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linux下Socket编程(一)简介

socket起源于Unix,而Unix/Linux基本哲学之一就是“一切皆文件”,都可以用“打开open –> 读写write/read –> 关闭close”模式来操作。Socket就是该模式的一个实现, socket即是一种特殊的文件,一些socket函数就是对其进行的操作(读/写IO、打开、关闭)。 说白了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在设计模式中,Socket其实就是一个门面模式,它把复杂的TCP/IP协议族隐藏在Socket接口后面,对用户来说,一组简单的接口就是全部,让Socket去组织数据,以符合指定的协议。 注意: 其实socket也没有层的概念,它只是一个facade设计模式的应用,让编程变的更简单。是一个软件抽象层。在网络编程中,我们大量用的都是通过socket实现的。

02

sendfile:Linux中的”零拷贝”

如今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Linux中所谓的”零拷贝”特性,然而我经常碰到没有充分理解这个问题的人们。因此,我决定写一些文章略微深入的讲述这个问题,希望能将这个有用的特性解释清楚。在本文中,将从用户空间应用程序的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因此有意忽略了复杂的内核实现。 什么是”零拷贝” 为了更好的理解问题的解决法,我们首先需要理解问题本身。首先我们以一个网络服务守护进程为例,考虑它在将存储在文件中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客户这样的简单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下面是其中的部分简单代阿: read(file, tmp_buf, len); write(socket, tmp_buf, len); 看起来不能更简单了。你也许认为执行这两个系统调用并未产生多少开销。实际上,这简直错的一塌糊涂。在执行这两个系统调用的过程中,目标数据至少被复制了4次,同时发生了同样多次数的用户/内核空间的切换(实际上该过程远比此处描述的要复杂,但是我希望以简单的方式描述之,以更好的理解本文的主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两句代码所涉及的操作,请看图1。图的上半部展示了上下文切换,而下半部展示了复制操作。

04

规划Redis真的需要预留一半内存?

前段时间,由于太多的因素造成redis故障, 负面影响较大。复盘后决定将内存超出内存一半就需要告警,便于运维人员及时介入处理。 网上这种redis规划内存预留一半的文章汗牛充栋(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95192)。真实的情况下,真的需要预留下一半的内存吗? 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2个事情: 1. Redis bgsave/AOF重写的运行机制。 2. Linux下的进程内存分布以及redis内存管理机制。 先说问题1: 1.redis跟内存相关的运行机制莫过于rdb持久化/AOF重写/内存剔除策略(高版本redis还存在着内存碎片整理的配置选项), 其中AOF重写和rdb持久化都属于fork子进程来完成的。本次就以rdb持久化为例,rdb的持久化可以由持久化的配置策略或者命令行bgsave或者主从全同步触发。redis在做bgsave的时候,fork出子进程来做bgsave。具体的过程如下: rdbSaveBackground()中fork子进程 ---> rdbSave() ---> rdbSaveRio()。fork后子进程拥有和父进程一模一样的进程空间,虽然采用了COW机制(父子进程的虚拟内存指向相同的物理page),但是ps或者top命令中的RSS显示的值都会算成自己进程所占的物理内存,这个可能是很多运维同学/DBA同学经常可以眼见的现象,恐怕这个就是潜意识里需要内存预留一半的重要因素。

03
领券