、XFS、JFS、ReiserFS、ext2、ext3等。     ext3支持多种日志模式     ext3 是ext2文件系统的高一级版本,完全兼容ext2,与ext2主要区别便是具有快速更新文件的存储功能。计算机自磁盘上读取或写入数据开始就必须保证文件系统中文件与目录的一致性,所有日志文件中的数据均以数据块的形式存放在存储设备中,当磁盘分区时文件系统即被创建,按照文件形式、目录形式支持存储数据和组织数据。Linux的文件和目录采用层次结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一般是在安装系统时通过使用“mount”命令安装上的,用于使用的文件链表存储在文件/etc/fstab中,用于维护而安装的文件链表则存放在/etc/mtab中。     ext3提供多种日志模式,即无论改变文件系统的元数据,还是改变文件系统的数据(包括文件自身的改变),ext3 文件系统均可支持,以下是在/etc/fstab文件引导时激活的三种不同日志模式:     ◆data=journal日志模式      日志中记录包括所有改变文件系统的数据和元数据。它是三种ext3日志模式中最慢的,但它将发生错误的可能性降至最小。使用“data= journal” 模式要求ext3将每个变化写入文件系统2次、写入日志1次,这将降低文件系统的总性能,但它的确是使用者最心爱的模式。由于记录了在ext3中元数据和数据更新情况,当一个系统重新启动的时候,这些日志将起作用。     ◆data=ordered日志模式     仅记录改变文件系统的元数据,且溢出文件数据要补充到磁盘中。这是缺省的ext3日志模式。这种模式降低了在写入文件系统和写入日志之间的冗余,因此速度较快,虽然文件数据的变化情况并不被记录在日志中,但它们必须做,而且由ext3的daemon程序在与之相关的文件系统元数据变化前执行,即在记录元数据前要修改文件系统数据,这将稍微降低系统的性能(速度),然而可确保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数据与相应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同步。     ◆data=writeback日志模式      仅记录改变文件系统的元数据,但根据标准文件系统,写程序仍要将文件数据的变化记录在磁盘上,以保持文件系统一致性。这是速度最快的ext3日志模式。因为它只记录元数据的变化,而不需等待与文件数据相关的更新如文件大小、目录信息等情况,对文件数据的更新与记录元数据变化可以不同步,即ext3是支持异步的日志。缺陷是当系统关闭时,更新的数据因不能被写入磁盘而出现矛盾,这一点目前尚不能很好解决。     不同日志模式间有差别,但设置的方法一样方便。可以使用ext3文件系统指定日志模式,由/etc/fstab启动时完成。例如,选择data=writeback日志模式,可以做如下设置:     /dev/hda5 /opt ext3 data=writeback 1 0     在一般情况下,

02

Flume中 File Channel 的优化

在设计你的Flume流程时,一个重要的决定是你想使用什么类型的通道。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推荐的两个通道是文件通道和内存通道。File Channel 是一个持久的通道,因为它将所有存储在其中的事件持久化到磁盘上。因此,即使Java虚拟机被杀死,或者操作系统崩溃或重启,当Flume代理重新启动时,那些没有成功转移到管道中的下一个代理的事件仍然存在。内存通道是一个不稳定的通道,因为它只在内存中缓冲事件:如果Java进程死亡,存储在内存通道的任何事件都会丢失。当然,与文件通道相比,内存通道也表现出非常低的put/take延迟,即使批处理量为1。由于可以存储的事件数量受到可用RAM的限制,在下游临时故障的情况下,它缓冲事件的能力相当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利用了廉价、丰富的硬盘空间,文件通道的缓冲能力要好得多。

03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